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皇朝。
這是一個傳承悠久的勢力,底蘊之渾厚無法想象。
但再久遠的勢力都要搖搖欲墜的時候。
現(xiàn)在大秦就是這樣。
大秦南邊的不落城,一魁梧的男子站立在城墻之上,看上去也不過二十來幾的模樣。
但他身后卻站立了一個個身穿戰(zhàn)鎧,氣息兇悍的將士。
一個個僅僅只是往那里一站,仿佛就是猛虎休憩,靜靜的目視遠方。
他們沒有動,但是散發(fā)著的煞氣仿佛凝結(jié)成了實質(zhì)。
普通人僅僅只是站在他們面前恐怕都會心生懼意。
他們都是刀尖舔血之人,都是久經(jīng)沙場的將士,一道道傷痕都是他們過去的勛章。
這些勛章或許在胸膛之上,被衣物遮蓋。
或許就在臉上,可以直視到,將士臉上的勛章沒有使得他們看上去猙獰。
反倒是多了幾分沉穩(wěn)與兇悍氣息。
更是一種榮耀。
多少年來不落城在他們的駐守之下固若金湯,沒有異樣。
但隨著不久之前不落城外掀起的數(shù)千丈大浪,仿佛潘多拉魔盒被打開。
各種狀況接踵而至。
“狂將軍,這是第幾波大浪?”
站立城墻之上的魁梧男子目視遠方,說道。
在他身后的狂將軍,他袒露著半邊胸膛,胸膛之下有著手臂粗細的傷痕貫穿到咽喉處。
這是被刀劍劈開后愈合的傷勢。
“已經(jīng)是第十波大浪。”
狂將軍沉聲道,他之前就是駐守不落城的主將領。
但這魁梧青年來這之后,主導權(quán)便在這青年手里。
按理說狂將軍應該感到不忿,憑什么一個青年,一個乳臭未干的臭小子一來就主導不落城。
可他沒有,因為青年的名字里面帶了一個穆字。
魁梧青年姓穆,名武。
他是大秦守護神穆王之子,亦是穆王的長子穆武。
若只是因為穆王之名,出于對穆王的尊敬會讓他們聽從青年的吩咐。
但心底卻不會服氣。
可眼前的狂將軍言語間卻沒有半分不忿。
那是因為穆武可不是靠著穆王聞名大秦。
穆武,他是大秦年輕一代的天花板,他代表著年輕一代的極致。
他甚至已經(jīng)不弱于老一輩。
他自小跟著穆王南鎮(zhèn)北戰(zhàn),哪里有戰(zhàn)爭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穆武的存在就是大勢力神子的存在。
甚至在他手下,他不止擊敗過一名其他勢力的神子。
他就是大秦最閃耀的那個新星。
在大秦皇朝內(nèi),他有著少年王之稱,被大秦高上贊不絕口,稱只要再給穆武百年,他將是大秦的另外一尊守護神。
穆武不僅僅實力媲美老一輩,更是因為從小跟著穆王南鎮(zhèn)北戰(zhàn)的緣故,自小就有大將之風,甚至近年來代替其父鎮(zhèn)守整個大秦南部。
哪怕就算是名義上,不落城也歸穆武管。
是以原本駐守不落城的將領,狂將軍也沒有二話。
“第十波大浪......”
穆武喃喃自語,眉頭緊鎖。
離不落城那數(shù)千丈的大浪到現(xiàn)在為止,不落城已經(jīng)歷經(jīng)了十次大浪。
雖然一波比一波要小,但是太過反常。
“狂將軍,派人擬書一封,傳回皇城呈交秦帝高上,請求馬上派百名通符修士趕至不落城。”
穆武看著遠處,剛剛的大浪才被他們抵擋住。
若只是大浪也就罷了,但唯恐有敵人借著大浪潛行,不得不嚴陣以待。
“這.......該如何書寫?”
