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章 忠君事主

  • 周瑜傳奇
  • 鄧修元
  • 4386字
  • 2019-10-06 19:43:38

孫策娶了大喬,又敗了劉勛,占據廬江,一時聲威大震。孫策自霸江東,兵精糧足,正躊躇滿志地做著稱王稱霸的大業。

這一天,孫策正帶著幾個隨從親信到西山打獵。不料,被埋伏在山林中的許貢手下亂箭射傷。回到府中,箭傷大發,傷勢越來越重。原來他中的是毒箭,已經無藥可救了。

孫策知道自己將不久于人世,就將自己的弟弟孫權召到身邊交代后事,又讓人火速去柴桑請周瑜回來托以大事。

周瑜得信后,星夜兼程趕往吳地。等周瑜來到孫策病榻跟前時,孫策已是奄奄一息了。周瑜淚流滿面地悲泣于孫策榻前,口中哭喊著:“賢兄,愚弟來也!”

孫策聽見了周瑜的聲音,掙扎著要坐起身子,被周瑜一把按住,說道:“主公快躺下,我就蹲在榻前聽賢兄說話。主公,你怎么樣啊?”說著眼淚止不住就流了下來。

孫策勉強的露著笑臉,有氣無力地說道:“中的是毒箭,已經是無藥可救了。我死不足惜,只可恨霸業未成,我死不瞑目啊!”

孫策氣喘吁吁,停了停,又緩緩說道:“公瑾賢弟,你我雖不同姓,但情同手足。自從舒縣結拜,十年有余。我們并肩戰斗,招賢納士,開疆拓土,打下了東吳一片江山。你的功勞最大呀……本想以吳越之眾,三江之險,你我共同經營,以圖天下一統。唉――我……我是看不到這一天了!”

孫策努力地伸出雙手,把周瑜的雙手握在了自己的手心,鄭重說道:“公瑾賢弟,東吳的江山和我孫氏的家業都托付給你了!請你繼承孤位,統領三軍,完成我們未盡的共同夙愿也!”

周瑜聽聞此言,驚恐萬狀,趕忙俯身于地,連聲說道:“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啊!請主公收回成命!”

孫策有些生氣地問道:“這是為什么啊?”

周瑜仍然俯身于地,哭訴著:“東吳基業乃孫氏基業,主公繼承父業,馳騁疆場,統領江東,開創了今日的大好局面。我只是為你沖鋒陷陣的馬前卒,何以擔當如此大任!請主公速立孫仲謀即位,我當竭誠輔佐,絕無二心!”

孫策聽了周瑜的肺腑之言,感嘆道:“忠者,公瑾也!”

孫策命傳喚孫權和眾文武官員入內,立下遺囑。

孫權、張昭、呂范、程普、黃蓋、韓當等文官武將魚貫進入孫策臥室。孫策望望孫權,又看看周瑜,然后環顧眾人,緩緩說道:“請你們用心輔佐我弟孫權,拜托各位了。”

孫策解下印綬,顫抖著交給立在身旁的孫權,說道:“以公瑾的功勞和能力,足可繼承我位,但他堅辭不受,舉你繼位。可見公瑾高風亮節。”

孫策喘息了一會,對孫權接著說道:“舉江東之眾,決策于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你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你。故你足能擔當大任,掌控江東。”

孫策抬起無力的雙手,一手拉著周瑜,一手拉著張昭,對立于身旁的孫權用盡氣力說道:“權,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外事不決,可問周瑜……”話未說完就氣斷聲絕了。年方二十六歲。

孫權繼承了父兄的基業,掌管江東事務。他把周瑜留下來擔任中護軍,讓他和長史張昭共掌軍事和行政事務。

但孫權此時才十八歲,太年輕,很多人對他能否成就霸業持懷疑態度。有的彷徨觀望,有的打算另投新主。

孫權為此事正傷著腦筋,他手捧著哥哥孫策臨終前親授的印綬,淚眼模糊地注視著孫策的靈位,說“哥,你這么早就走了,把母親和偌大的家業交給了我,讓我怎么挑得起啊。”說完便放聲痛哭。

忽然有伺者稟報:“周將軍求見。”孫權忙止住淚,說:“快請!”

周瑜進來施禮,孫權忙說:“公瑾,你來得正好,我正有煩事相商。”

周瑜說:“主公,請吩咐。”

孫權說:“家兄生前囑我:‘內事可問張昭,外事可問公瑾。’我現在全仰仗你和子布二人,希望你們能全力相助。”

周瑜聽說,忙起身再拜孫權,說:“怎敢不效犬馬之力?死而后已!”孫權忙扶起周瑜,說:“公瑾請起,坐下說話。”

待周瑜重新坐定,孫權接著說:“我現在怎樣才能守好這份家業呢?”

