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探親
- 重生1988:做個女商家
- 陌染青依
- 3053字
- 2019-10-17 12:30:13
“那是令儀拿命拼回來的。沒有吃的,令儀用手指頭在屋后的地里刨了幾個人家挖剩的土豆,手指全破了,流著血,沒有灶,我們只能用火燒著吃。為了換錢,女兒到鄰居屋里蹭人家的電燈,熬了一夜,用點破線到集上換錢。從城里進貨回來,舍不得坐車,走到天黑才回家,一到家就昏倒了。天佑,就這樣,你媽還逼我們拿錢,一個月要10塊,少一分都不行。”崔月嬋說到這里,已是泣不成聲。
費天佑道:“后來呢?”
費令儀慘然一笑“拼唄,我拿一把菜刀,媽持一根木棒,我們就跟他們拼了。那時候,除了拼命,真沒有第二條路,奶奶最后才答應她的生活費由三家分擔,我們家出3塊5。不過現在,奶奶已經把老屋給了二叔喂豬,三叔養雞,她說了,她跟我們一家人已經沒有任何關系了。”
“我不信!”費天佑怒道“你們說的,我一個字也不會相信,我們是一家人,是骨肉血親,我出錢修房子的時候,說好了以后我們回農村住,怎么可能?”
崔月嬋幽幽說道:“可不可能,你的妻子和女兒都已經歷過了,能活下來,也算是奇跡了。”
費天佑是費家老大,懂事早,父親去逝后,他在費家就擔起亦父亦兄的角色。當年家里十分困難,正是需要勞動力的時候,為了他的前途,母親硬是咬牙送他參軍。從部隊轉業的時候,原本他可以分到條件好一點的大城市的。但他為了照顧母親,主動要求回到濱江,才分配到化肥廠當副廠長。
在費天佑看來,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母親生氣,肯定是兒女做得不好。只是,兩個跟他最親近的人竟把母親說得如此不堪,他就有點糊涂了。母親一直不喜歡月嬋,這是他知道的,沒有他在中間調和,婆媳之間肯定會有不愉快發生,但總不至于有月嬋母女倆說的那么嚴重吧。
崔月嬋跟他生活多年,性格柔弱,不至于撒謊欺騙他。母親雖說是一個農村婦女,沒有文化,但也是通情達理的人,落井下石的事情肯定也不會做。他是丈夫、父親,同時也是兒子,兩個弟弟的哥哥,他絕對不能只聽一面之詞就輕易下結論。
老三家的房子是一個六個排列雙門的設計,大小一共有10間房,青磚碧瓦,甚是氣派。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拾掇得清爽宜人,一瞧就是一戶殷實人家。這是當初費天佑的杰作,雙門的設計,是因為老三家有兩個兒子,長大了,結婚成家后可以從各自的門里出入,互不影響。堂屋是供奉祖先的,兩兄弟可以共用。
費天佑一眼就看見母親正坐在階沿上剝青豆,花白的頭發,一件洗得發白的灰布褂上汗漬斑斑,臉上的皺紋猶如刀削斧砍一般,不由得心頭一酸,幾步上前,喊了一聲“媽!”
老太太老眼昏花,一個人削豆,有點打磕睡,忽聽有人喊媽,驚了一下,豆子被打翻了,滾得滿地都是。
見費天佑站在她面前,她緩緩地站了起來,似乎有點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費天佑再一次喊媽的時候,她才驚醒過來,喊了一聲“兒啊!”就撲在費天佑身上大哭起來。
費令儀跟崔月嬋面面相覷,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發生的一幕,她有了一種想拔腿就走的沖動。
那邊的母子倆抱頭痛哭夠了,老太太才抬起頭來,仔細端詳著兒子的臉:“瘦了,瘦了,在里面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呢?回來就好,回來就好了呀!你不知道,聽說你被關進去了,媽眼睛都快哭瞎了呀。”
費天佑唏噓了半天,強忍住了才說道:“媽,兒子不孝,讓您受苦了。”
費老太太似乎這才看見崔月嬋和費令儀似的,忙不迭地喊道:“快,屋里坐,屋里坐。”
見崔月嬋和費令儀站在院子外面沒有動,費天佑也叫起來:“外面那么大太陽,還愣著干什么,媽都叫你們了,快進來坐吧。”
費令儀哭笑不得,當初她跟崔月嬋拎著菜刀跟他們以死相拼的時候,心里還有一種企盼,如果費天佑知道這些人如此欺負他的妻兒,他一定會饒不了他們的,至少也會為她們出一口惡氣。沒想到,老太太一聲“兒呀”就成功化解了費天佑心中的一絲疑惑。眼前上演的一出母子團聚的感人畫面,讓她感到,她跟崔月嬋在這里站著,顯得象個局外人似的。
她嘆了一口氣“媽,咱們回家吧,今天來這里,真是多余。”
崔月嬋卻是為難“這樣,好嗎?”
