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大膽求證,小心作結論。
大膽作結論,下次小心援例。
淡水河浮起一具女尸,法醫驗明是生前落水致死。警察希望查出是自殺還是他殺,但是不知死者的身份姓名,無從了解她生前的社會關系和生活狀況,沒有資料可供研判。
警方把這具尸體放在殯儀館的冰庫里,等她的親屬認領。幾天過去了,沒有誰出面要求認尸,只有一個警員去看過幾次。這個剛剛從警官學校畢業的青年,一心要有工作表現,她仔細觀察女尸,死者年紀很輕,但生前似乎患某種慢性疾病,極可能是肺病。
這位年輕的警員爭取各方面的支持合作,拍下死者胸部的X光照片,底片上清清楚楚有肺結核病的病灶。她判斷死者曾在臺北附近的醫院就醫,醫院里會有她的病歷。于是,她遍訪各大小醫院,把年輕女性肺結核病人的X光底片找出來,逐一跟死者的底片核對。這是一件繁重的工作,但是她相信必有收獲。終于,有一天,她發現一張底片上的病灶,形狀大小跟死者完全相同。于是她斷定兩者同出于一人,病歷上的姓名住址,就是死者的姓名住址。
案情豁然開朗。警察有了死者的姓名住址,就可以査出她的職業、交游、恩怨,從她生前有密切往還的人中間尋找嫌疑分子,再縮小范圍,逐步求證,終于水落石出,破了一件曲折離奇的情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