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東北的秋收
- 我是農村孩子
- 升樺
- 1277字
- 2019-10-17 14:35:38
每年10月份,是東北秋收的季節,一眼望去田野里都是高高直立的苞米桿子,秸稈直且苞米棒大意味著豐收。收莊稼是要等村委會的通知的,沒接到通知前不得提先收割。究竟為啥,我也不知道。一年到頭只有一個季節可以看到錢,也只有一個季度可以休息。這是個幸福感爆棚的日子,各家各戶或趕著馬車或開著拖拉機,熱火朝天。農村的娃每年有兩個勞動節,一個是五一勞動節,一個是“十一勞動節”。七天假期,我們要做的除了作業,就是幫爸媽收莊稼。
小學生的我就已經可以開拖拉機了,踩離合器,手動掛擋,給油,剎車。在田間你幾乎可以看到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大一點的可以拿鐮刀收秸稈,小一點的可以坐在苞米堆里把苞米皮,坐在房頂收向日葵籽。家里有拖拉機的開拖拉機,沒有拖拉機的趕馬車。小小的身子不知疲憊,不會喊累。
除了苞米,村里人另一個收入就是種煙草。沒錯,就是平日里常見的香煙里的煙葉。煙苗長大后會分支出來大的煙葉,這些煙葉要經過人為烘干,放潮,然后分揀,最后售賣。煙草的制作過程復雜且有風險,烘干的爐火太大,煙葉會糊掉,火太輕烘干的不徹底,煙草的質量就不好。一天24小時要有人在煙房口盯著,就像蒸汽火車,要時不時的在爐火里加煤炭。農民賺的就是辛苦錢,幾年的煙草種植讓屯子里有了萬元戶。爸媽也趕上了種植煙草的末班車,不過沒賺到什么錢。
雖然他們只有初中學歷,但對我和陽陽的學習很重視。無論再忙,也要先把作業寫完,才會讓我們搭把手做做農活。媽媽說我的孩子一定要上學,這是媽媽唯一能給你們的。
媽媽說她小時候上學,除了學習之外還t同學們每天還要去校辦工廠里做一節的工。那時沒概念,老師讓去就必須要去,習慣了也就成了學習的常態。我的小學還是一樣,十一開學后,學校會組織同學去田里撿苞米。美其名曰勞動課,其實是幫著村里干部或者老師義務勞動。一周大概兩次,每次都是學校老師帶著三年級以上的同學,全員出動,浩浩蕩蕩上百號人,目的地是學校附近的各個田地,去撿收割后被遺忘掉的玉米。方圓十幾公里的平原上,我們像牛羊一樣被放逐著,驅趕著,只為那幾百斤的收獲。
除了學校的集體勞動,還有班主任老師的家務活——扒苞米。就是要把苞米棒兒上的葉子扒掉,這樣苞米才能夠充分晾曬,苞米粒才容易從棒子上脫離。苞米粒的吃法有很多,可以磨細做玉米糊糊,可以加工后做成大碴子粥,可以和面做成貼餅子。這項工作我們要做小半天,東北的10月涼的很,在室外一坐就是幾個小時。這項工作我們能夠換來的最大樂趣就是能夠在老師家看看1小時的彩色電視,那時候最喜歡看的電視劇是《八仙過海》。
班主任老師家的農活做完,還要去村書記家里。更大、更寬敞的大院,村里為數不多的紅瓦房。滿滿一院子的苞米棒,一個班級做不完,就三個班級,四個班級的同學滿了大院。一個下午能做完幾個大人半個月的農活。還不用給工錢,多么劃算。農活做完,同學們擦著黑黑的小手,抹著凍出來的鼻涕,撲騰幾下滿是泥土的外套,高高興興的放學了。老師們留下來吃吃喝喝,你一杯我一杯。
小學生時代的我記憶是黑白的,不是因為活的凄慘。是環境讓人的成長滯后,沒人告訴你未來的人生要怎樣?沒人在乎你在這個的年紀應該做什么?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