狂將軍皺眉,百名通符修士,對于大秦來說也不是隨便可以調(diào)動的存在
師出得有名啊。
“就說是我穆武的請求即可。不用寫其他廢話,這大浪只是一個前兆,我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會有海疆之外虎的狼襲擊不落城。”
穆武說道,這只是一個猜測,但他要以防萬一。
狂將軍轉(zhuǎn)身離去,令行禁止,他不會反駁穆武所要書寫的話語過于膚淺。
他只要執(zhí)行就好。
穆武出神:“希望只是錯覺,大秦內(nèi)部還有亂黨生事,也不知道大皇子處理的如何?”
穆武只感覺多事之秋,仿佛所有的事情都從一夜之中而來。
...............
大秦帝都,這不比不落城劍拔弩張、嚴陣以待的氛圍。
即使各方勢力潛伏,刺探各種消息,暗地洶涌異常,但外表依舊平靜。
幾乎是穆武傳消息會帝都的同時,帝都內(nèi)也掀起了另外一股浪潮。
而且已經(jīng)維持造勢了有幾天。
各種言論不斷。
“二皇子要出征了!?”
有人得知消息,瞬間就傳開,鬧得沸沸揚揚。
“是要去鎮(zhèn)守我大秦北部?”人群中有人推測。
南有大秦的少年王,穆武坐鎮(zhèn),更有老一輩協(xié)助,二皇子不會去南方不落城。
而內(nèi)亂多年前就由大皇子從穆王手中開始接手。
這不是秘密。
“可大秦北方有趙王坐鎮(zhèn)啊!”
有人反駁,不認為二皇子是要去大秦北部,因為大秦北部是有趙王坐鎮(zhèn)。
可不是去北方,又是去哪?
大秦皇朝的前身,大秦神國有三位準神王,雖準神王已經(jīng)消逝,但其后代卻留了下來。
穆王府是其中一支,大秦皇室是一支,而另外就是這趙王一支。
趙王,那是大秦北部的天。
就如穆王鎮(zhèn)守南方一般,趙王鎮(zhèn)守著北邊。
趙王亦是大秦的另外一尊戰(zhàn)神,與穆王齊名。
所以才有言論反駁二皇子不是去大秦北部,因為那里有趙王鎮(zhèn)守不會出事。
“或許吧。”
人群中有人說道,這種事情也不是他們可以隨意能猜測。
但很快確切的消息就傳來了。
從這言論開始也不過一天就傳來新消息。
“趙王不日前居然只身殺人北部外的獸林了!”
令人沸騰的消息傳遍大秦帝都。
大秦北部獸林,那是一個極具危險性的地方,他們現(xiàn)在知道為什么那么快北方就傳來平定了獸潮的消息了。
原來是趙王只身殺入了獸林,抵擋獸潮。
“趙王當日殺入獸林,斬殺了三頭帶領獸潮的兇獸王!”
有更加勁爆的消息傳出。
大秦北部兇獸王,那可是通符頂尖的兇獸,足以為禍數(shù)萬里的大兇獸,要是到大秦的城池當中。
那將掀起滔天的動亂。
這令人震驚的同時也令人亢奮!
令人震驚的是獸潮中居然出現(xiàn)了獸王,還不止一頭。
亢奮的是趙王居然斬殺了三頭獸王。
“這就是我們大秦的趙王!”
