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林中白虎
- 三國暗衛
- 江若虛
- 2140字
- 2019-10-24 18:00:00
弘農郡?眾人面露疑惑。
“華陰張公溘然長逝,統領大人是奉刺史大人之命往張家吊唁。”李石解釋。
李影覺得此行西域所得密報必須當面稟呈李儒,說道:“明日啟程去弘農。”
“弘農距敦煌甚遠,就怕我們未到,統領大人已經別駕。”班化提出異議。
“這倒不必擔心,留守的弟兄說了。統領大人此去弘農另有要事,指明讓影主完成此間事后往弘農匯合。”
“另外,”李石說道,“我派人打聽了陳末的事,暫無線索。所以……”
暗衛帶著一個外人始終不便,先前置身荒漠別無他法,如今在敦煌主城,班化給的錢足以讓陳末自理,因此沒有理由再帶他去弘農郡。
一時間,眾人沉默了,在等李影做決定。李影低頭看著酒水中的倒影出神。
班化忍不住說道:“陳末身手如何,我們在關外也看到了。如果他能加入影部眾,必將成為一大助力。”
“可想要入暗衛,至少要得到兩位統領的允肯。”張庚提醒他。
這是暗衛最基本的律則之一,起初用以五統領之間相互制衡。實際上,這些年它成為曄部眾對影部眾的制約。
暗衛成立之初,曄部眾由暗金、暗水、暗土三統領執掌,影部眾由暗木、暗火二統領管轄。本來若是有新鮮血液加入,影、曄部眾內部即可自主考核收納。
直到三年前,暗火統領病重,把統領之位寄予其弟。他的弟弟少年時就已名聲在外,是個高風亮節的名士,從不屑暗衛背地里的那一套,毅然脫離影部眾,獨自領舊部在魯國活動。
如此一來,影部眾要想吸納新人就必須依仗曄部眾的統領。暗水統領張儉深諳制衡之術,多次否決李儒想要修改這一基本律則的決策,使得曄部眾始終能壓影部眾一頭。
“入暗衛之事徐圖。”班化不欲討論暗衛內部權斗,“無論成與不成,至少京畿三輔消息通暢,說不定能幫陳末尋得身世,算是我們報答他荒漠解圍之恩,影主你看呢?”
李影沉思了片刻,點頭同意。
“陳末,我們一起去弘農郡。”班化拍了拍陳末的肩膀。
陳末雖然聽不明白他們說的話,但察言觀色能猜出大概。
眾人再次踏上旅途……
弘農郡華陰城的某處私宅。宅院里樹木叢生,炎炎夏日也有清風徐來。能住在這樣的宅院里避暑,本應心曠神怡。
李儒卻臉色陰沉——吊唁被主家從靈堂呵斥出來自然顏面無光。
居于華陰縣頤養天年的張奐辭世。
張奐曾任護匈奴中郎將,是董卓舊主。董卓曾為其軍司馬。張奐不喜董卓為人,并不待見他。董卓心中明白,聽聞張奐去世,便遣李儒前去代為吊唁。
張奐長子張芝得知董卓就在鄰郡河東,卻不肯親至,遣無名晚輩代行,心中不悅。間隙與弟弟張猛言說。
張猛的脾性就如他兄長的章草書法一般狂放不羈,一言不合就把李儒轟了出去。
李儒心中銜恨,卻也無可奈何。不過在吊唁人群中碰到暗土統領是意外之喜,他心中不由有了些打算。
暗土統領岑晊,南陽棘陽人,高名在外,自然不會像李儒那樣被主家驅趕。
岑晊目睹李儒在張家受到屈辱,同為暗衛五統領,卻沒法站出來助其解圍,心中不由訕訕。當天傍晚來到李儒私宅,想要寬慰他幾句。
李儒聽說岑晊來了,心中一喜——繞過張儉與曄部眾統領單獨接觸的機會難得,立即命家仆準備美酒佳肴。
酒過三巡,李儒開始訴苦。言說自己出生卑微,即便攀附董卓,在張家人眼里依舊不如牲畜。接著自然而然談及影部眾的現狀,說自己如何如何困難,再追溯到暗衛建立之初,他力排眾議,冒大不韙說服董卓,方有暗衛今日云云。
要是暗水統領張儉在此,一定看穿李儒的苦肉把戲。可岑晊旁觀李儒受辱心存愧疚,不由承諾如果今后有求一定不會袖手旁觀。
李儒目的得逞,心情愉悅,在亭中與岑晊飲酒至深夜……
前往弘農郡的這一段時日里,陳末忙里偷閑同李影等人學習通語。漸漸地,發現大漢通語與他所掌握的“方言”之間竟有共通之處。
陳末天資聰慧,掌握起來如水到渠成。這些天已經能與眾人進行簡單的交流。
他頭痛的癥狀漸漸消失了,再難想起關于自己來歷的殘枝碎葉,卻沒有覺得難過可惜,反而有一種憧憬,這種情感大部分源于那雙清泉般的雙眸。
此時,陳末又偷偷看了一眼李影柔美的側顏……
眾人所騎乘的大宛駒不愧是汗血寶馬,長途跋涉依舊神采奕奕。載著他們從敦煌郡經酒泉、張掖、武威、北地、隴西、安定,由西至東橫跨整個涼州進入三輔——左馮翊、右扶風、京兆尹,再擦肩西京長安,終于踏上弘農郡的土地。
“按照這個腳程,正好能趕在日落前進入華陰城。”班化揚了揚韁繩。
話音甫落,李影手扶佩刀,沉聲道:“林中有動靜!”
眾人立時勒馬警備。
少頃,林中果然傳來簌簌聲。下一刻兩匹駿馬從茂密的樹叢中破出。這兩匹馬上的少年衣冠華貴,一看便知是大族子弟,并非劫路盜匪。
奇的是,兩人當中的年幼者懷中竟抱著一只幼獸。
眾人不及細想,一聲虎嘯貫徹長空,驚得大宛駒躁動不安。
一道白影竄出,撲倒年幼者的坐騎。年幼者反應倒也迅捷,蜷縮一團滾鞍下馬。
那白影是一只巨型白虎,它舍棄癱倒在地的駿馬,撲向少年。少年就坐倒在李影眼前。李影不好見死不救,拔刀揮砍白虎。
白虎機警,往左一跳輕松躲過。李影手中鋒利的長刀使它兇焰更甚。白虎露出獠牙猛然躍至空中撲咬李影。
班化等人欲救,胯下的大宛駒卻攝于猛虎之威不聽使喚。
千鈞一發之際,陳末爬上馬背一蹬,凌空躍起一頭撞向白虎。他不過肉眼凡胎,對上壯碩的白虎如螳臂當車,但好巧不巧撞上白虎相對脆弱的背脊。
白虎吃痛,當下舍棄李影,瘋狂撲咬摔倒在地上的陳末。鋒利的虎爪撕破衣物,劃破皮膚。
危急時刻,班化張弓搭箭,直指虎眼。白虎成精,預感到危險迅速跳開。羽箭擦過陳末面頰,沒入他雙腿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