垚軍不管不顧的向前追擊胤軍,自己的隊伍都不知道拉了多長。突然,道路兩側的山壁之上響起了陣陣喧囂之聲。垚軍大吃一驚,難道此處還藏有胤軍的伏兵不成。
垚軍的驚訝沒有持續太久,迎接他們的便是一輪鋪天而來的箭雨。垚軍處于奔跑之中,又沒有注意防護,這一陣箭雨便要了許多垚軍的性命。箭雨之后便是大片的軍士,沿著山路奔馳而下,同時又伴隨著山路之上的一輪箭雨。
這伏擊垚軍的地方有兩處,一處在垚軍追擊隊伍的末端,一處在垚軍追擊隊伍的中部。這處伏兵的出擊時間和位置選得很準,可以說一擊便將垚軍切成了兩段。
垚軍突然遇襲,加上體力在追擊邊軍之時已是消耗大半,這會哪是這處伏兵的對手。這處人數約在五千的伏兵,很快便將后隊的垚軍消滅干凈。之后,這些軍士一大部分留在此地打掃戰場,令一小部分沿著垚軍追擊胤軍的道路追擊而去。
打掃戰場的軍士先將有用的軍備收集起來,再把垚軍和胤軍的尸體壘成幾十個大小不一的尸堆。做完這些,便見帶隊將領一聲令下,幾十個鋪上了甘草的尸堆便猛烈的燃燒起來。做完之后,這些軍士沿著來路往山間行去。這些軍士行動迅猛,如果此處不是有被點燃的尸堆,根本看不出剛剛才經歷了一場激戰。
就在伏擊后隊垚軍的軍士打掃戰場之時,沖在前面的垚軍也遇到了和后隊一樣的埋伏。
后方的喊殺之聲,引起了逃跑邊軍的注意。曠勁本就不是貪生怕死的將領,若不是因為實力懸殊,哪里會被垚軍追殺數十里。此時聽到垚軍陣中大亂,他也是一驚,不知道是何處的兵馬在幫助自己沖殺垚軍。但是機不可失,他連忙喝止住周圍的邊軍,集結成型便反方向殺了回去。
垚軍氣勢被奪,又是三面受敵,一時間形勢逆轉過來。此時便是垚軍瘋狂的朝著后方跑去,每一個士兵的心里都明白他們中了胤軍的埋伏。不過這設伏之人早以料到此種情況,逃跑的垚軍一頭便撞在從后面追擊上來的伏兵懷里。
垚軍由狹長的戰場被逐漸壓縮得越來越小,可以想見他們被消滅只是時間問題。
曠勁身邊的邊軍也是越聚越多,他本人也是身先士卒的沖在最前面。曠勁卻不知道,山路之上正有一雙危險的眼睛在時刻注視著他。
那雙眼睛的主人是一個黝黑魁梧軍漢,這時正朝身邊兩名手持強攻的手下點頭示意。那兩名手下均是孔武有力之輩,手中握持的也是非比尋常的強弓。兩人接到指令,立刻彎弓搭箭朝著目標勁射而去。兩箭先后發出,明顯取的也是不同位置,可以看出兩人有著有長期配合的默契和經驗。
那利箭離弦而去,正是朝著豹子軍副將曠勁的位置。
曠勁正在埋頭沖殺,突感左面一陣勁風襲來。他也是久經沙場的宿將,便猛的向下一低頭。就在這低頭的一瞬間,一支利箭沿著他的頭盔邊緣疾馳而過。
“好強的箭力”!曠勁正在感嘆這一箭的威風,突然脖頸一涼便栽倒地上。
想必是那兩箭先后而至,曠勁只感受到了一陣勁風。那射出第一箭的人,已經算好了他躲避的方式。射出第二箭之人又默契的和第一箭做出了配合,就是這樣便要了曠勁的命。
曠勁身邊的軍士見主將戰死,變得更加的瘋狂起來。先前被垚軍追殺的恥辱和己方主將戰死的憤怒,在這時一并起爆發。剩下的邊軍迸發出自己所有的潛力,誓要追上垚軍拼命。
又是上一場伏擊戰的重演,垚軍很快的便被四周的胤軍消滅干凈。打掃完戰場,剩下的邊軍不知所措起來。他們既不知道這些前來救援的大軍是何樣來歷,也不知道他們對自己持什么態度。
正在眾人驚疑不定之時,從秀城方向響起了一陣馬蹄之聲。嶺州全境都不是產馬良地,在軍中也只有少數的將領會騎馬指揮作戰。現在聽到蹄聲的密度,非有數十匹辦不到。眾人驚訝之際,數十匹駿馬轉瞬即至。當先一人身材高大,面白無須,一股攝人氣勢不經意間流露而出。
邊軍身旁已經集結完畢的那些不知名軍士,見到來人立馬整齊的行了軍中之禮,而后齊聲喊道:“中南王萬勝”。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胤國先王的胞弟,中南王湯中。誰曾想到,一向被朝廷監視和猜忌的中南王,手下竟然練有如此強軍。
湯中用持著馬鞭的手向著眾人揮了揮,慨然說道:“今日諸位將士立下大功,此戰底定之后定要論功行賞”。
湯中平時便給這些軍士待遇極好,這時話一出口更是激起眾軍士一片叫好之聲。
隨即湯中看向被殺散的邊軍戰士,說道:“邊軍兄弟們,現在垚軍來犯,湯中還請諸位與我并肩而戰”。
剩余的邊軍你望我、我望你,一時都拿不出主意。藩王擁軍就是謀反,自己一旦投效于他也就成為叛軍,所以大家便一致的保持沉默。
雖然這剩余的邊軍不足千人,但他們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兵,都是寶貴的財富。湯中雖然秘密的豢養了這一萬軍士,可是他們畢竟是半農半兵的模式,與這些百戰精兵還很有差距。
現在雖然沒有人答應,但也沒有反對。這就是湯中為什么要派人,先行在亂軍中射殺他們將領的原因。
見眾人沉默,湯中繼續說道:“據報,還有一萬垚軍從嶺州而來。諸位若是不愿意跟我走,那便祝大家一路走好了”。說完調轉馬頭,竟要帶著隊伍離開。
剩余的邊軍當然也想得到,如果他們就此離去,那么從集結作戰變成單獨作戰之后,他們便是必死無疑。
“我愿意追隨中南王征戰天下”。一名邊軍士兵大聲喊道。這一喊倒是頗為講究,言明的就不只是抵抗垚軍,而是赤裸裸的向中南王表忠心了。
聽到喊聲,中南王坐在馬上微微一笑。看樣子,是已經記住了這名第一個投靠自己的邊軍士兵。這種事情就是這樣,沒人帶頭時大家都選擇沉默。而一旦有人帶了頭,剩下的人便會紛紛跟隨而上。
剛才的一場突襲戰,不僅沒有消耗湯中的實力,反而使其戰斗力大增。湯中得到了這千余老兵,隨即便補充到自己的隊伍之中。
整編好隊伍,便見秀城方向使出的騾馬隊將繳獲的軍械拉回城內。而湯中卻直接帶著隊伍,往山間行去。看樣子,湯中并不僅僅是自保這么簡單,他要將踏足秀城范圍內的垚軍全部消滅。
在垚軍將嶺州攪得天翻地覆之時,這位隱忍多年的中南王終于抓住機會,帶著他隱藏在秀城的實力登上了胤國的政治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