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看就懂的大元史(修訂版)
- 孫欽柱
- 2288字
- 2019-11-29 20:01:17
第一章 草原時代
合不勒草原稱汗
胡馬,胡馬,遠放燕支山下。
跑沙跑雪獨嘶,東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邊草無窮日暮。
——唐·韋應物《調笑》
有關蒙古民族的正式起源,學界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但現在大多數學者都認為蒙古源出東胡。后來東胡人遷徙到鮮卑,又被稱為鮮卑人。鮮卑人分為兩支,一支生活在潢水和老哈河流一帶,被稱為“契丹”;一支生活于今呼倫貝爾地區,被稱為“室韋”,突厥人稱之為韃靼。室韋本是“森林”之意,用作族名,表明他們生活在森林中,是“林中人”。
在隋唐時期,室韋進一步分化,其中一個分支在《舊唐書》中被稱作“蒙兀室韋”,“蒙兀”就是“蒙古”的同名異譯,在蒙古語中意為“永恒的河”。
此時的蒙古族還是一個弱小的部族,唐朝中期,他們離開山林遷徙到了漠北,與其他講突厥語的部族雜居,彼此融合,又衍生出了眾多獨立的部族,如乞顏、扎答蘭、泰赤烏等。
此外,草原上還有許多與蒙古族血統相近的部族,如錫林郭勒的塔塔兒部;呼倫湖、貝爾湖附近的弘吉剌部、葉尼塞河上游的斡亦剌部、色楞格河的蔑兒乞惕部。其余的還有克烈部、乃蠻部、汪古部等。其中塔塔兒部最為強大。
公元十世紀,大興安嶺的鮮卑后裔契丹人崛起,建立契丹國,947年定國號為“遼”。遼國建立后稱霸北方,蒙古草原諸部落紛紛歸降為契丹附屬部落。但是契丹人統治殘暴,搜刮人民,各附屬部落深受其害,頻頻反叛。蒙古就在不斷混亂的斗爭中逐漸成長,成為一股強有力的勢力。
公元十二世紀,遼被金所消滅,蒙古諸部又歸金國統治。這時的草原上不只從事畜牧業,還出現了簡單的手工業、冶煉業和木匠業,靠近南方的部落甚至學會了農業生產。
▲蒙古包
這時的大草原諸部已經不甘受金朝統治,除了諸部相互攻擊、彼此掠奪以外,還時常南下侵擾金朝邊境。這其中,塔塔兒、蒙古二部最為活躍。
一件事的成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此時的大草原就缺少一位統領眾部的領導者,而恰好的是,蒙古族內部出現了一位英明神武、力大無窮的勇者,他就是合不勒。由于他勇猛過人深受各部族尊敬,因此被各部族推為酋長,也就是俗稱的大汗。從此蒙古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
合不勒剛成為大汗的時候,金國也處在生機勃勃之時。而金國的目標在于南面的南宋,于是合不勒趁著金國攻打大宋,無暇北顧,大肆擴張自己的勢力。金國皇帝在一段時間后發現了他的意圖,大為不滿,想要除掉合不勒,又因其勢力已經形成,難以短時間拔除,只能先行拉攏之計,然后謀劃除掉這個眼中釘。
不久后,當時的金國皇帝完顏晟招他到北京覲見天顏,為的是探一探合不勒的老底。合不勒是一個外表壯憨,內心機巧的人,在外被金人稱為奇人,相傳他食量巨大,能啖一牛,且千杯不醉。
這次合不勒去往中都北京,也是大快朵頤,自顧自地吃喝了許多珍饈美味,而且這次他來的目的不僅僅如此,而是與金國皇帝的目的相同,要探探對方的老底。所以快要酒足飯飽的時候,合不勒做出了一個大膽的驚人之舉,他假裝醉酒,高興不已,在金鑾殿上跳起舞來,手舞足蹈地向皇帝走去,這還沒完,他嘴里念叨著:“陛下的胡須真的好美啊。”說完竟真的摸了摸金國皇帝完顏晟的胡須。
知識鏈接 蒙古人的傳統飲食
蒙古人的傳統食物分為三種,第一種是肉制品(紅食),第二種是奶制品(白食),第三種是以奶為原料的飲品。蒙古人的飲食是有講究的,分為夏、冬兩個季節。夏季為4月至10月,主要食物是奶制品。這一時期,肉吃得相對少些。主要原因就是冬季需要吃肉增加脂肪,抵抗寒冷。經過幾個月的積累后,到了夏季需要用奶制品進行消化和吸收,這對健康十分有益。因此在古代,蒙古人很少有人得肝、膽和腸胃病的。蒙古人很早就知道如何科學膳食,如何自我保健。在蒙古有一句諺語:早餐要自己一個人吃,午餐要和朋友分著吃,晚餐要給敵人吃。其意思與中國的“早飯吃飽,午飯吃好,晚飯吃少”有異曲同工之處。獨特的飲食文化,造就了蒙古人強悍的體格。
這時皇上還沒有表態,金國大臣們已經憤怒至極了,他們全都指責合不勒沒有教養,冒犯天顏,理當處死。在場武將只等皇帝一聲令下,就能讓合不勒當場斃命。但金國皇帝似乎心情很好,沒有被眼前之事攪興,說:“罷了,罷了,愛卿沒有受過儒家文化教育,如此不恭也可理解。”只是叫他好好喝酒,不用再上前了。酒席過后還說:“我對愛卿的無禮可以既往不咎,只要愛卿不生出異心,擅自叛亂就好。”
合不勒急忙點頭答應,他逃過一劫,也明白了金國人的行事作風,非常值得。所以他謝恩之后急忙返回駐地,生怕完顏晟反悔。后來果真如他所料,完顏晟在筵席過后沒多久就反悔了,多次派使者招他再次覲見,可合不勒總是拿各種理由推脫不去,后來實在是逼急了,合不勒也感覺與大金對抗的時機已經成熟。
于是他召集手下,說明自己的意思。一開始他的部下還有點懼怕之意,不敢和大金對抗,合不勒大怒說:“今天誰要是不跟從我,就和大金派來的使者下場一樣。”說完,他將金國使者一刀劈死,眾人看合不勒玩兒真的,立刻都說自己誓死追隨合不勒。
使者殉難的消息沒一會兒就傳回了金國。金國皇帝聞訊大怒,立即命令將領胡沙虎率兵殲滅合不勒,但合不勒也不是吃素的,一番較量后,胡沙虎因糧草短缺,士氣低迷,大敗而歸。這時合不勒趁機攻占了二十七團寨。之后,金國又派皇叔完顏兀術領精兵八萬討伐蒙古,結果合不勒躲進茫茫草原,金軍不敢深入,幾年未果,只得悻悻而返。
這次皇帝總算明白合不勒的強大了。但金國的戰略重心一直在南宋,為了緩和北邊的矛盾,只好與合不勒議和。紹興十八年(1148年),雙方正式議和,金國割讓了二十七團寨,每年還要賞賜蒙古錢財與牛羊,并封合不勒為“蒙兀國王”。
從此,蒙古這只草原雄鷹開始飛翔,不過它的羽翼還未豐滿,擺在它面前的千難萬險要如何渡過呢?這還要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