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輯 朗朗盛世,恣意娛嬉

第1章 摔跤、斗蟲,追求血脈僨張的刺激

在娛樂活動極為貧乏的清代,女性被束縛在閨房里,整日圍著女紅、育兒這些事情轉(zhuǎn),在那小四方院子里消磨生命。

但男性卻并不如此,他們的娛樂生活相對要精彩得多,美酒、美食、美景、美人,無論是哪一樣都能勾起他們的興趣。

時間久了,他們也開始追求一種能讓自己血脈僨張的刺激,于是以“斗”為主題的摔跤、斗蟲、冰球……各種娛樂游戲就成了他們的首選。

滿族人又稱摔跤為“布庫”,對他們而言,摔跤活動仿佛是日常生活中極為平凡的一件事。無論是各樣大大小小的慶典還是遇到各種開心或煩惱之事,甚至在忙碌一天之后,找朋友喝酒的過程中,都可能摔上幾次。

滿族人入主中原之后,他們又將摔跤游戲帶到了中原。隨后又吸收了漢族摔跤技法,在清代統(tǒng)治者的推廣之下,摔跤的風俗在清代達到了巔峰。

據(jù)說有一年冬月三十,皇宮里正在宴請百官。美酒佳肴,鶯歌燕舞,皇帝及朝臣百官共同喝了幾杯酒后,皆已有些醺醺然。此時管理善撲營的徐大人從座席上起身,走到宴席中央對皇帝叩首說:“近日善撲營里來了幾位年輕人,他們經(jīng)過訓練后,其中有四人的布庫之戲很值得一觀,請求他們上殿給皇帝表演一番,以娛皇帝。”

皇帝自然大喜,不過半盞茶的工夫,宴席中央就被內(nèi)侍整理出來一片空地。四位身高體壯的青年男子站在中央,他們身穿滿族傳統(tǒng)服裝,身材魁梧,皮膚略黑,對皇帝行叩首禮后,四人兩兩分組,開始角力。

一人勇猛非常,幾個回合就將對手撲倒在地,并用手牢牢鎖住對手的雙臂。而后再起身,其余三人合力圍攻,兩人呈包圍之勢,前后夾擊,另一位則迎面直沖,試圖用肩膀之力抗其腰腹,被圍攻之人,只是略微彎腰,雙手抱住猛沖之人,身體幾番動作,三人就已經(jīng)摔做一團。而后再起身,一人正面而上,直接摟抱住此人,其余二人用腿去絆此人下盤,但誰料此人雖身材不是四人中最魁梧者,但是下盤極穩(wěn),在三人的連番攻擊之下,始終不曾倒地。

皇帝見這位男子身手矯捷,當場賞賜御酒兩壺,白銀五十兩,善撲營的徐大人也因訓練有功,一同被賞。

皇宮里的摔跤游戲雖然激烈,但為了更佳的觀賞性,有些動作或技巧并不能施展,所以,在清代,若想看更刺激的摔跤游戲,還得去民間。

清代僅京城里的摔跤場地就不下二十處,東四、西四、日壇、月壇、天橋、朝陽門、永定門、崇文門等,都能見到“跤窩子”。

清代摔跤手有專業(yè)和業(yè)余之分,專業(yè)摔跤手不求姿勢是否美觀,只求在比賽過程中是否有機會獲勝,因而他們的摔跤過程大多比較野蠻,有時候一場比賽下來,甚至會滿頭鮮血,但周圍的看客卻也因此被激起了血液里的野性。

專業(yè)摔跤手的比賽均有固定的時間限制,比如每月逢五、十,在永定門外的摔跤場里,專設比賽,若想進去一觀者,需要花百余文錢。進場后,場內(nèi)還有一些售賣瓜子、花生等零食茶點的小販。

場內(nèi)是參加比賽的摔跤手,兩人都光著上身,赤腳上陣。在相互見禮之后,一人上場猛攻,而另一人則滿場游走,待一盞茶的工夫,原本猛攻的那位似已有些怒火,瞅準那人方位就要撞過去,那位也一改之前的退讓,略一側(cè)身就已經(jīng)到了他的身后,再跳起來整個身體壓在這人背上,任憑此人怒捶,始終緊緊抱著他不放。幾個回合,終于分出了勝負,獲勝者獲得美酒和銀子的獎勵。

另有一種業(yè)余摔跤手,他們賣藝為生,雖然也會利用摔跤游戲賺錢,但比較注重表演和姿勢。

行至天橋,遠遠地就聽到了銅鑼響,過去一觀就能發(fā)現(xiàn)被幾十人圍在中間的是兩名業(yè)余摔跤手。寒風里,這些摔跤手卻裸著上半身,見圍觀人多了起來后,表演就開始了。