周瑜說:“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依我之見,主公應該招賢納士,廣攬天下英才,方可成霸業。”孫權說:“愿聽公瑾詳細。”

周瑜接著說:“經過我和子布的一番努力,現在內部人心已經安定下來。黃蓋、呂蒙、韓當等將領都表示愿意效命主公。子布賢能多謀,可委以大任。我實不才,可能有誤主公。我不如向主公推薦一人,共同輔助主公,如何?”

孫權忙問:“此人是誰?”

周瑜說:“姓魯,名肅,字子敬。是臨淮東川人氏。此人足智多謀,很有軍事才能。”孫權大喜,說:“就請公瑾代為去請吧。”

原來,周瑜在任居巢長的時候,帶著幾百人來到臨淮。當時部隊正缺糧,聽說魯肅家中有兩倉大米,各三千石。周瑜前去求助,魯肅二話不說,就指著一倉大米說:“都給你了。”可見此人如此慷慨大方。

周瑜奉孫權之命前往臨淮請魯肅。見了魯肅,周瑜說:“過去馬援答復光武帝時說:‘當今之世,不但君王在挑選臣子,臣子也在挑選君王。’我家主公親賢近能,尊重國士,接納和錄用出類拔萃的人才。我聽先前有才德的人私下議論過:承受天命而取代漢朝的,必定興起于東南;推算天象歷法和體察當前事態,孫權在這里奠立皇帝的基業,以配合上天符命。這也是有識之士攀附圣哲,趨赴功業的大好時機。先生應該審時度勢,作出正確的抉擇!”

魯肅說:“不瞞你說,在你來之前,巢湖的劉子楊已約我前去。我還沒有最后拿定主意。”

周瑜說:“先生在壽春時對我說的一句話,我至今牢記在心,先生說,‘當今時事都在變革之中,我們要志存高遠。’我們應該做蛟龍。是蛟龍就該游到深淵里去,沼澤豈是安身之處!”

在周瑜的一再勸說之下,魯肅終于來見孫權。

周瑜請來了魯肅,孫權大喜,命設宴款待。孫權一手拉著魯肅,一手拉著周瑜,坐上宴席。孫權請魯肅上座,讓周瑜和自己并排而坐。孫權禮賢下士,殷勤款待。魯肅深受感動。看到孫權雖然年僅十八,但氣宇軒昂,言談舉止非凡不俗,骨子里透露著帝王氣息。心想,公瑾沒有看錯人。今后跟了此人,也就不負了我的高遠志向了。

孫權十分敬重魯肅,和他同榻相臥,徹夜交談。

孫權說:“當今漢室傾頹,四方紛亂,余繼承父兄基業,要效齊桓公、晉文公之法,希望子敬幫我。”

魯肅看到孫權是真心向自己討教,就說:“過去漢高帝想尊事義帝而沒有成功的原因,是因為項羽所害也。今日之曹操即是昔日之項羽。將軍您怎么可以做齊桓公、晉文公?依我之見,漢室已不可再復興,曹操也不可能很快被鏟除。為將軍您籌劃,占據江東,肅清山賊匪患,保一方安寧,整飭吏制,勵精圖治。然后再除黃祖,伐劉璋,圖西川。創立帝王根基,建號稱帝可也!”

孫權聽后,激動萬分,拉著魯肅的手說:“謝子敬為我勾畫帝業藍圖也!”

后來,周瑜死后,孫權就讓魯肅接替大都督的職位。魯肅又向孫權引薦了瑯琊人諸葛瑾。

自此,江東人才濟濟,兵強將廣,呈現出一派興旺的景象。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官渡之戰,一舉消滅了袁紹,兵威日盛。以為天下從此便可在掌控之中了。于是,下書給孫權,讓他把兒子送到許昌去做人質。

孫權當然不愿意送自己的兒子去做人質,但又擔心江東勢力還不夠強大,自己還沒有強有力的支持,因而猶豫不決。思考再三,他決定邀請周瑜一人同去母親面前商議此事。

周瑜堅決反對送人質,他說:“當年楚君被封到荊山之側時,地方不過百里,人不過千戶。他的后輩既賢且能,擴張土地,開拓疆界,在郢都建立根基,占據荊揚之地,直到南海。子孫代代相傳,延續九百多年。現在將軍您繼承父兄基業,統御六郡,兵精糧足,將士們士氣旺盛。而且,鑄山為銅,煮海為鹽,物產豐饒,地域廣大,人心安定,士風強悍。可以說是所向無敵。為什么要送人質呢?再說,人質一旦送到了曹操那里,我們就不得不聽命于曹操,而被他所控制了。我們所能得到的也不過是一方侯印、十幾個仆從、幾輛破車、幾匹馬匹而已。哪能跟我們自己創建基業,稱孤道寡相提并論!依我之見,不要送人質給曹操。我們先靜觀曹操的動向和變化:如果曹操能遵行道義,整飭天下,那時我們可以考慮歸附他;如果曹操驕縱,圖謀不軌,那他是玩兵如玩火,玩火必自焚。將軍您只要靜待天命即可。為什么要送人質呢!”周瑜的一番話,說到孫權的心里去了。

孫權的母親也認為周瑜說得對。孫母對孫權說:“公瑾的話很有道理。他對我們孫家忠貞不二。公瑾比你哥只小一個月,我一直把他當親兒子看,你也要把他當作自己的兄長看才是。”

孫權聽取了周瑜的進言,謝絕了曹操的使者,沒有送兒子去做人質。

曹操聽后很不高興,就想揮師江東進行征討。可是,此時北方戰事不斷,曹操騰不出手來,只好暫時作罷。???????

