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陳氏兄弟的鳴山寺副本(2)
書名: 我家暗衛前主人無數作者名: 蔥嶺飛雪本章字數: 2077字更新時間: 2019-11-17 21:34:37
當真是得道高僧么?
在其他人看不見的地方,雙胞胎交換了一個只有彼此明了含義的眼神。
幾人跟著小沙彌來到齋堂,就見里面幾乎已經坐滿了人,只剩下靠邊的八個座位。
而無論僧人還是香客,俱都在安靜用飯,沒分給從門口進來之人半個眼神。
祝珊珊很少受到這樣的“冷遇“,一時間,對這能吸引所有人全部心神的齋菜異常好奇。
小翠和十四幫祝家兄妹端來了齋菜,陳家雙胞胎沒坐著等,而是自己去端了菜過來吃。
而幾人吃下第一口之后,就再也顧不上說話了。
無他,這顏色清新的素菜,味道竟然無比的鮮美。
那小沙彌也坐在一旁很明顯是專門留給他的小座位上,吃得十分香甜。
唯一可惜的是,直到他們用完了美味的齋菜,都沒看見小沙彌那位可能是“得道高僧”也可能不是的師父。
祝珊珊難得吃了個十分飽,放下筷子的時候,還有些戀戀不舍。
祝爾琢則是對那小沙彌笑道:“還未請教小師傅姓名?”
小沙彌眨巴著大眼睛,又是認真勁兒十足的雙手合掌,鞠了一躬:“小僧聞樂,見過施主。”
可惜,他忘記了自己還坐在小凳子上,這么一彎腰,直接團成了一個小肉球。
祝珊珊捂住嘴,卻掩不住笑成兩道月牙兒的眼睛,心里只覺得這小家伙太可愛了!
祝爾琢卻還能繞著圈子跟小沙彌打聽這里掌勺的是哪位師傅,他想當面道謝云云。
自小吃著各種珍饈長大的祝家兄妹都如此,更別提陳浩星和陳浩月兄弟倆了,說是吃了個肚圓一點兒也不為過。
“雖然都是素菜,但難得的是,發揮出了每一樣食物本身最佳的味道,而這些味道相互搭配,變得更加妙不可言。“陳浩星微閉著眼,細細回味,似是要把這味道徹底記在心里。
陳浩月的表情變得十分寧靜平和,嘴角甚至掛上了淡淡的微笑:“確實,令人回味無窮。“
聞樂雖然年紀小,但是做事十分認真,很有幾分認死理。
不管祝爾琢說什么,他都只認準了,“空德師叔不見外人“。
“我們是來貴寺上香的香客,不算是外人的。”祝爾琢試圖欺負小孩子邏輯簡單,循循善誘道。
“可是施主就是外人呀。”聞樂神情專注,不為所動。
甚至看祝爾琢的眼神,都很有幾分“你怎么說這樣的傻話”的意味。
祝爾琢無奈地笑笑,實在是拿他沒了辦法。
祝珊珊難得看自家二哥吃癟,在一旁捂著嘴偷笑。
祝爾琢搖了搖頭,轉而道:“小師傅,多謝貴寺款待,我等欲要禮佛,又該往何處去?“
誰料他這話一出,不少還在回味的香客都紛紛站起身來,說也要去禮佛。
聞樂從小凳子上站起身,對著眾人微微躬身道:“諸位施主請隨小僧來。”
其實一般來說,禮完佛再吃齋菜才是正常程序,但是這年頭并不是每家寺廟程序都一樣的,鳴山寺顯然就是不一樣的其中之一。
聞樂不知道是不是被教導過這一點,在領著眾人去禮佛的路上,還講解道:“寺內向來是什么時間做什么事。諸位來時,是用齋飯的世間,所以就去用齋飯,之后再去禮佛,也是可以的。
“師父說,佛在每個人心中,所以對佛的虔誠,并不體現在來寺廟參拜時,遵循了什么樣的禮儀,而是蘊含在平日里的一言一行之中。
“只要諸位施主平日里行事,對得起心中之佛,便是虔誠之人。
“佛祖也能夠看到諸位的虔誠,自會使諸位在離世后,獲得最好的安排。“
聞樂發表了一番完全是把香油錢往外推的言論后,正殿也就到了。
陳浩星覺得這一番話與自己平日里的行事十分相符,所以贊同地點著頭,卻聽陳浩月極小聲的在他耳邊道:“這不就是‘舉頭三尺有神明’么。“
陳浩星嘴角不自覺地翹了一下,又連忙抿住,左右看看來上香的眾人轉移注意力。
鳴山寺的正殿修得端正堂皇,雖然不能與那些大寺廟相比,但自有一番古色古香的韻味,教人不敢生出絲毫雜念。
香客們在聞樂和其他幾位年輕僧人的安排下,有條不紊地上香、敬奉香油錢,明明人數不少,卻一點也不顯得雜亂。
陳浩星看著這一幕,心情平和下來,雖然處在人群之中,卻沒有什么焦慮感,竟似乎連緊張都不剩多少。
輪到祝家兄妹時,這兩人竟然分別都捐了不少,祈福的燈也點了許多盞。
但是周圍的人卻沒露出一丁點驚訝、羨慕抑或嫉妒的情緒,就好像捐得多與捐得少一般無二,沒有什么高低之分。
陳家兄弟曾在乘風道門居住過不短的一段時間,此時雖然也受到了環境的影響,變得平和安寧,但是思緒卻比任何時候都冷靜,以一種有些超脫的姿態看著這一幕。
二人相視著點點頭,都覺得不管那個傳聞是不是真的,這鳴山寺確實有些名道,非是徒有其表之處。
不管這些香客出去之后會是如何,起碼在這一刻,在這正殿中,他們都真正獲得了心靈上的放松。
輪到雙胞胎時,正好與之前上山途中遇到過的五個書生中的一個一起,兩邊各自拜過,又各自捐了些許香油錢,其后互相點頭致意。
那書生面上帶著平靜寧和的微笑,竟主動開口道:“小生先前業障蒙擾,未能遵從本心,現今得以拂去心上塵埃,想與二位兄臺交個朋友,不知可否告知性命?“
聽聲音,這位正是那位“刻薄“的”張兄“。
他說完之后,又想起自己還未說出自己的性名,便補充道:“小生姓張名理,字紋璞。二位叫我紋璞就好。“
其實雙胞胎很少與這種真正意義上的文人打交道,但到底家里的底蘊擺在那兒,也不是只會拳腳的武夫,此時竟也似模似樣的拱手道:“原來是紋璞兄,在下何興/何悅。“
陳浩星道:“我們尚未及冠,還沒有取字,紋璞兄只叫我們名字就好。“
陳浩月附和著點點頭,終于能借著環境,徹底擺脫“失戀陰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