只見這兩個人或蹲,或跳,或撲,或你抱我摔在地上,或我壓著你寸步難行。周圍的看客被二人的表演急得面紅耳赤,忍不住為自己喜愛的摔跤手鼓掌吶喊,表演中間,會有一人手拿小盤圍著觀眾收一點錢,錢的數(shù)目不等,幾文,幾十文都可,若是實在沒錢,喝彩幾聲也沒關系。

也有一些人練習摔跤只是為了鍛煉體魄,娛樂消遣。這些摔跤游戲中主要以腳功取勝,下絆子、大鞭子、劃鉤子、搓腳、撥腳等,雙方之間無論輸贏,都會哈哈大笑,痛飲幾杯。

除了摔跤游戲,清代人在冬季還愛玩兒一些冰上游戲,走冰鞋、搶燈、搶球、轉(zhuǎn)龍射球、打滑撻就是其中幾種。

清代初年,冰嬉只是軍中訓練的一種方式,時間久了,軍事的目的逐漸被淡化,娛樂性逐漸顯現(xiàn)了出來。

走冰鞋類似于現(xiàn)代的滑冰運動,冰鞋是一種特制的鞋子,鞋底是一塊兒木板,木板中間固定著鐵條,人們穿上這種鞋后,就能在冰上做出鳳凰展翅、金雞獨立等各種動作。

走冰鞋的運動多了一些美感,但缺少了競技性,所以一些清代人反而喜歡看搶球、轉(zhuǎn)龍射球這類的冰上活動。比賽時,士兵分為左右兩隊,裁判會將一個球猛踢出去,眾兵爭搶,搶得球者則會將球重新拋出去,引別人繼續(xù)爭搶,最后由裁判判決哪隊搶球次數(shù)最多,則獲勝。

還有一種冰上運動是穿著冰鞋在冰上射箭,靶子遠遠地豎成一排,射箭者穿著冰鞋從左至右滑過,在此過程中連發(fā)數(shù)箭,中靶數(shù)多者獲勝。皇帝后來將這項運動變成考驗皇子射箭功夫的活動。

但這種活動因技藝要求較高,只是在清代的宮廷之中流行。

在民間也有幾種冰上活動,其中打滑撻、堆雪人、掛獅象最常見。在冬天打滑撻,人們會從井里打了水,選好場地后,用水澆成冰山,冰山高三四丈,光滑無比,有勇猛者在鞋上綁一塊兒豬皮,能最大限度地減小摩擦力,從冰山頂上一路滑下去,周圍的觀眾歡呼聲一片。凡是玩兒的,只要從冰山上滑下,不倒地的,都算作勝利。

斗蟲這一古老的技藝,在清代達到頂峰,從宮廷到民間,從君王大臣到販夫走卒,喜歡斗蟲的大有人在。有些達官顯貴為了斗蟲甚至會請專人來飼養(yǎng),有時候一只品種好的斗蟲,能價值上百兩銀子。

清代有斗蟋蟀的活動,參加比賽的兩人拿出自己精心養(yǎng)護的蟋蟀,兩只蟋蟀一起放在盆子中間,會有人用一根青草不斷地撥弄蟋蟀,勾起它們的斗志,最后以一只蟋蟀或斷足或慘死結(jié)束。

斗蟋蟀這項活動,不僅在京城,從南京到上海,各地都有斗蟋蟀的場子,甚至因此還產(chǎn)生了一些專門以捉、養(yǎng)、售蟋蟀為生的人。他們挑擔提籃,售貨于街頭巷尾,出入于官宦富貴之門。

養(yǎng)、斗秋蟲皆需用罐,養(yǎng)罐里還需要放上水槽、瓷牌等物,這些物品無論粗糙或者精致,都能從專門售賣這些的小販那里購得。

除了斗蟋蟀,還可以斗鵪鶉、斗鷦鷯。斗鵪鶉既以搏斗定勝負,選種就非常重要。鵪鶉到手,還要進行飼、洗、把,然后才能上場角斗。江浙人喜好用籠子養(yǎng)著鷦鷯賞玩,春夏之交的時候,人們把自己精心飼養(yǎng)的鷦鷯取出來,隔著籠子相互搏斗,最后評選出勝負。

無論摔跤、冰嬉,還是斗蟲,清代人試圖在這些激烈游戲中,獲得一種感覺刺激,以此宣泄情感。時至今日,這種通過“斗”,讓人血脈僨張的游戲,依然盛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含山县| 老河口市| 礼泉县| 六枝特区| 西乡县| 廊坊市| 海丰县| 祁东县| 南阳市| 镇远县| 武宣县| 临沭县| 安达市| 哈巴河县| 两当县| 仁布县| 万盛区| 唐河县| 天镇县| 九龙城区| 景谷| 澄江县| 青铜峡市| 玉山县| 双辽市| 台湾省| 靖江市| 盘锦市| 灵山县| 冕宁县| 常州市| 读书| 古交市| 分宜县| 汤原县| 茶陵县| 渭源县| 汶上县| 长宁县| 兴安盟| 巴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