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jié) 配套設施

一、防逃設施

進排水口需設置攔魚柵,柵上端要超過田埂20~30厘米;下端要埋入土中15厘米,以防逃魚或野魚等敵害入田。攔魚柵材料選用木制、條編或網(wǎng)片等材料均可。攔魚柵的孔隙或網(wǎng)眼大小,要根據(jù)所放養(yǎng)魚種規(guī)格來確定,但必須保證不阻水,不逃魚。攔魚柵安裝后凸面迎向水流(進水口凸面朝田外)增加過水面積,分散對攔魚設備的沖擊力。攔魚柵的形狀有“⌒”“∧”“—”等。為安全保險起見,攔魚柵要設兩層,一層起攔渣作用,一層起攔魚作用。

養(yǎng)殖蝦、蟹、鱉等品種的稻田四周還需設置防逃網(wǎng),可選用鹽浸膜、塑料膜、鐵皮板等材質(zhì)建設,下埋20厘米,地面上高度50~90厘米,防止養(yǎng)殖動物逃逸(圖2-3)。

圖2-3 防逃設施

防逃設施

二、防敵害設施

防鳥可用防鳥網(wǎng)。為了便于田間管理和操作,先用不生銹的鋼絲拉成網(wǎng)形后,用毛竹撐起離水面2米以上,便于機械和人工操作及收割機收割。

三、進排水設施

進排水口應對角設置,一般進排水口采用PPR管道,排水管呈“L”形,稻田內(nèi)部分埋于田塊底部,排水管道伸出一個可取下的垂直管道,可利用田內(nèi)水壓調(diào)節(jié)水位,進排水設施均需做好防逃。進排水口最好設在稻田相對兩角的田埂上,以便田水能全部流通,有利于水稻和魚類(甲殼類、爬行類等)的生長,大的田塊進排水口應多設一些(圖2-4)。

圖2-4 進、排水設施

進排水設施

四、搭建食臺

為了觀察魚類吃食情況和避免飼料的浪費,每一田塊需搭建1~2個食臺,用直徑5厘米的PVC管做成適宜大小的正方形或長方形食臺,固定于環(huán)溝中(彩圖2a)。中華鱉、龜?shù)刃柙诃h(huán)溝中每隔10米左右放置一塊木板作為中華鱉的曬背臺和食臺(彩圖2b)。

五、其他配套設施

在稻田沿路邊設置安全生產(chǎn)標志牌或警示標語,減少安全隱患(圖2-5);稻田養(yǎng)殖還必須配備抽水機、泵作為備用水源,準備養(yǎng)殖用魚篩、漁網(wǎng)、工具等,建造看管用房等生產(chǎn)生活配套設施。

圖2-5 警示標志牌

防鳥設施和食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建省| 饶平县| 翁源县| 云安县| 垣曲县| 邛崃市| 扬中市| 汕尾市| 高要市| 新龙县| 阿拉善盟| 苍溪县| 广安市| 塔城市| 塔河县| 六盘水市| 花垣县| 宁明县| 册亨县| 马鞍山市| 泰宁县| 宁国市| 柳林县| 湘乡市| 太仓市| 响水县| 枝江市| 夏河县| 宁夏| 闽侯县| 巴林左旗| 玛多县| 赣州市| 卢龙县| 达日县| 伊宁市| 开化县| 革吉县| 依安县| 革吉县| 方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