無數(shù)人為之感到自豪。
一時之間由于二皇子出征的消息被壓制下來。
直到.......一紙法令懸在整個帝都上空,一切再次沸騰。
那是秦帝高上的旨意。
法旨蓋了整個帝都,神旨化山河,它不像是一道法旨。
而是天地投影,茫茫一片的天空浮現(xiàn)轟隆隆的聲音,圣黃的光輝散落。
一個個符文交織疊加,化作一副圖。
那是大秦北部的山河圖,崇山峻嶺間有靈禽飛舞,江河湖泊流淌各地,那是真實的畫面。
只是被倒映而出。
山河圖在一瞬間猛然一變。
“北鎮(zhèn)”二字浮現(xiàn)在山河圖上,惶惶天音激蕩帝都。像是一首戰(zhàn)歌于無聲處驚起。
這是造勢,亦是出征,原本可以不動聲色北鎮(zhèn),但表現(xiàn)出來那就是為了讓人看到。
“今,大秦趙王孤身殺人北部獸靈,援之。”
隨著一道極具威嚴的聲音落下。
一道天門出現(xiàn)在天空,空間泛起漣漪。
朵朵金蓮在天空綻放,化作金光大道直通北方。
“吼吼~”
一道驚天的獸吼從天門內(nèi)咆哮而出,整個帝都都被響徹在音蕩之中,那是來自靈魂的顫抖。
仿佛門內(nèi)有著足以破碎山河,碎裂蒼穹的猛獸要出來一般。
一個猙獰的頭顱從中探出,猩紅的雙目猶如銅鈴一般閃爍,酷似狼頭的頭顱從天門中探出。
尖銳的牙齒就像是餓狼齜牙咧嘴。
黃色的鬢毛在頭顱耳后飄揚。
“咚。”
巨獸整個身子從天門邁出,那是狼一樣的身形,但黝黑的四肢靠近脊背處,一撮撮的黃毛如同黃布一樣飄蕩。
金輝從黃毛處散落,灼灼閃耀。
但它脊背處卻又有一個個骨刺吐出,不多,全部覆蓋在頸部。
它的尾巴像是馬尾,亦是黃色。
猩紅的眼球,尖銳的牙齒,一股股的兇厲的獸威抵擋。
“這是我大秦的圣獸!相傳是我大秦老祖宗從萬年前留下的異獸后代!”人群中有人有人十分亢奮。
那是大秦的圣獸,最初的圣獸與當初三位準神王一樣,是大秦的象征,到如今大秦皇室的衣袍依舊將之描繪在其上。
天空浮現(xiàn)了數(shù)百道身影,整整齊齊。
自圣獸背后出現(xiàn)一個個身穿黝黑盔甲的人。
激蕩的符文在天空飛竄,這是一支全部由修士匯聚而成的軍隊。
那種威壓一個個都是通符,所有的氣勢匯聚成一股洪流,所有人都生出在下游面對崩塌而來的泥石流的感覺。
“數(shù)百名通符修士!那怕是我等宗門也難以一時之間聚集出來!這般底蘊,不愧是曾經(jīng)擁有三尊準神王的存在!
這就是示威嗎?”
有人暗中握緊拳頭,那是隱藏在大秦中的勢力。
這就是示威!
之前大皇子出征以及支援不落城都沒有如此聲勢,都是暗中進行。
等人到目的地,才有消息傳回帝都。
難道此次二皇子出征就有如此聲勢?
這不可能是為了二皇子造勢。
這是在展示大秦的國力,震懾宵小之輩。
亦是表露大秦對趙王的絕對重視,因為他們是去支援趙王。
若是示威,毫無疑問達到了應有的效果。
大秦展現(xiàn)底蘊無異于狠狠的敲打在一些蠢蠢欲動勢力的心頭上,因為動用幾百名通符修士對于他們的勢力來說也是傷筋動骨。
但如今大秦卻是突然之間出動如此的通符修士,而他們安插在大秦中的眼線卻沒有半分消息。
那只能說這些人根本就是一時間得到消息,聚集而來。
剎那間聚集如此的修士,對于大勢力來說都有動搖到根基的危險。
這點大秦高上不可能不知道,所以只能說這幾百名通符修士的出征,還不足以傷害到大秦的根基。
大秦的底蘊掀開了一角,僅僅只是一角就震動了不少人。
讓他們明白,就算是雄獅遲暮,它依舊是雄獅,不是隨便兔子可以在其旁蹦跶。
圣獸頭上,二皇子站于其上,他嚴肅異常,目視金光大道的北方。
“出征北鎮(zhèn)!”
二皇子的聲音響徹云霄。
“出征北鎮(zhèn)!”數(shù)百名修士同時吶喊,震動天地,地面建筑都產(chǎn)生了共振,仿佛下一刻就會倒塌。
但暗處卻有大秦護國大陣運轉(zhuǎn),不僅守護著大秦帝都不被氣勢損壞,亦是保護大秦子明不被氣勢壓迫。
“出征北鎮(zhèn)!”
人群中有大秦子明被渲染,他只是一個普通人,但情不自禁的吶喊。
于是下一刻,大秦子明不管是普通人還是修士都齊齊吶喊,震動整個帝都僅僅只是聲音就傳出快有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