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bVIEW案例實戰(zhàn)
- 陳勇將 高明澤
- 646字
- 2019-11-22 18:33:56
1.1 溫度報警系統(tǒng)程序編制說明
1.溫度報警系統(tǒng)前面板
溫度報警系統(tǒng)前面板相當于一個窗口,用戶通過它與程序交互。前面板由輸入控件和顯示控件組成:輸入控件可讓用戶輸入數(shù)值或對某一狀態(tài)進行調節(jié)與控制,如開關和旋鈕;顯示控件則是輸出用戶所需要的信息,如數(shù)值顯示控件。
本實例的前面板界面如圖1-1所示。左邊為波形圖表,用于顯示溫度變化曲線。右邊依次為“圓形指示燈”(溫度報警器)、“溫度計”和“停止采集”的布爾控件。圓形指示燈表示一個預警信號,當溫度超過某個預設的溫度值時,該指示燈變亮或變成指定的顏色,溫度計則能直觀地顯示當前溫度的值;“停止采集”的布爾控件則可以隨時停止溫度采集任務。

圖1-1 溫度報警系統(tǒng)前面板
2.溫度報警系統(tǒng)程序框圖
溫度報警系統(tǒng)程序框圖用于程序的構建,通過在框圖上放置函數(shù)、子VI(類似于常規(guī)編程語言中的子函數(shù))和結構來創(chuàng)建具體的程序。本實例的程序框圖如圖1-2所示,包含以下內容。

圖1-2 溫度報警系統(tǒng)程序框圖
①溫度產生程序。溫度值由一個隨機數(shù)產生,同時與100相乘,將模擬電信號數(shù)據變成模擬溫度數(shù)據,就能產生0~100℃的溫度范圍。
②溫度顯示程序。溫度顯示用波形圖表和溫度計控件表示,通過波形圖表、溫度計兩種顯示方式顯示當前溫度值。
③溫度判斷程序。使用一個“大于?”函數(shù)判斷產生的溫度是否大于50℃。
④報警預留程序。報警預留系統(tǒng)以圓形指示燈為一個預警信號,采用條件結構判斷溫度判斷程序所產生的結果是否為真。當結果為真時,該指示燈變成紅色。
⑤運行間隔程序。采用值為1000ms的“等待”函數(shù),使程序每兩次運行的時間間隔為1s。
推薦閱讀
- ReSharper Essentials
- Twilio Best Practices
- Python高級編程
- Implementing Cisco Networking Solutions
- 基于差分進化的優(yōu)化方法及應用
- JavaScript從入門到精通(第3版)
- C語言實驗指導及習題解析
- Building RESTful Python Web Services
- 單片機C語言程序設計實訓100例
- 區(qū)塊鏈底層設計Java實戰(zhàn)
- JavaCAPS基礎、應用與案例
- 深入分布式緩存:從原理到實踐
- jQuery for Designers Beginner's Guide Second Edition
- Django Design Patterns and Best Practices
- Java Hibernate Cook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