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智取橫江

  • 周瑜傳奇
  • 鄧修元
  • 5017字
  • 2019-10-03 15:09:09

再說孫策扶著母親,帶著弟弟,護送著父親孫堅的靈柩離開舒城回到曲阿,安葬了父親。在家中守孝,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也整整熬過了兩年。

此時他的舅舅吳景是溧陽太守,派人送信過來,要孫策前去謀職。孫策便把母親及弟弟孫權留在曲阿,由呂模、孫山保護。自己則帶著呂范、孫河投奔了舅舅吳景。

到了第二年,孫策就投奔了袁術。袁術被他的奇?zhèn)ハ嗝菜騽樱桶言瓉韺O堅的舊部包括陳普、黃蓋、韓雪等人全都劃歸孫策指揮,并對孫策說:“你好好干,我以后還要任命你做九江太守。”

孫策深深謝了他。可是不久,袁術卻派了陳紀去做了九江太守。隔了不久,袁術又對孫策說:“賢侄可去攻打廬江,要是打下來了,你就做廬江太守吧.”孫策就去攻打廬江,不日攻克。孰料,袁術卻又派了劉勛去做了廬江太守。

孫策肺都氣炸了,這才知道袁術這人出爾反爾,不講信用,根本就靠不住,必須另做打算。

袁術這時占據(jù)了壽春,劉繇占據(jù)了曲阿。劉繇專和袁術作對,企圖把袁術的部屬吳景、孫賁從溧陽逐走,又派樊能、于糜攻擊橫江,讓張英占了當利。

袁術派惠衙為揚州刺史,會同吳景、孫賁共同對付劉繇。打了兩三年,雙方互有勝敗。

孫策卻一直沒有機會出戰(zhàn),心中十分憋氣,曾多次派人聯(lián)系周瑜,都無結果。這次聽說周瑜率部連克故鄣、原鄉(xiāng)二城,解了丹陽之圍,十分高興,立刻派人送去一封長信,申訴思念之苦,敘述賦閑之怨……???

周瑜讀了孫策來信,深有同感。立即寫了一封回信,除陳述思念之情外,其中還有:“江東混戰(zhàn),勞民傷財,百姓冤籔,涌如江波。連年交兵,袁術疲憊;每歲征討,劉繇煩心。兄可上表袁術,立下軍令狀,為其驅除劉賊,蕩平江東,奇功可建矣!若還不允,可獻傳國玉璽。”

孫策讀了周瑜的回信,認為這確實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可是立下軍令狀,倘若不能應時破敵,豈不是遞把柄與袁術嗎?再說要自己獻出玉璽給袁術又十分舍不得。孫策猶豫彷徨,于是又提筆寫了一封信給周瑜。

周瑜立即回復說:“兄若不立軍令狀,必不能取得袁術的信任,或袁術不許兄出壽春也。獻玉璽給袁術不過是暫時讓他代為保管而已。就袁術的德性,豈是掌握傳國玉璽之人!兄一旦脫籠,弟愿效犬馬,定可掃平江東,以圖大業(yè)。望兄勿慮。”

孫策接讀了周瑜的信,心想;這周瑜雖然小我一個月,卻如此目光遠大,氣量恢宏,又足智多謀,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于是,孫策帶著父親孫堅所得的傳國玉璽,來到大殿之上,雙手捧著玉璽,呈獻袁術,說:“請主公受授傳國玉璽!”

袁術兩眼放光,欣喜若狂,心跳加快,接過玉璽,雙手發(fā)抖。都說孫堅攻占洛陽時得了傳國玉璽,今日終于得見。袁術小心翼翼打開朱紅木櫝,取出玉璽――

玉璽四寸見方,上刻五龍交紐,旁缺一角,用黃金鑲之。印面用篆書體刻了八個大字:“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袁術一遍又一遍地誦讀著玉璽篆文,心花怒放:“此乃天意也。”

袁術高興地拍著孫策的肩膀說:“賢侄獻出傳國玉璽,大功一件也。我要重重的賞你!”

孫策馬上接過話頭,主動對袁術說:“主公讓惠將軍等人征討劉繇已三年之久了,現(xiàn)無寸功之進。愚侄不才,愿領軍為主公蕩平江東,以解主公心頭之憂。等我在戰(zhàn)場上立了功,主公再賞不遲!”

