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毒品犯罪定罪量刑與辦案精要
- 莫文球 莫少軍 黃耀豐 吳晗
- 2165字
- 2019-11-29 20:04:15
二、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毒贓罪基本知識
【概念法條】
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毒贓罪指明知是毒品或者毒品犯罪所得的財物而為犯罪分子窩藏、轉移、隱瞞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四十九條 包庇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為犯罪分子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財物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緝毒人員或者其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掩護、包庇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犯前兩款罪,事先通謀的,以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論處。
【構成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毒品的管制和國家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為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毒贓的行為。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凡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實施了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毒贓的人,均可構成本罪。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行為人明知是用于走私、販賣、運輸、制造的毒品、毒贓而故意予以窩藏、轉移、隱瞞,這是區分罪與非罪的標志之一。如果事前有通謀的,屬于共同犯罪中的幫助犯,以共犯論處。
【常見手段】
1.將犯罪分子的毒品或者毒贓隱藏于自己的住所或其他秘密場所。
2.將犯罪分子的毒品或者毒贓從一個場所改變到另一個場所。
3.在司法機關詢問和調查時,明知犯罪分子的毒品或者毒贓藏匿情況而有意對司法機關進行掩飾的行為。
【其他】
1.本罪的犯罪對象是犯罪分子用作犯罪的毒品、毒贓。
所謂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務院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
所謂毒贓,是指犯罪分子進行毒品犯罪所得財物,以及由非法所得獲取的收益。非法所得獲取的收益是指利用毒品違法犯罪所得的財物從事孳息或者經營活動所獲取的財物,以及有關財產方面的利益,包括金錢、物品、股票、利息、股息、紅利、用毒品犯罪所得購置的房地產、經營的工廠、公司等。這些財物必須是毒品犯罪分子進行毒品犯罪所得,如果是其他犯罪所得,可構成窩贓罪。
2.只要行為人實施了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毒贓罪其中任一行為,就構成本罪。窩藏、轉移、隱瞞的毒品、毒贓,必須是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毒品、毒贓。
3.本罪與窩贓罪的界限
窩贓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贓款而予以窩藏的行為。本罪保留了窩贓罪的基本性質,而有所不同的是,本罪的對象是特定的,僅限于毒品和毒贓。而窩贓罪的對象的范圍廣泛,包括除毒品犯罪以外的所有的刑事犯罪所得的贓款、贓物。另外,本罪的法定刑要比窩贓罪的法定刑高,體現了從嚴打擊毒品犯罪的目的。
4.本罪與非法持有毒品罪的界限
(1)犯罪動機不同。非法持有毒品罪的主觀故意是明知是毒品而非法持有。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毒贓罪的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為毒品犯罪分子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毒贓,達到逃避司法機關法律制裁的目的。
(2)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毒贓罪沒有數額規定,而非法持有毒品罪規定了數額。窩藏、轉移、隱瞞毒品的犯罪分子主要為毒品罪犯窩藏、轉移、隱瞞毒品,因而必須先有非法持有毒品的行為,如窩藏、轉移、隱瞞毒品犯罪人持有的毒品數量達到追究非法持有毒品罪數量的,應以非法持有毒品罪處罰;未達到數量的,可認定為本罪。
5.本罪與洗錢罪的界限
(1)在犯罪對象的范圍上,雖然“毒品犯罪所得的財物”是兩罪的共同對象,但是洗錢罪的對象不包括毒品本身,并且洗錢罪中毒品犯罪之外的其他法定六類犯罪的違法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不能成為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毒贓罪的對象。同時,“犯罪產生的收益”可以成為洗錢罪的犯罪對象,卻未被列入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毒贓罪的犯罪對象之中,這可以由“兩高”將后罪的犯罪對象稱謂為“毒贓”(而不是諸如《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中的“犯罪所得利益”)得以佐證。
(2)在具體的行為方式上,洗錢罪不包括“窩藏”,即為犯罪對象提供隱藏的處所;而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毒贓罪則不包括“掩飾”。
(3)在目的要件上,洗錢罪的成立要求行為人具有為了掩飾、隱瞞法定七類犯罪所得及其產生收益的來源和性質,從而達到“漂白”贓錢的目的;而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毒贓罪則無目的要求,一般認為是行為人為了逃避司法機關的追查或者從中牟利,并沒有轉換、改變毒贓的來源和性質之“漂白”意圖。
(4)在犯罪主體方面,洗錢罪的主體包括自然人和單位,而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毒贓罪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不包括單位在內。
6.本罪與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的界限
這兩種犯罪所指的對象都包含有犯罪所得,主觀方面也均表現為故意。但前者客觀方面表現為明知是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的犯罪所得而實施窩藏、轉移、隱瞞行為;而后者則表現為明知是犯罪所得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式掩飾、隱瞞的行為。由此可見,前者只涉及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犯罪分子的犯罪所得,而后者則泛指所有形式的犯罪所得。前者的行為方式表現為窩藏、轉移、隱瞞;而后者的行為方式除此之外還包括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式掩飾、隱瞞的行為,比前者的行為方式更為寬泛。
為犯罪分子掩飾、隱瞞毒贓的,一般情況下應當以窩藏、轉移、隱瞞毒贓罪論處;為犯罪分子掩飾、隱瞞毒贓以外其他犯罪所得的,應當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