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風險防控操作實務
- 楊春寶 孫瑱
- 2865字
- 2019-12-06 17:34:57
第三節 參考模板
以下是我們為某私募股權基金管理人制訂的投資者風險揭示制度簡略版,基本涵蓋了前述制訂要點(部分章節整合了前文所述的一些要點,因此并非一一對應,建議基金管理人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在此版本上進行調整):
《××有限公司投資者風險揭示制度》
為加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所管理的基金的風險控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以及中國基金業協會的相關規則,特制定本投資者風險揭示制度(以下簡稱“本制度”)。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公司應當了解所銷售產品或者所提供服務的信息,根據風險特征和程度,對銷售的私募基金或者提供的服務劃分風險等級,向投資者充分揭示投資風險,并根據投資者的風險承擔能力向其銷售不同風險等級的私募基金。投資者分為普通投資者與專業投資者。普通投資者在風險警示方面應享有特別保護,并且公司不向普通投資者推介風險等級高于其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或者服務。
第二條 在私募基金存續和投資過程中,存在市場風險、標的風險、設立和募集風險、基金管理風險、基金財產的其他風險、投資者的流動性風險以及其他本公司難以控制的因素,可能導致私募基金遭受損失,公司應當在募集資金時向投資者充分揭示上述投資風險。
第二章 市場風險
第三條 市場風險表現為市場整體低迷導致的風險,造成這類風險的原因有政策因素、經濟周期因素、利率因素、購買力因素等不可控的因素。
第四條 政策因素: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等國家政策的變化對私募基金投資的目標項目具有相當的影響,可能影響私募基金投資成本和收益。
第五條 經濟周期因素:經濟運行具有周期性的特點,這種周期性會對私募基金及其投資的目標項目的經營產生影響,從而影響私募基金的收益。
第六條 利率因素:金融市場利率的波動會直接導致目標項目收益率的變動。私募基金收益水平可能會受到利率變化和貨幣市場供求狀況的影響。
第七條 購買力因素:私募基金的目的是投資本金的保值增值,如果發生通貨膨脹,則投資于目標項目獲得的收益可能會被通貨膨脹抵銷,從而影響到基金的保值增值。
第三章 標的風險
第八條 私募基金所投資的標的企業存在一定的經營風險,通常包括該企業在管理、技術研發、銷售、市場、人事和財務等方面存在的潛在風險。這些風險會對標的企業的經營業績造成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從而間接影響私募基金的預期投資收益。
第四章 設立和募集風險
第九條 私募基金設立階段或私募基金募集階段存在不確定性風險,主要表現為:基金設立或募集的架構存在一定瑕疵,導致該瑕疵所引致的風險可能傳導至私募基金的投資者;募集失敗的風險。
第五章 基金管理風險
第十條 公司應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部門的規定對私募基金進行運營及管理,但面對繁雜的法律、法規和各種政府文件,公司無法保證自己的行為能夠隨時、永久、完全的符合所有規定。
第十一條 公司應努力通過完善基金合同與投資者建立清晰的權利義務關系,但客觀情況發展變化可能超出基金合同訂立時可預見的情形,從而使已經確定的雙方關系發生缺陷,影響私募基金的穩定。
第十二條 公司應嚴格遵循基金合同的約定并盡職履行誠實、信用、謹慎、有效管理的義務。但公司可能因不可預知的客觀因素無法完全按照基金合同的約定對私募基金實施管理,從而對私募基金的財產產生不利影響。
第十三條 在私募基金的管理運作過程中,公司及基金經理的知識、經驗、決策、技能等會影響其對投資信息的獲取、分析,以及對投資前景的判斷,由此產生的投資決策風險可能導致私募基金財產遭受損失。
第六章 基金財產的其他風險
第十四條 目標項目存在包括但不限于知識產權、人力資源等可能對基金的投資權益產生影響的法律風險。
第十五條 在基金存續期內,由于不可預知的情況,存在基金非正常終止的風險。如果私募基金非正常終止,公司將被迫強制變現私募基金財產,由此可能導致私募基金財產遭受損失。
第十六條 私募基金投資項目的流動性和變現能力存在不確定性,如投資標的未能實現良性發展,使其他未來的投資人不能給予該項目的后續發展以合理的或更高的估值,則可能面臨著基金財產不能流動的風險。此外,基金財產還受制于市場波動、受讓方購買力、政府的交易限制等。該流動性風險可能對于私募基金財產產生不利影響。
第十七條 戰爭、自然災害、重大政治事件等不可抗力以及其他不可預知的意外事件,可能導致基金財產遭受損失。
第十八條 金融市場危機等其他不可預知的、超出公司自身直接控制能力之外的風險,可能導致基金財產遭受損失。
第七章 投資者的流動性風險
第十九條 參照私募基金監管部門的規定,本公司管理的基金無投資贖回條款,故投資人要求贖回投資資金的權利不受保護,在基金存續期間只能轉讓基金受益權。
第二十條 我國目前私募基金交易市場尚處于初期階段,基金權益的流動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第八章 風險等級
第二十一條 劃分產品或者服務的風險等級時應當綜合考慮以下因素:
(一)流動性;
(二)到期時限;
(三)杠桿情況;
(四)結構復雜性;
(五)投資單位產品或者相關服務的最低金額;
(六)投資方向和投資范圍;
(七)募集方式;
(八)發行人等相關主體的信用狀況;
(九)同類產品或者服務過往業績;
(十)其他因素。
涉及投資組合的產品或者服務,應當按照產品或者服務的整體風險等級進行評估。
第二十二條 產品或者服務存在下列因素的,應當審慎評估其風險等級:
(一)存在本金損失的可能性,因杠桿交易等因素容易導致本金大部分或者全部損失的產品或者服務;
(二)產品或者服務的流動變現能力,因無公開交易市場、參與投資者少等因素導致難以在短期內以合理價格順利變現的產品或者服務;
(三)產品或者服務的可理解性,因結構復雜、不易估值等因素導致普通人難以理解其條款和特征的產品或者服務;
(四)產品或者服務的募集方式;
(五)產品或者服務的跨境因素,存在市場差異、適用境外法律等情形的跨境發行或者交易的產品或者服務;
(六)自律組織認定的高風險產品或者服務;
(七)其他有可能構成投資風險的因素。
第二十三條 公司應當根據產品或者服務的不同風險等級,對適合銷售產品或者提供服務的投資者類型作出判斷;根據投資者的不同分類,對其適合購買的產品或者接受的服務作出判斷。
第二十四條 公司告知投資者不適合購買相關產品或者接受相關服務后,投資者主動要求購買風險等級高于其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或者接受相關服務的,公司在確認其不屬于風險承受能力最低類別的投資者后,應當就產品或者服務風險高于其承受能力進行特別的書面風險警示,投資者仍堅持購買的,可以向其銷售相關產品或者提供相關服務。
第二十五條 公司向普通投資者銷售高風險產品或者提供相關服務,應當履行特別的注意義務,包括制訂專門的工作程序,追加了解相關信息,告知特別的風險點,給予普通投資者更多的考慮時間,或者增加回訪頻次等。
第九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本制度由公司董事會負責制定、解釋和修改。
第二十七條 本制度自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后起生效實施。本制度的內容與法律、法規、公司章程相沖突時,應以法律、法規、公司章程的規定為準。
法定代表人簽名(蓋章):
××有限公司(公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