“好!現(xiàn)在就封你為珍寇將軍,領一千士兵,五十匹戰(zhàn)馬,明日出征!”

孫策離開壽春,星夜急馳而去。他一邊派人送信給周瑜,要周瑜到溧陽去會面,一邊派孫河去曲阿,接了母親和弟弟到溧陽團聚。

此時,吳景與孫賁在溧陽已駐守了多年,年年與張英、樊能、于糜交戰(zhàn),田地荒蕪,民不聊生,軍糧常常難以接濟。這時孫策又帶來了一千多人,溧陽城一下子鬧起了糧荒。吳景、孫賁、孫策一時間都沒了主意。幾個人天天都在為糧食犯難,忽聽報說周瑜來了。

孫策一聽,一下子跳了起來,問:“在哪兒?快帶我去迎。”話還未落音,門外已傳來一聲“我來了。”

孫策看到:滿面紅光的周瑜正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孫策一下子撲過去,一把抱住周瑜,激動地說:“賢弟,你終于……我終于…….見到你了。有了你,我就什么都不怕啦。”然后,介紹周瑜給吳景認識。吳景早已聞知周瑜,現(xiàn)在一看,他與孫策似乎不相上下:身材高大,相貌軒昂。非常高興,連忙招呼:“快請坐,快請坐。”

這時,外面又有人報告說:“老夫人來了。”孫策趕忙出去迎接,周瑜也跟出去迎。吳景追出來對孫策說:“賢侄,剛才我們商談之事……”孫策皺了一下眉頭,說:“舅舅,等我回來再說吧。”

周瑜在一旁察言觀色,忙試探著問道:“兄長,是否有為難之事,能否告知一二?”孫策說:“賢弟,你我既是兄弟,告訴你也無妨:實不相瞞,這溧陽城已經(jīng)斷糧了……”

周瑜一聽說是在為這事犯愁,就笑嘻嘻地對孫策說:“賢兄不必著急。請隨我來。”說著就帶著他們來到江邊,登上一只大船,對他們說:“請看——”

孫策一看船面上和船艙里碼著許多裝滿糧食的袋子,喜出望外地說:“賢弟,你這是……”

“這是愚弟送給賢兄的見面禮物,五百石糧食!”

孫策聽了,先是呆了一下,然后就猛地抱住了周瑜,激動得淚水都流了出來。心想,這周瑜總能超人先想一步,才能絕倫啊。糧食問題就這樣被周瑜輕而易舉地解決了。

現(xiàn)在沒了后顧之憂,孫策就和周瑜、吳景一同商討下一步作戰(zhàn)計劃。

周瑜說:“賢兄脫離袁術羈絆,猶如潛藏之龍,初騰深淵,麟爪飛揚,銳不可當。我與兄同時出兵,重拳攻擊,攻打當利。”

孫策說:“我有了賢弟,好比武王得姜尚,高祖得韓信。大事可賴矣。”

周瑜聽了不免心中一震:把自己比作韓信,是啥意思?不過,他也沒有去多想。

孫策留下吳景守溧陽,與孫賁一起向當利發(fā)兵。

周瑜除了自己的二千人馬,又從叔父那兒借來了二千人,與孫策齊心合力攻打當利。

守當利的是劉繇的部下張英,猛一見這么多部隊突然包圍了自己,一下子就慌了神。他一邊急忙調(diào)撥人馬,加強防守,一邊火速派人到橫江求援。

周瑜和孫策得到報告說,張英命人從城樓上用籮筐墜下一人,恐怕是去搬救兵的。

孫策說:“快快與我拿下!”周瑜趕緊制止,命柴天豹:“你們佯裝追趕,半追半放,由他送信去。”然后附在孫策耳邊嘀咕了幾句。孫策連連點頭,口中不住稱“是”。

這一邊,由孫賁的人馬加緊攻城,并且交代孫賁即使城攻破了,也別忙著進城;那一邊,由孫策、周瑜帶著大部隊悄悄來到橫江城外十五里的東瓜嶺。這兒有一條山溝,是橫江到當利的必經(jīng)之路。便把部隊在這里埋伏好,專等橫江的援兵出來。

樊能和于糜剛收到劉繇的來信,信中說孫策已到溧陽,此人虎羆梟雄,絕非吳景、孫賁可比,須當小心為要。

樊能說:“這孫策乳臭未干,豈奈我何?”

