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毒品犯罪定罪量刑與辦案精要
- 莫文球 莫少軍 黃耀豐 吳晗
- 570字
- 2019-11-29 20:04:14
五、辯護思路
1.與其他涉罪辯護一樣,本罪犯罪主體是要求滿16周歲,如果犯罪嫌疑人系14周歲尚未到16周歲的,因不滿足犯罪主體之要件,不構成本罪。
2.主觀上是否“明知”?明知的時間通常是在行為人在實施行為一開始時形成,如果行為人在提供住宿等便利行為結束以后,方發(fā)覺或獲悉對方是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則不應構成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3.行為人需認識到其所包庇的人是實施了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行為的犯罪分子。如包庇非法持有毒品等毒品犯罪分子的,不構成本罪。
4.客觀上是否存在包庇?在實踐中要注意正確區(qū)分本罪與知情不舉行為的界限。“知情不舉”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分子,而不向司法機關檢舉揭發(fā),也沒有向司法機關作虛假證明,對犯罪分子也不提供積極幫助,表現(xiàn)為消極不作為,這種消極不作為,由于我國法律沒有規(guī)定知情不舉罪,因此不構成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5.此外對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的犯罪應綜合全案各種情況,如果被包庇的毒品犯罪分子所進行的毒品犯罪情節(jié)輕微,毒品數(shù)量很小,受刑罰處罰較輕,或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而且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的主觀惡性也比較小,那么包庇行為本身社會危害性就小,一般不作為犯罪處罰。
6.緝毒人員因工作疏忽,導致司法機關辦案信息被毒品犯罪分子知曉,雖然導致犯罪分子逃脫罪責,但因其并非主觀有意讓犯罪分子逃避偵查的,不符合主觀要件,不構成本罪。
推薦閱讀
- 民法典背景下商業(yè)銀行擔保實務問題100問:法律評析·實務指南
- 勞動爭議模擬調(diào)解仲裁與審判教程
- 企業(yè)集團破產(chǎn):問題、規(guī)則與選擇
- 企業(yè)經(jīng)營管理實用必備工具箱.rar:常用制度、文書、表單、合同示例與應用(增訂版)
- 我國食品安全多元規(guī)制模式研究
- 招標投標法律解讀與風險防范實務(第二版)
- 反不正當競爭法新原理·原論
- 民法精要:原理新述 · 真題精解 · 判例評析
- 就業(yè)促進法要點解答
- 房屋征收法律糾紛處理一本通
- 人身保險規(guī)劃法律通識
- 新編常用經(jīng)濟詞典:超級實用版(最新升級版)
- 新編商事法小全書(注釋版)
- 知識產(chǎn)權法及司法解釋新編(含請示答復及指導案例)(2019年版)
- 企業(yè)勞動用工風險提示與防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