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手:超越普通人的7項工作整理法
- 馬秀云
- 1388字
- 2019-11-29 21:08:58
史蒂芬·柯維大師的重要事項確認方法
在從“待辦”到“必辦”的梳理過程中,如果你還不能確定哪些事項應列于“必辦”清單之下,那么可以使用下面的象限圖。
有“思想巨匠”“影響美國歷史進程的25位人物之一”“人類潛能導師”之稱的史蒂芬·柯維發(fā)明了一個簡單的坐標系,來幫助人們確定(而不是感覺)那些真正重要的、需要優(yōu)先處理的事情是什么。
首先,在寫下了你覺得需要做的全部事項后,用幾分鐘的時間以滿分“10分”、最低分“0分”為標準分別對事情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行打分,如下表所示。
代辦事項清單
續(xù)表
接著,建立一個坐標系,用來綜合評定有限的時間最應該分配給哪些事情,建立的坐標系如下圖所示。
象限被分成了4個部分,隸屬于不同部分的事項有不同的處理方法。接下來只需將事件按照“緊迫性”和“重要性”的得分放入象限中,就能輕松地從繁雜的事務中找到真正需要馬上去做的“必辦事項”。一般來說,越是靠近右上方的事項,越應該列入“必辦事項清單”,越應該馬上行動起來。
下面,我們先分別來看看各個部分的具體情況。
部分1:馬上行動——高重要性+高緊迫性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事件③(預演明天會議上的演講)就屬于這一部分。
表面看來,屬于這部分的事情非常容易處理,只需采取行動,果斷利落地去完成就好。但實際上,很多人在面對這些事情的時候常常覺得壓力很大、充滿焦慮。你需要調(diào)整自我狀態(tài),以最好的狀態(tài)投入其中去完成它們。
此外,如果有許多事項處于這一部分,那么你很有可能會抓狂,心里煩躁不安,即使行動起來也毫無章法。其實,你大可不必看到數(shù)量龐大的“必辦事項”就失控,無論必辦事項有多少,最后列入“必辦事項清單”的、需要你在第二天立即采取行動的都不會超過5項,你只需要挑選出最靠近右上方的5件事項,列入清單并采取行動就可以了。當這些最需要去做的事情完成后,很多事情也會迎刃而解。你有限的時間被用在了“刀刃”上,發(fā)揮了最大的價值。
部分2:委派他人——低重要性+高緊迫性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事件②(整理資料)就屬于這一部分。沒錯,整理資料是必需的,而且還挺緊急,但思考一下,真的需要你親自去做嗎?能不能委托他人來做呢?讓助理來做不是也很好嗎?
如果你的時間被這部分事項占據(jù)了相當大一部分,你就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總是“逆來順受”、不懂得拒絕了。當然,你更應該學習一下委派的技術,相關內(nèi)容,我們在后面會有詳細的講解。
部分3:放棄——低重要性+低緊迫性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事件④(上QQ查看好友動態(tài))就屬于這一部分。無疑,這部分事件既不重要也不緊迫,實在沒必要花時間在這上面。但事實上,很多人總是把大量的時間花在這上面。這是因為人們總是把這部分事項與“放松”等同起來。
其實,如果你聽15分鐘音樂,其間閉目養(yǎng)神,這算是利用音樂來放松。但是,在白天聽一整天音樂,不停哼唱和搖擺身體,那就不是放松,而是懶惰了,而你要注意不要淪為懶惰的人。
部分4:規(guī)劃——高重要性+低緊迫性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事件①(思考新的工作方法)就屬于這一部分。這部分事項具有非常重要但不怎么緊迫的特點。對它們,你要學會規(guī)劃,有計劃地去做、去完成。否則,它們很快就會跑到“馬上行動”部分,給你造成壓力。
學會了史蒂芬·柯維大師的管理方法,現(xiàn)在的你是不是能很輕松地找到最重要、最緊迫的事情并列入“必辦事項清單”了呢?更加清楚應該將時間分配在哪些事情上的你,在工作中也一定會有更加出色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