于糜卻說:“樊將軍,我也聽說這孫策虎背熊腰,力大無窮。我們還是小心為妙。”

“于將軍,還沒交戰(zhàn),怎能就先長他人志氣而滅自己威風呢!這孫策捉了我的兒子,我正要找他報仇雪恨,他倒是自己送上門來了。我豈能放過他?”

正說著,守城官報告說:“張將軍派人前來求援。”說著遞上了張英的求援信札。樊能看后忙對于糜說道:“于將軍,趕快發(fā)救兵吧。”送信的也說:“二位將軍,孫策的攻勢太猛了。當利城小,擋不住敵人的鋒銳,所以才火速命我來向二位將軍求援。請務必速速發(fā)兵啊。”

于糜說:“要救也不能都去。”轉身對樊能說:“我倆須留一人下來守城,以防不測。”

樊能說:“于將軍考慮周全。這樣吧,你守城,我去當利走一趟。”

“樊將軍,你到了那里須見機行事,能救則救;若不能救就火速趕回來。”

“于將軍放心,我會隨機應變的。”于是帶了本部人馬出城往當利而來。

來到東瓜嶺,樊能命部將崔樹先帶著幾個人去前面探路,千萬不能中了埋伏。

崔樹得令去了。一路上風平草靜,安全得很。崔樹打了一個哈欠,對手下人說:“回去報告樊將軍,東瓜嶺連蛇蟲螞蟻、馬蜂蝎子都沒有,更別說有什么埋伏了。叫他放心大膽地走。鱉膽子一個,還要替兒子報仇呢!”

樊能聽報說是風平草靜、平安無事,這才命令大部隊進了東瓜嶺溝中。

這溝有好幾里路長,周瑜見樊能的部隊全部進了口袋,這才放出號炮。一聲巨響,天搖地動,山崩石裂。

樊能還沒回過神,只見孫策從背后殺出,周瑜從前面殺來。那樊能被夾在了中間,眼看著手下士兵死的死、傷的傷,有的沒頭蒼蠅似的亂跑,有的丟了魂似的亂叫……沒辦法,自己只能橫下一條心,決死拼殺。他挺著一桿長槍向橫江方向殺回去,正遇上孫策迎面殺來,二人交上了手。

此時,樊能正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你砍我刺,直殺得昏天黑地,難解難分。只見他二人:一打烏云壓頂,二打古樹盤根,三打劈面迎門,四打側邊鋤身,五打開膛破肚,六打斷臂傷筋,七打遮天蔽日,八打鬼哭狼嚎,九打偷梁換柱,十打小命歸陰……激戰(zhàn)了十幾個回合。樊能終究敵不過孫策,漸漸體力不支,力不從心,心中慌張,也就亂了套路。孫策瞅了個空檔,一槍刺將過去,直指樊能面門。樊能嚇得往后一仰,扔了大刀,滾下馬鞍。孫策催馬上前,挺起長槍,就要結果了樊能性命。恰好周瑜趕到,忙大聲喊道:“槍下留人!”

孫策愣了一下,住了手,問道:“賢弟,留他何用?”

“賢兄,留了他,自有用處。”周瑜說罷便滾鞍下馬,忙扶起樊能,安慰說:“樊將軍受驚了。你愿意歸順孫將軍嗎?”

孫策說:“賢弟,你與敗軍之將有什么好說的?”

周瑜忙說:“賢兄,只要樊將軍愿意歸順你,我們就給他一個立功的機會,好不好?”

孫策詫異道:“還給他立功?”

“是的,”周瑜說:“樊將軍,剛才孫將軍的那一槍要是刺下去,你現(xiàn)在定然是身首異處了。再說你現(xiàn)在損兵又折將,這樣子回到劉繇那邊也是難免一死啊。你不如就歸順了孫將軍,幫我們賺開橫江城門,并勸于糜一同歸順,先立一功,豈不是好?”

“噢――”孫策這才明白了周瑜不殺樊能的用意,心中更加佩服。

樊能卻說:“殺子之仇未報,我豈能歸順仇人!”

