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孤獨癥
- 彭博商業(yè)周刊編著
- 760字
- 2019-10-29 14:18:28
產品圖表
1.Foxmail 1997年。
在網速慢、網費高的撥號上網時代,這個張小龍自己寫了前三個版本的電子郵件客戶端軟件,是郵箱使用者的福音,他們可以立刻將郵件下載到本地,也可以在本地寫好郵件再上傳,解決了收發(fā)郵件的穩(wěn)定性需求。迄今張小龍依然在用Foxmail收發(fā)郵件。
2.QQMail 2005年。
Foxmail從客戶端到互聯(lián)網服務的轉變。在內有網易郵箱,外有Gmail的情況下,以超大附件,附件粘貼提醒功能等細膩的服務,在2008年讓QQ郵箱成為國內最大的郵箱服務提供商。這3年的孤獨時光,讓張小龍培養(yǎng)出了有統(tǒng)一價值觀的團隊。
3.閱讀空間 2009年初。
張小龍在社交類產品的探索。閱讀空間從未被正式宣傳過,但內嵌在QQ郵箱里的這款閱讀器,用戶或閱讀已經超越國內任何一家RSS服務商,而張小龍通過它觀察了用戶之間的關聯(lián)行為。
4.QQ郵箱廣播 2009年11月。
QQ郵箱內一次不成功的微博應用嘗試。“廣播”是為了使閱讀空間的閱讀和分享更加便利,但快速流動的短信息與郵箱的靜態(tài)性格并不契合。其后,“廣播”的內容和用戶后并入騰訊微博,一直沿用“廣播”的收聽形式。
5.QQ郵箱漂流瓶 2010年9月28日。
這是一次試驗,在大用戶數(shù)量基礎上,做陌生人是否能夠獲得成功?實驗結果驗證了張小龍“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想法,每個人都需要向陌生人傾訴。漂流瓶讓QQ郵箱用戶爆炸式增長,用戶黏性提高,日活躍用戶達到6000萬。
6.微信 2011年1月24日。
起初它只是帶短信功能的個人信息中心,綁定了騰訊的兄弟產品,推送重要郵件、微博私信,以及離線信息,隨著語音、LBS、漂流瓶和搖一搖功能的加入,它逐漸變成了一個有態(tài)度的產品,微信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有4000萬人屬于這個族群。
7.微信“搖一搖” 2011年10月。
“咔咔”,隨著來福槍的上膛聲,在手機的畫面里就會掉出一個人,他是和你同時搖動手機的人。“搖一搖”用一種動作,而不是功能,讓陌生人之間有了聯(lián)系,簡單地就能標出同類人,這是一種跨越。每天有幾千萬人在搖一搖。
- 外國經濟學說與中國研究報告(2022)
- 經濟學常識速查速用大全集:案例應用版(暢銷4版)
- 智本論·債務危機(智本論05)
- 過剩:資本主義的系統(tǒng)性危機
- 對自由市場的兩種理解:芝加哥學派與奧地利學派的比較
- 借鑒與轉型:中日產業(yè)政策比較研究
- 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論稿(中華當代學術著作輯要)
- 新零售運營手冊:實體店逆襲指南
- 計量經濟學同步輔導與習題全解(科學社·龐皓·第二版)
- 新結構經濟學新在何處:第一屆新結構經濟學冬令營頭腦風暴集
- 晚清紳商的現(xiàn)代轉型(吳曉波頻道 思想食堂系列)
- 旅游需求與目的地供給耦合的演進過程與機制研究:以六大典型城市入境旅游為例
- 中國農業(yè)保險發(fā)展改革理論與實踐研究
- 海外研發(fā)平臺建設:企業(yè)國際化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引擎
- 海洋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