周瑜盡忠直言、悉心輔佐,贏得了孫權的絕對信任。孫權大凡國事、家事都拿來和周瑜商量。周瑜成了東吳的核心人物,舉足輕重,一言九鼎。

第二年的春天,孫權與周瑜、張昭、魯肅等商議攻打黃祖、替父報仇事宜。

張昭說:“主公服喪期間,不宜用兵。”

周瑜說:“報仇雪恨,哪要等到服喪期滿!”

孫權猶豫不決。

這一天,呂蒙向孫權報告說:“黃祖部將甘寧來降。”

這甘寧原是江湖游俠,精通史書,力氣過人,經常帶著一幫亡命之徒,行走于江湖。他腰系銅鈴,川錦作帆,人們都稱他為“錦帆賊”。后來改過自新,棄惡從善,就帶著一幫弟兄去投劉表。發現劉表不能成就大事,就想來投奔江東,卻被黃祖截住,留在了夏口。甘寧雖然曾與東吳大軍拼命廝殺,還救過黃祖的命,然而一直得不到黃祖的重用。黃祖一直都把甘寧看成是江湖盜賊。甘寧記恨于心。于是,便設法與駐守在龍湫水口的呂蒙取得了聯系,這才來投。

甘寧拜見了孫權,孫權熱情接待,并對甘寧說:“興霸棄暗投明,我當摒棄前嫌,既往不咎。”甘寧大為感動,對孫權說道:“南荊之地,曹操必定要來爭奪。劉表軟弱無能,遲早是守不住的。希望明公早作打算,遲了就恐被曹操搶了去。眼下是要先滅了黃祖。黃祖年邁昏庸,只知道巧取豪奪,搜刮民財,鬧得民怨沸騰,失去民心。而且軍紀渙散,毫無斗志。您如發兵攻打,必將勢如破竹,如摧枯朽。滅了黃祖,就可以打開西去的通路,進而據荊楚、圖西川,霸業可成也。”

孫權大喜,高興地說道:“我得到了興霸,破黃祖就有十分的把握了。”

于是,任命周瑜為大都督,總領水陸大軍,呂蒙、甘寧為副將。孫權親自率領十萬大軍,征討黃祖。

黃祖得知孫權親率大軍前來征討,為父報仇,料想在劫難逃,但也無計可想,只好硬著頭皮迎戰。黃祖帶領手下將士拼死抵抗。無奈東吳大軍銳不可當,黃祖不堪一擊,部將鄧飛、陳就戰死,其余的都作鳥獸散去。

黃祖見大勢已去,便策馬落荒而逃,正被孫權迎頭擋住了去路。這正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二人便廝殺起來。孫權替父報仇,如狼撲羊;黃祖絕處逃生,拼死頑抗。二人戰了幾十個回合,難分勝負。漸漸地,孫權有些體力不支,似有招架不住的樣子。黃祖已經看出,就乘孫權喘息之際,猛然一槍刺來,直指孫權面門,眼看就要刺中。

就在這時,甘寧從后面沖殺過來,眼見黃祖就要刺中孫權,連忙拈弓搭箭,一箭將黃祖射翻落馬,然后策馬上前,斬了黃祖首級,獻與孫權。

孫權命用木匣子裝了黃祖的首級,帶回江東,祭奠于亡父靈前。

自此,東吳勢力更加強大。為防曹操來犯,孫權命大造戰船,分兵把守江岸。命孫靜守吳會,命周瑜在柴桑(九江)江邊每日訓練水軍,并將東吳大本營從吳郡(蘇州)遷往京口(鎮江),孫權親率大軍駐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娄烦县| 左贡县| 岳西县| 九寨沟县| 芷江| 盖州市| 白山市| 和林格尔县| 琼海市| 夹江县| 蕉岭县| 凭祥市| 万安县| 新沂市| 常熟市| 土默特左旗| 宜兰县| 斗六市| 大埔县| 沁源县| 米林县| 保康县| 额尔古纳市| 眉山市| 静宁县| 合川市| 吴旗县| 沙坪坝区| 涿州市| 荣成市| 津市市| 定西市| 闸北区| 偃师市| 呈贡县| 乌鲁木齐县| 凤凰县| 陆川县| 伊吾县| 滦南县| 饶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