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犯罪
- 2019國家統一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分類法規(guī)隨身查:刑法
- 飛躍考試輔導中心
- 3384字
- 2019-10-28 17:28:10
第一節(jié) 犯罪和刑事責任
第十三條 【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第十四條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12/2/5 11/2/5 10/2/92 08/2/2 07/2/14 06/2/3]
第十五條 【過失犯罪】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規(guī)定的才負刑事責任。[12/2/52 11/2/6 08/2/10 07/2/14]
第十六條 【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07/2/14]
第十七條 【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jiān)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yǎng)。[15/2/2 14/2/16 12/2/9 11/2/9 10/2/4 10/2/58 09/2/2 08/2/53 06/2/51]
[難點注釋]本條第2款規(guī)定的8種犯罪,是指具體犯罪行為而不是具體罪名。例如,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綁架并殺害人質的,不構成綁架罪,但應以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第十七條之一[1]【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的刑事責任】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真題演練]關于犯罪主體,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09/2/2][2]
A.甲(女,43歲)吸毒后強制猥褻、侮辱孫某(智障女,19歲),因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的主體只能是男性,故甲無罪
B.乙(15歲)攜帶自制火藥槍奪取婦女張某的挎包,因乙未使用該火藥槍,故應當構成搶奪罪
C.丙(15歲)在幫助李某扣押被害人王某索取債務時致王某死亡,丙不應當負刑事責任
D.丁是司法工作人員,也可構成放縱走私罪
第十八條 【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jiān)護人嚴加看管和醫(y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y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17/2/3 16/2/3 15/2/2 11/2/4]
第十九條 【又聾又啞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刑事責任】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第二十條 【正當防衛(wèi)】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wèi),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wèi)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wèi)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wèi)過當,不負刑事責任。[17/2/4 16/2/6 14/2/8 14/2/52 13/2/7 12/2/7 11/2/7 10/2/7 09/2/3 08/2/93 07/2/2]
[真題演練]關于正當防衛(wèi)與緊急避險的比較,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17/2/4][3]
A.正當防衛(wèi)中的不法“侵害”的范圍,與緊急避險中的“危險”相同
B.對正當防衛(wèi)中不法侵害是否“正在進行”的認定,與緊急避險中危險是否“正在發(fā)生”的認定相同
C.對正當防衛(wèi)中防衛(wèi)行為“必要限度”的認定,與緊急避險中避險行為“必要限度”的認定相同
D.若正當防衛(wèi)需具有防衛(wèi)意圖,則緊急避險也須具有避險意圖
第二十一條 【緊急避險】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fā)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
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第一款中關于避免本人危險的規(guī)定,不適用于職務上、業(yè)務上負有特定責任的人。[17/2/4 16/2/6 15/2/4 09/2/4 08/2/93]
[難點注釋]正當防衛(wèi)和緊急避險屬于法定的排除犯罪事由。除此二者外,依法執(zhí)行命令的行為、正當業(yè)務行為、經權利人承諾的行為(被害人承諾)、自救行為、義務沖突也屬于排除犯罪事由的范疇。
第二節(jié) 犯罪的預備、未遂和中止
第二十二條 【犯罪預備】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08/2/3 06/2/54 05/2/7]
第二十三條 【犯罪未遂】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17/2/5 16/2/53 15/2/5 14/2/9 14/2/54 13/2/54 09/2/15 09/2/52 09/2/60 08/2/3]
[真題演練]下列哪一行為成立犯罪未遂?[15/2/5][4]
A.以販賣為目的,在網上訂購毒品,付款后尚未取得毒品即被查獲
B.國家工作人員非法收受他人給予的現金支票后,未到銀行提取現金即被查獲
C.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將價值5萬元的財物送給國家工作人員,但第二天被退回
D.發(fā)送詐騙短信,受騙人上當后匯出5萬元,但因誤操作匯到無關第三人的賬戶
第二十四條 【犯罪中止】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
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15/2/6 14/2/53 12/2/8 12/2/54 11/2/54 10/2/5 10/2/57 09/2/5 07/2/55]
第三節(jié) 共同犯罪
第二十五條 【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17/2/7 16/2/7 15/2/7 14/2/10 13/2/55 12/2/10 12/2/55 11/2/55 10/2/6 10/2/93 09/2/7 09/2/51 09/2/56 09/2/63 09/2/93 09/4/二 08/2/94 08/4/二 07/2/53]
[真題演練]關于共同犯罪的論述,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12/2/10][5]
A.甲為劫財將陶某打成重傷,陶某拼死反抗。張某路過,幫甲掏出陶某隨身財物。2人構成共犯,均須對陶某的重傷結果負責
B.乙明知黃某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仍按黃某要求為其收取毒品原植物的種子。2人構成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罪的共犯
C.丙明知李某低價銷售的汽車系盜竊所得,仍向李某購買該汽車。2人之間存在共犯關系
D.丁系國家機關負責人,召集領導層開會,決定以單位名義將國有資產私分給全體職工。丁和職工之間存在共犯關系
第二十六條 【主犯】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為共同實施犯罪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是犯罪集團。
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
對于第三款規(guī)定以外的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
【相關法條:本法第97條】[08/2/91 07/2/53]
第二十七條 【從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
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17/2/6 09/2/51 09/4/二 07/2/53]
第二十八條 【脅從犯】對于被脅迫參加犯罪的,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jié)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08/2/91]
第二十九條 【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13/2/9 09/2/6 09/4/二 07/2/60]
[真題演練]《刑法》第29條第1款規(guī)定:“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對于本規(guī)定的理解,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13/2/9] [6]
A.無論是被教唆人接受教唆實施了犯罪,還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教唆他人犯罪,都能適用該款前段的規(guī)定
B.該款規(guī)定意味著教唆犯也可能是從犯
C.唆使不滿14周歲的人犯罪因而屬于間接正犯的情形時,也應適用該款后段的規(guī)定
D.該款中的“犯罪”并無限定,既包括一般犯罪,也包括特殊身份的犯罪,既包括故意犯罪,也包括過失犯罪
第四節(jié) 單位犯罪
第三十條 【單位負刑事責任的范圍】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guī)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相關法條:刑法第三十條解釋】[10/2/53 06/2/5]
第三十一條 【單位犯罪的處罰原則】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10/2/53]
注釋:
[1] 根據2011年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增加。
[2] 答案:C。
[3] 答案:D。
[4] 答案:D。
[5] 答案:B。
[6] 答案:D。
- 2020國家統一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學科精講思維導圖:經濟法·環(huán)境資源法·勞動保障法·知識產權法
- 2018國家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教材精讀30天
- 2020國家統一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學科精講思維導圖:民訴法
- 經濟法基礎最后沖刺8套題
- 2022國家統一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韓祥波民法攻略(思維導圖復盤筆記)
- 2014國家司法考試全攻略:法理學·法制史·司法職業(yè)道德
- 2018年法律碩士(非法學)聯考重要主觀題背誦(含關鍵詞)
- 2018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輔導用書:第四卷
- 2024國家統一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分類法規(guī)隨身查2:經濟法·環(huán)境資源法·勞動社保法
- IP元宇宙:專利法律法規(guī)及專利實務可視化攻略
- 2018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案例分析指導用書
- 高校法學專業(yè)核心課程配套測試:商法(第九版)
- 2018年法律碩士聯考五年真題歸類詳解及知識清單
- 2020國家統一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輔導用書:國家司法考試歷年真題詳解(2012—2017)
- 2020國家統一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學科精講思維導圖:刑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