周瑜聽樊能如是說,忙把手一招,樹叢里面立即跑出一個人來,大聲喊道:“爹爹——”

樊能一看,正是自己的兒子樊鼎,忙問:“孩兒,你沒死啊?你這是——”

“爹爹,我好好的。我已經(jīng)歸順孫將軍了,您也歸順了吧。”樊鼎說。

樊能一看兒子好好的,現(xiàn)在又是孫策的人了,也就無話可說了。想了想,雙拳一抱,對著周瑜說:“周將軍,末將愿意效力。”

周瑜十分高興,就讓樊能把他的隊伍重新召集起來,讓自己的兵士和樊能的兵士互換了盔甲、武器,周瑜自己也換了一套盔甲,扮成樊能的隨身親兵,讓孫策帶著人馬在東瓜嶺等候。然后與樊能一起策馬回到橫江城外。

于糜在城樓上一看,樊能這么快就回來了,大聲問道:“樊將軍,情況如何?”

樊能說:“于將軍,這真是十里路上無真信啊。傳說孫策如何威風,其實是個草包。我一到那兒,就和他們交上了手,與我交手的正是孫策。只三下五除二,就把他給打下了馬,兵士們發(fā)一聲喊,敵人望風而逃。要不是他們跑得快,孫策早就是我的階下囚了。當利的圍解了,張將軍要我進城,擺酒相慶。我怕你著急,就立馬趕回來了。”

于糜說:“樊將軍,你辛苦了。我馬上開城門迎接你。還是我來備酒為你慶賀吧。”說著命人打開城門。

周瑜的部隊就這樣進了城。于糜迎了上來,正與樊能握手相抱時,已經(jīng)左有唐齊,右有柴天豹猛然出手,不費吹灰之力就生擒了于糜。于糜此時還是丈二和尚,半天也沒明白是怎么回事。

周瑜走到跟前說:“于將軍,樊將軍已經(jīng)棄暗投明,歸順了孫將軍,不知你有何想法?”

于糜忙問樊能:“這是真的嗎?”

樊能說:“于將軍,其實那孫策真有萬夫不當之勇,我跟他交手,根本就不是他的對手。若不是周將軍相救,你我已是陰陽相隔了。這周將軍勇謀超群。我看這二人比那劉繇強百倍。我們還是歸順他們吧。”

于糜說:“樊將軍既然已經(jīng)歸順,我當然也愿意。只是我還寸功未立。不如這樣吧,周將軍,就讓我賺開當利城門,也算立個功。”

周瑜大喜,一邊為于糜松綁,一邊派人去請孫策。

孫策進了橫江城,同意于糜去賺取當利。于糜就帶了本部人馬,周瑜也帶著自己的人馬同他一道前往。

到了當利城外,周瑜指揮自己的人馬假意與于糜的人馬對陣廝殺。喊殺了一陣后,于糜就對著城頭大聲喊道:“援軍到了,請張將軍開城門。”

城頭上一時火把通明。張英在城頭上大喊:“城外是什么人?”

于糜說:“張將軍,我是于糜。”于糜又讓士兵們一齊喊:“張將軍,于將軍到了,為你解圍來了!”

張英聽說是于糜的援軍到了,趕緊命人打開城門。于糜和周瑜的兩隊人馬一齊進了城。當利城中一時全是周瑜的人馬。

張英覺得氣氛有些不對,就追問于糜是怎么回事。于糜說:“我和樊將軍都已歸順了孫策將軍。你也歸順他們吧。”

張英一聽,大罵于糜是軟骨頭。挺槍就來刺于糜。旁邊的唐齊上去就是一棒,把張英的槍桿打斷了。張英又拔出劍來刺,柴天豹又是一混鐵棍,把他的劍也打斷了。

張英一看對手人多勢眾,知道大勢已去,突然拔過于糜的劍往自己脖子上一抹,霎時血濺城樓。

就這樣,當利也歸入了孫策的版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分宜县| 隆尧县| 滦南县| 若羌县| 东乡族自治县| 大足县| 南溪县| 加查县| 陇西县| 荃湾区| 黄大仙区| 九龙县| 远安县| 汤阴县| 无锡市| 乌拉特前旗| 巨鹿县| 重庆市| 苍梧县| 巨野县| 玉田县| 津市市| 明光市| 诸城市| 德庆县| 南丰县| 民勤县| 枝江市| 鸡东县| 黄陵县| 光泽县| 青海省| 红桥区| 隆安县| 泊头市| 高州市| 勐海县| 达拉特旗| 都昌县| 沁水县| 三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