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大夏崩塌

內(nèi)禪其實是個圓圈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biāo)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

不降在位第六年,夏征九苑。這說明不降的時候,夏王朝還是相當(dāng)有實力的。不降執(zhí)政的晚年,考慮到自己兒子孔甲性情乖僻,認為他并不適合治理國家,于是將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弟弟扃(jiōng)。這就改變了啟以來父傳子的制度,史稱“內(nèi)禪”。這種兄弟相繼的傳位方式給后世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這在本書后篇會有詳細的介紹。

據(jù)說扃即位后二十一年,天空中接連十天妖光閃現(xiàn),扃在第十天暴斃而亡,妖光也隨之消失。扃傳位給自己的兒子胤甲。

胤甲即位后,商的勢力已經(jīng)逐漸崛起,而夏的國勢卻趨于衰落,對東方夷族的管理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將國都遷走,退居到西河(今河南湯陰)。胤甲其實還有一個別名,叫“廑”(jǐn)。廑這個字讀“僅”音的時候,意思是:臨時性居住的小屋,比如避暑避寒用的別墅。人們?yōu)槭裁唇o他取了一個這樣的別名呢?原來胤甲當(dāng)政的時候,中原大旱,氣候異常。不僅莊稼牲畜用水難支,就連人民也都熱渴難耐,可是此時的胤甲卻跟沒事人似的居住在自己的夏季別宮里納涼偷懶,所以被人們譏諷,說夏王胤甲其實叫作“廑”。從廑開始,夏王朝的國運便一路往下了。

廑在位沒幾年就病死了,傳位給自己的堂兄弟孔甲,而這個孔甲的父親,便是開始“內(nèi)禪”制度的帝不降。不降本意不愿傳位給孔甲,為了國家而傳位給自己的兄弟,本以為夏王朝可以繼續(xù)昌盛下去。不料自己內(nèi)禪給弟弟,弟之子又內(nèi)禪給自己的兒子,如此兜了一圈,夏王朝國柄最后還是落在了孔甲的手里,而這個不被父親看好的兒子,又會給夏王朝帶來怎樣的磨難呢?這就要細細道來了。

夏朝的時候,人們多崇尚鬼神,君王們更是極其注重祭祀,從泄將先王大禹的玄圭都沉入河中祭河神,便可見一斑。這個孔甲呢,更是沉迷此道。他本是帝不降的長子,按照夏朝規(guī)矩,理當(dāng)在不降之后繼承王位,可是不降偏偏自創(chuàng)出一套“內(nèi)禪”的把戲,將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弟弟扃,扃又將王位傳給了他自己的兒子廑。于是孔甲便天天禱告,夜夜祭祀,希望自己可以再得大位。

真是天道莫測,扃和廑都是短命的君王,內(nèi)禪一圈,王位又再次回到了孔甲的囊中,恐怕連他的父親不降地下有知,也會認命。

迷信這種東西,尤其對我們中國人而言,信之則有,倘若靈驗,便會更加虔誠。孔甲以為自己對上天的祈禱被采納,所以才能再次為王,故而在祭祀的時候便加倍小心,儀式也愈加頻繁和隆重。因為孔甲對神的無限崇拜,還流傳下來一段“孔甲養(yǎng)龍”的故事:

話說孔甲當(dāng)政的時候,因為對天帝順服,于是天帝便賜給他駕車的龍,黃河龍兩條,漢水龍兩條(《史記》中記載為共兩條),各有一雌一雄,好讓它們可以繁衍。但是孔甲不會飼養(yǎng)這種神獸,一時又難以找到傳說中專門養(yǎng)龍的豢龍氏家族,當(dāng)時一籌莫展。剛好這時候有個叫劉累的,說自己是陶唐氏的后代,曾經(jīng)向豢龍氏學(xué)習(xí)過馴養(yǎng)天龍。于是,他便被孔甲招徠為飼養(yǎng)天龍的官員,并賜他為御龍氏,還將豕韋氏后代的封地賞給了他。可是這個劉累有名無實,居然因為飼養(yǎng)不善,使其中一條雌龍死了,劉累便偷偷地將龍剁成肉醬,烹制后獻給孔甲吃,孔甲吃后覺得美味無窮,可是去到龍苑中一看,卻少了一條雌龍,雄龍也病怏怏的沒有精神。孔甲大怒,派人向劉累要龍。可是雌龍已死,雄龍又不能自己繁衍后代,劉累害怕夏王問罪,便搬家到魯縣(今河南魯山)避難去了。

▲龍的經(jīng)典形象

知識鏈接 龍

龍最早的作用應(yīng)該只是一種部落圖騰,是中華文化里的四靈圖騰之一、主要象征中華主族,所以而今的華人都自稱是龍的傳人。其形象本沒有一個特定的標(biāo)準(zhǔn),較經(jīng)典的則是:頭上有兩個杈角、長須、蛇身、四足、滿身鱗片,也可以說是馬面、狗鼻、牛嘴、鹿角、蛇身、鷹爪、魚鱗、獅尾、蝦須。其原型應(yīng)該是瓦窯龍(一種恐龍)的化石形象,有雙角但是并非神獸。

但是在神話傳說里,龍則是神異動物,能行云布雨,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蒼穹之上,隱則潛伏于海波之下。

▲瓦窯龍(新中國龍)化石

此時夏王朝的勢力并不能覆蓋到魯縣,孔甲萬般無奈,只好又到處尋找可以幫他養(yǎng)龍的人。終于,他覓得一位名叫師門的養(yǎng)龍高手。師門是真正的養(yǎng)龍專家,把剩下的那條雄龍養(yǎng)得威風(fēng)凜凜,神采奕奕。孔甲見了也十分高興。但是,師門是個直性子,不會屈顏奉迎,經(jīng)常在如何養(yǎng)龍這方面和孔甲辯駁,并說夏王不懂裝懂。這讓孔甲很沒有面子,最后惱羞成怒,派人拿住師門,并將他處死,還將其尸體拋在郊外的曠野,任由野獸啃食。

幾天之后,突然天降大雨,狂風(fēng)驟作,電閃雷鳴,鬼呼神嘯。好不容易風(fēng)停雨歇,又烈陽高照,城外的山林竟然無火自焚。孔甲本來就相信鬼神之說,于是便認為這是師門的鬼魂作怪,又或者是天神要懲罰他錯殺了養(yǎng)龍之人。想到此處,孔甲便帶上隨從,乘上馬車,趕到郊外師門的拋尸處做祭祀祈禱。祈禱未畢,周圍群獸嚎叫,孔甲連忙登車回城,誰知走到半路途中,便因驚懼而死。

《國語·周語下》對其的評價特別不好:“孔甲亂夏,四世而隕。”意思就是說,孔甲搞亂了夏朝的統(tǒng)治,危機從此開始,然后再傳了四代,夏王朝便滅亡了。究竟孔甲的子孫都是些什么樣的君王呢?請看下篇:第一暴君夏履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汤原县| 普兰店市| 宁城县| 道真| 郓城县| 当雄县| 嘉定区| 成武县| 上栗县| 揭东县| 富蕴县| 鸡东县| 辉县市| 闵行区| 柳林县| 锡林郭勒盟| 岳池县| 呼图壁县| 抚顺县| 凌海市| 博野县| 塔城市| 滕州市| 于田县| 灵山县| 咸丰县| 苏尼特左旗| 玉山县| 临沧市| 精河县| 龙海市| 桦川县| 镇原县| 平谷区| 米泉市| 丰宁| 清徐县| 垫江县| 凤台县| 儋州市| 烟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