“你還想在這里看母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一場戲嗎?你不走,我可要走了。”
費天佑見母女倆神色不豫,這才想起妻女先前跟他說的“媽,怎么聽說你不讓月嬋她們住老屋呢?”
老太太臉色一變,隨即又鎮靜了下來“這,這……老屋都快塌啦,怎么能住人呢,我不讓她們住還不是為她們好。我,我是想讓她們住到老三家里來,可這月嬋死倔,就是不愿意。”
“二弟和三弟他們怎么在老屋搞起養殖來了?”
“唉!月嬋她們搬走后,這老屋眼見就塌了,我說這老屋閑著也沒用,他們兄弟倆想喂點豬、養點雞掙錢,我就讓他們在老屋養,隨便幫你把屋子守著。砌墻、翻瓦這些,還花了不少錢。你要回來,這邊房子這么大,也住不到老屋去,你說是不是?”
費天佑松了一口氣“原來是這樣,月嬋,媽不讓你們住老屋,還不是為你們好。事情都過去了,現在大家都好好的,今天我們一家人回來,就是來看看您。今天走得急,也沒給您買點什么,下次補上。”
老太太擦著眼睛“天佑,只要你能平平安安的,我就心滿意足啦。”
費天佑轉過頭來對崔月嬋說“月嬋,媽都說了,不讓你們住老屋,是想讓你們住三弟的新房子呢,話說清楚就算啦,別再東想西想的了。你現在上街,買點菜什么的,等老二、老三他們回家,一家人好好聚聚。”
費令儀見崔月嬋滿臉淚痕,站在那里,仿佛泥塑了般,一動也不動,推了推她“媽,你還上街買菜嗎?”
崔月嬋凄然道:“人家一家人團聚,跟我們有關系嗎,令儀,我們回家吧。”
兩人轉身就要走,卻又被費天佑叫住了“你們怎么回事,今天說好了回來看媽,怎么剛回來就要走?這就不對了啊,一家人有什么過不去的坎,說開就行了。月嬋,我一向覺得你不是個小氣的人,怎么,剛到城里,就不想再回農村啦。別耍小性子了,跟令儀到集上買肉去。”
“爸!”費令儀見崔月嬋左右為難,只得出面了“我跟我媽現在再參加你說的這種家庭聚會已經不合適了。奶奶剛才說的,讓我們到三叔家住,我今天是第一次聽到,以前可沒聽人說過。那年,奶奶帶著二叔和三叔把老屋占了的時候,奶奶已經當著眾人的面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她跟我們已經沒有任何關系了。”
“胡說!”費天佑怒了“大人說話,小孩子插什么嘴?沒有奶奶,哪來的我,又哪來的你?做人可不能忘本,奶奶氣頭上的一句話,你有必要這樣揪住不放?一家人血濃于水,親情是無法分割的,即使你們以前有什么誤會,有什么矛盾,現在說開就好了,為什么還要耿耿于懷?”
費令儀見費天佑已經無法理喻,不想再作辨解“爸,你跟奶奶他們確實是一家人,你就留下來好好陪陪他們吧,我店里還有事,就先走了。”說完拉著崔月嬋就走。
費天佑跟了過來“月嬋,別小心眼了,媽一大把年紀了,又沒文化,行事未免有些糊涂,我們做兒女的,就多理解吧。我幾年沒盡孝了,剛回來,又空著手,還是給媽些錢吧。”
崔月嬋猶豫了一下,還是從身上掏出了5元錢,遞給丈夫“我們先走了。”
費家老三兩口子一大早就到地里了,按他們夏天的作息習慣,早上起一個大早,到地里把活干了,中午太陽大的時候就在家里涼快。到了晚上,太陽快下山的時候再出工。活干了,人也不太受罪。
太陽已經升得老高了,這塊地里的草也除得差不多了,兩人準備收工回家。剛從地里出來,在田埂邊的水溝里把手腳洗干凈,就聽有人在說“費老三,你哥他們一家回來了。”
老三心里一驚,表面卻裝著若無其事“回來就回來唄,難不成我還要放一掛鞭炮迎接他?”
老三媳婦卻沉不住氣“會不會是找咱算賬來了?要依我說,就在院子后面搭一個棚,下面砌幾排雞籠,照顧起來也方便,何苦去惹那禍事?”
“女人呀,就是頭發長,見識短,搭個棚養雞,說得輕巧,那棚既不保溫也不散熱,雞容易得病,老屋蓋上青瓦,冬暖夏涼,我們喂這幾年雞,從沒出過大毛病,你換成棚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