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言 我們今天從AI中學習什么

近幾年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開始瘋狂生長,各種關于這門技術顛覆產業、顛覆生活,甚至取代人類的“宏大敘事”接踵而至。很多人對AI抱有過分樂觀的期待,甚至在其中夾帶別有用心的謬論。

如果暫時放下對AI的美好想象,坐下來平心靜氣地回顧一下人工智能的歷史,可能會產生不少別樣的結論。

自圖靈20世紀40年代提出現代人工智能概念,到1956年達特茅斯學院的一次會議上誕生第一個人工智能程序,人工智能已經是六七十歲高齡的“爺爺級”技術了。

人工智能改變生活、代替人類工作也不是什么新鮮論調,這種說法在這幾十年里被反復拋出……結果呢,直到今天也沒做到。

時間回到20世紀60年代。很多我們在今天認為是AI核心的技術方案,那時就已經被提出,比如神經網絡的構想,比如機器學習領域的很多基礎算法等。但在當時,這些都是“旁門左道”,真正占領AI話語制高點的是邏輯理論。

自從1956年被提出之后,應用邏輯理論的人工智能程序在20年間不斷獲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比如在國際跳棋比賽中戰勝人類選手、自己解決代數問題等。當時帶來的社會沖擊,想來跟我們今天看AI下圍棋、AI與人聊天一樣震撼。

1959年,約翰?麥卡錫發表論文闡述了完整的AI系統。之后,AI機器人開始進駐工業生產線,甚至出現了能完成自然語言處理的AI程序。

更重要的是,由于當時的國際政治秩序,美國等西方國家大量動用國防開支來支持人工智能研發,各種實驗室和AI企業拔地而起。就在當時,已經有科學家預言20世紀70年代機器人將徹底取代人類工作,也有科學家和社會名流認為AI將毀滅人類——是的,一切都和今天如此相似。

但這次持續了近20年的AI第一次繁榮期,在1974年畫上了句號。

當時邏輯理論下的AI系統難以工程化。紙上談兵的AI在耗費了巨額資金和經歷了漫長等待后,依然沒有能成為實物或者帶來實際價值的AI系統。

就在人們開始逐漸放棄對AI的幻想時,最后一根導火索被點燃了:應用數學領域的大師,詹姆斯?萊特希爾爵士在給英國科學研究委員會所做的報告中,用詳盡的數據和調查結果狠狠批判了AI產業的發展現狀,并且斷言“AI研究沒有帶來任何重要影響”。

這場報告,使得西方各國政府大幅度削減AI研究經費,林立的實驗室接連關門。第一次AI繁榮時期的邏輯理論也埋沒在歷史的塵埃中,難以與機器學習、神經網絡等后輩相抗衡。

進入80年代,“不安分”的AI又開始了蠢蠢欲動。

相比于60年代作為軍備競賽產物的AI,80年代的AI是因為商業化前景而迎來了又一次集體“興奮”。

在學界,機器學習開始取代邏輯理論成為主流,以反向傳播算法為代表的多層神經網絡被研發成功,成為直到今天都影響AI界的大事。多層神經網絡的自我排錯性和兼容性良好,帶來了AI逼近通用的新希望。

而在產業方面同樣傳來了利好消息。一方面,1975年,第一臺LISP計算機一種直接以LISP語言的系統函數為機器指令的通用計算機,主要應用領域是人工智能的各種工程。研制成功。到了80年代,這種廣泛被看好可以實現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工程、工業分析的計算機類型,成為商業追逐的風口。據統計,到80年代中期美國已經有100家以上的LISP公司,這在當年可謂新興產業中的翹楚。

另一方面,是1981年日本開始的第五代計算機項目研究。這在當時日本經濟騰飛的大背景下受到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美、英等國也出于戰略考慮重新開始自主AI計算機研發。

多方面的利好加持下,AI又一次來到了舞臺中央。但這次快速登場迎來的卻是更快速的謝幕。

1987年,是一個被廣泛承認的AI技術之年。這一年華爾街大崩潰,全球范圍內迎來了史無前例的金融危機。而LISP計算機產業也裹挾其中,由于LISP的真實應用場景欠奉,危機中的資本界很快失去了耐心,泡沫急速破碎,相關公司近乎全線破產,AI又一次成為欺騙與失望的代名詞。

當然,這次AI受到的打擊,更大原因在于90年代個人計算機時代正式到來。原本已經對AI計算機失去耐心的市場瞬間被PC這個“怪物”攻陷——之后的故事我們都知道,AI陷入了史無前例的長眠,直到近幾年才又一次蘇醒。

如今的AI再繁榮,就像前兩次一樣,都是由幾大利好消息作為核心支撐產生的。

首先,杰弗里·辛頓等人在2006年提出了深度學習架構,機器學習應用化前景又一次被打開。而芯片和云計算的發展飛躍,也讓AI需要的龐大算力成為可能。

更關鍵的是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讓建立在機器學習基礎上的AI應用,似乎不會因為訓練數據缺失而淪為空談。

縱觀整個AI發展史,不難發現AI產業的興衰是有其規律的。今天的AI復興雖然令人激動,但也充滿了變數與問題。我們所經歷的AI復興,事實上只是AI這個名詞第一次在中國出現,是我們大部分人第一次感受到AI的心跳。這場AI盛宴中還有太多未知與變數,置身其中的我們,仿佛在迷宮中尋找路標和寶藏。

今天的AI一定不會重蹈當年的覆轍嗎?

中國的AI產業真實發展到了什么地步?

哪些AI技術最有前途?

AI已經被證明可以在哪些領域改變我們的生活?

哪些技術征兆,可以讓我們窺視十年后的科技未來?

在這個AI復興時代,還有哪些其他令人興奮的科技話題?

帶著這些疑惑,我們在本書中展開了一場AI叢林中的大冒險,集結成了你所看到的這些文字。

很多人說,在未來面前,我們都是孩子。但孩子終歸要長大,要開始嘗試向未來去學點什么,以至于去試著做點什么。

這本書是近幾年來,伴隨著AI的快速增長與亂象迷離,我們所做的記錄與解讀。希望你可以在其中找到有趣的細節,或者有靈光一閃的體驗。

面對席卷而來的技術爆炸,希望我們能夠保持冷靜,保持獨立思考,保持好奇和渴望。關于AI的一切才剛剛開始,其中可能有很多我們不適應或者不熟悉的東西。但是沒關系,去探索和冒險總是沒錯的。

畢竟我們不能永遠當科技的孩子,我們要做未來的學徒。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山县| 卢湾区| 白城市| 凌云县| 大化| 忻城县| 仁寿县| 湟中县| 正蓝旗| 弋阳县| 郓城县| 柳州市| 海口市| 海阳市| 南康市| 白山市| 大方县| 荣昌县| 治县。| 信阳市| 方正县| 民和| 嫩江县| 精河县| 惠州市| 龙井市| 镇原县| 江北区| 萍乡市| 岳阳县| 中宁县| 天峻县| 双辽市| 莱州市| 益阳市| 疏附县| 和政县| 灵寿县| 哈尔滨市| 浦江县| 平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