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毒品犯罪定罪量刑與辦案精要
- 莫文球 莫少軍 黃耀豐 吳晗
- 926字
- 2019-11-29 20:04:09
四、毒品犯罪概念及成因
吸毒與毒品犯罪有扯不清的關系,吸毒伴隨著毒品犯罪,毒品犯罪又會導致吸毒蔓延,相互刺激并存。抑制毒品的擴散和蔓延,必須要對毒品犯罪進行持續不斷地打擊,認識和界定毒品犯罪才能更好地遏制犯罪分子。
1.毒品犯罪概念
毒品犯罪不僅為各國刑法所規制,同時也為國際公約所禁止,是一類兼具國內和跨國性質的嚴重刑事犯罪。因而其概念的外延相當廣泛,它既是刑法學概念,也是犯罪學概念。目前,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刑法和禁毒立法中,對于毒品犯罪的概念仍未有一個通行的定義。
1988年《聯合國禁止非法販運麻醉藥品和精神藥物公約》第3條以列舉的方式對毒品犯罪行為作出了具體的規定,使其外延涵蓋了所有違反《1961年公約》和《1971年公約》之規定而進行的非法生產、制造、提煉、配制、提供、兜售、分銷、出售、以任何條件交付、經紀、發送、過境發送、運輸、進口或出口任何麻醉藥品或精神藥物的行為、種植毒品原植物的行為以及進行與上述活動有關的行為。這一規定是全面而詳細的,基本上囊括了所有毒品犯罪的行為方式。
因此,簡單的界定毒品犯罪的概念就是指違反國家和國際有關禁毒法律、法規,破壞毒品管制活動,應該受到刑法處罰的犯罪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章第七節共十一條二十七款專門規定了有關毒品犯罪的罪名和處罰。
2.毒品犯罪的成因
犯罪的原因多種多樣,從不同的角度和層次分析有不同的犯罪成因。撇開個體因素,就毒品犯罪而言,其大環境的原因主要來自經濟、文化、外來影響及互動:
首先,對于制、販、運等毒品供給的犯罪行為最大的誘因就是巨額的利潤刺激,同時巨大的吸毒人群也為其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在這些吸毒者中又有相當一部分人進行“以販養吸”,同時加之法律懲處的不利等因素都構成毒品犯罪的誘因。
其次,亞文化帶來的觀念沖突成為毒品犯罪急劇上升的誘因。“人們的行為不同,他們在同一場合下的舉止各異。場合和行為之間的媒體是人們的價值觀念,人們根據各自的價值觀念確定自己的行為。”
最后,國際毒品犯罪的蔓延,毒品犯罪的國際化趨勢使得毒品犯罪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據聯合國統計,“全世界每年毒品交易額達 8000億美元以上,毒品蔓延范圍已擴展到五大洲的 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毒品來源、毒品種類、毒品產量、吸毒人數持續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