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書通識世界五千年歷史懸案
- 仲英濤
- 1803字
- 2019-11-29 20:24:36
查理大帝加冕是否經精心策劃?
查理大帝的原名叫查理曼·卡爾曼,生于公元742年。他的家族是法蘭克王朝的名門貴族,家族的興旺在他父親那一代達到了一個小高峰,他的父親與教皇勾結廢黜了墨洛溫王朝的末代國君,創建了加洛林王朝,成為加洛林王朝的第一代國君,所以查理曼在9歲的時候變成了加洛林王朝的王子。作為王子,查理曼從小就經常跟隨在父親身邊,或出入宮廷,或巡行全國,或騎馬打獵,或從軍作戰,接受政治上和軍事上的鍛煉。
公元768年,查理曼繼位為王。這時,正值西歐封建化過程加速進行之際。隨著封建化的發展,封建貴族迫切要求向外擴張,掠奪土地和財富。于是,驍勇善戰、擁有出眾的軍事才能的查理曼即位后,開始了大規模的對外侵略戰爭。他在位46年,先后發動了50余次戰爭。通過這些戰爭,查理曼將法蘭西的版圖擴大到西至厄布羅河,北抵北海,南到意大利,東迄易北河的廣大地區,成為土地廣袤、雄踞西歐的第一個封建大帝國。
公元800年12月25日,在意大利的羅馬城,發生了一件舉世矚目、影響深遠,以至于改變了歐洲政治格局的大事件:一個“蠻族”人的國王,被羅馬教皇破天荒地戴上一頂金皇冠,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這個人就是歐洲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查理大帝”。當時,查理和教皇并肩走入圣彼得大教堂,教堂內燈火通明,圣樂悠揚地回蕩著。突然,教皇利奧三世大踏步走到查理曼面前,把一頂羅馬皇帝的金冠戴在他頭上,并高聲宣布:“上帝為查理曼皇帝加冕,這位偉大的和給人們帶來和平的羅馬皇帝,萬壽無疆,永遠勝利!”參加儀式的教徒也齊聲高呼:“上帝將羅馬皇帝的金冠授予查理曼,查理曼就是偉大、和平的羅馬皇帝和羅馬教皇的保護人。”
查理大帝
對于這次加冕的幕后有什么原因,歷史上有很多猜測。
有人認為對查理曼的加冕是教皇投桃報李的行為。羅馬的貴族對日耳曼人包括查理曼在內,一向是非常蔑視的,所以對于教皇對法蘭克人的軟弱很是憤慨,于是將教皇利奧三世逮捕入獄,橫加虐待。后來,在法蘭克人的幫助下,教皇才得以逃出虎口,向查理曼尋求庇護。查理曼于公元800年12月親率大兵護送利奧三世回羅馬,召集所有主教、神職人員及貴族開會,幫助利奧三世復位,并對反對利奧三世的人處以重刑。利奧三世對查理曼的幫助很是感激,因此想報答查理曼也是情理之中的。另外,利奧三世當年繼承教皇的位置也是查理曼承認和支持的。于是就發生了加冕這件事,教皇可能也想借這個機會,向世人表明他的權力,以此來鞏固自己的地位,樹立教會的威信。
對于這個猜測,我們從一些史書中可以找到一些證據。愛因哈德在《查理大帝傳》中這樣記述道,查理曼“非常不喜歡這種稱號,他肯定地說,假如當初能夠預見到教皇的意圖,他那天是不會進教堂的,盡管那天是教堂的重要節日”。那么這個記載的可信度又有多少呢?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愛因哈德這個人。愛因哈德在20歲的時候被查理選進宮中供職,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跟隨在查理曼的身邊,負責秘書事宜,深得查理曼的重用,所以愛因哈德對于宮中的秘聞和查理曼本人的了解程度都是外人無法企及的。他本人在自序中曾這樣說道:“我認為沒有人能夠比我更真實地記述這些事情。”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愛因哈德的記載的真實性是很高的。另外,同時代的學者瓦拉夫里德·斯特拉博也曾稱贊他提供了絲毫不假的真實情況。對于愛因哈德的說法,我國的學者也表示贊同。朱寰先生主編的《世界中古史》在敘述這一事件時寫道,圣誕節這一天,當查理曼跪在圣彼得大教堂作彌撒時,教皇利奧三世突然把一頂金冠戴在他的頭上。“突然”即體現了這一事件的偶然性,也與愛因哈德記述的查理曼對“加冕”這件事很反感相吻合。
事情果真如此嗎?也有一些史學家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他們認為,查理曼當時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是不容許任何人做冒犯之事的,更不可能容許心非所愿之事。而且從當時利奧三世的處境看,他也絕不敢做冒犯查理曼的事。另外,在利奧三世給查理曼戴上皇冠時,查理曼立即受到在場的羅馬貴族和僧侶的熱烈歡呼和擁戴,顯然這一事件是經過精心策劃的。因此,愛因哈德說查理曼對“加冕”事前毫無所知,純系心非所愿的偶然事件,很難令人置信。
查理曼“加冕”的真相究竟如何?是教皇利奧三世別出心裁的偶然性舉動,還是經過精心策劃的歷史事件?眾多史學家還在不懈地研究著,相信會有真相揭開的那一天。但不管加冕的原因是什么,查理曼的加冕都是世界中世紀史上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一件大事,它奠定了教權與王權對西歐進行教俗雙重統治的政治思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