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早在年輕時就該明白的道理

寫這篇前言的時候,距離我第一本書《30歲前的每一天》的出版已經過去7年了。7年間,我的生命中多了3個可愛的孩子,事業上擁有了3家公司,2018年還成功完成了一個億的融資目標,仿佛生活已經有了起色。不過,很少有人知道,我在20歲出頭的時候,并沒有看上去那么順風順水。

我的17歲:高考失利

我的父母都是上海知青,我的童年是在四川度過的。后來得益于國家政策,初中畢業我回到了上海,在一所寄宿高中就讀。生活和學業的巨大改變,對青春期的我都是考驗。

高考那一年,爸媽特意請假從四川到上海來陪我,然而我還是考砸了。最終我因2分之差無緣本科線,被一所專科院校錄取。我就讀的專業是在當時看來已經瀕臨夕陽產業的“紡織品設計”。

還好,我沒有就此消沉下去,帶著不服輸和不氣餒,創造了一段短暫的“鐵飯碗”經歷。

我的20歲:不想混的“退休”生活

通過不懈努力,專科畢業后,我順利通過公務員考試,20歲就端上了長輩們很滿意的“鐵飯碗”。同時,我一邊工作,一邊開始了專升本的學習。用了3年時間,我最終獲得了本科學歷。

我當時抱著“鐵飯碗”,學歷也提升了,求個安穩的下半輩子,應該不成問題,但我并不想這樣。我當時的日常工作是打字、寫稿,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復,除了消磨我的意志力以外,毫無成就感。記得有一次到食堂排隊打飯,我突然發現,我的“后半輩子”都排在我前面:科長、副處長、局長……雖然那時候我也馬上要升科長了,但那一瞬間讓我明白,這種一眼望得到退休的日子,不是我想要的。

于是,23歲的我又開始不安分了。雖然當時也不知道未來究竟想干什么,但總覺得自己還有其他的潛力可以發掘,于是開始了MBA的備考之路,每個周末都在肯德基看書學習,最后還真的考上了。就這樣,冒著被爸媽斷絕關系的風險,24歲的我和“鐵飯碗”說再見了。

我的26歲:MBA畢業,高薪白領又如何

24歲重返校園,全日制2年學習MBA課程。畢業之后,26歲的我順利地進入了一家500強咨詢公司。雖然累,但五位數起步的月薪在10年前看來,也是相當高了,最起碼可以讓老爸覺得面子上又有光了。

然而不到3年,我再次崩潰。30多萬元的年薪看上去風光,但我要承受的是,一年超過11個月的出差,以及每周7天、平均每天超過12個小時的工作負荷。那時,五星級酒店對我來說早已失去了吸引力,著名旅游城市也只是下一個工作地點而已。我經常睡醒了睜開眼好一會兒,才能反應過來自己在哪兒。我的皮膚變糙,睡眠變差,腰還粗了一圈。然而打擊不僅如此,曾經一直以“年齡小”沾沾自喜的我,也開始被家人視為剩女,他們開始催婚了。也就是那年冬天,從小養育我的外婆去世了,可我正在廣州出差,錯過與外婆見最后一面。我還記得,那年冬天仿佛格外冷,冷得讓我開始懷疑自己,懷疑人生。即將30歲的我,公務員、考研升學、高薪名企我都體驗過了,為什么依然過得不開心,難道我的選擇是錯的?

當時迷茫的我,忍不住從書中尋求答案。不經意間,看到“財務自由”這個詞,猛然清醒。雖然我曾經聽過這個詞,但我總以為,“好好工作、好好賺錢”就能實現我想要的財務自由,殊不知:我的高薪是用大量的時間和健康換來的,賺得越多就越不自由,而一旦停下來,生活就沒有了保障。如果一直在這個“怪圈”里努力,即使月薪可觀,也很難擺脫窮忙的命運。

“財務自由”的重點不是財富,而是通過財富創造被動收入,帶給自己身心自由。也就是說,讓錢為你工作換來的時間和空間,才是真正的自由。于是我開始努力學習理財知識,并且不斷實踐,才有了30歲之后大家熟知的經歷:從咨詢公司辭職,降薪加入NGO,學理財,出書,一不小心成了豆瓣網紅;又因為投資愛好結識了現在的老公,并且一起攜手成家創業。我3年實現了財務自由,也擁有了3個可愛的寶寶;8年公司達成融資目標。

雖然我現在擁有了上述的小成績,但是我曾不止一次地回想:如果我20歲就能懂得財富思維,現在我的人生會是什么樣呢?這個思考,正是促成我寫本書的原因。十余年的理財教育經歷,讓我接觸了大量的年輕人。我非常清楚他們內心各種各樣的困惑:

“老師,我要不要回老家考公務員?”

“老師,今年就業形勢不好,我是不是該考研?”

“老師,我是去大公司好還是自己創業?”

幾乎每一次被問到這樣的問題,我都會想起自己20歲時的經歷。這些問題歸結起來,八成都繞不開錢。我也深感年輕人的財商知識真的比想象中匱乏得多!

我們都熟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一個人的社會行為和他對錢的認知息息相關。我始終認為,面對迷茫和挫折,不要害怕,更不要躲避。除了有前輩的經驗可以借鑒外,更應該及早學會從“錢”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看待世界。人在年輕的時候,一定要明白這些道理。

1. 正視金錢

從小學到高中,在我們接受社會教育的成長過程中,我們一直處于“不需要自己賺錢”的真空環境。父母為我們提供生活和教育的資金支持,讓我們可以安心學習老師傳授給我們的科學知識,然而我們絕大多數人卻對錢的規律既陌生又未知。這也導致很多人進入大學,甚至踏入社會之后,陷入一個被消費綁架的狀態:成為典型的月光族,用遍信用卡、花唄、借唄等借貸方式,被負債追趕,生活在對錢的焦慮里。

雖然人生成功與否,并非只能用金錢衡量,但要活出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往往無法脫離堅實的物質基礎。所以,正視金錢,越早越好。

2. 投資自己

所謂投資自己,遠遠不止金錢,而是用CEO思維,樹立個人品牌。

著名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先生曾經說過:個人專長的壽命,要遠遠長于企業的壽命,將個人的風格與能力形成特色,使自己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是建立個人品牌的關鍵。通俗地說,就是當你在一家公司工作一段時間后,一提到你的名字,別人會立即想到你的專業能力、個人特質和工作價值,而不只是你的職務和頭銜。

這種投資自己,需要我們把自己當作資產不斷地增值,這也是一種投資思維。

3. 把握青春

長投學堂幫助過的200多萬名學員中,我見過月入2萬、工作5年,竟然還月光的卡奴;也見過月生活費1200元、不打工、不兼職,用理財方法在大學4年攢足2萬元的優秀女學生。在我公司的員工里,也有很多逆襲的年輕人:有愛打游戲的小程序員,在接觸理財后,分析了大量的財務報表,5年賺了100萬元,超過老爸一生的積蓄;有學霸富家小姐,不靠爹媽,裸辭銀行經理職位,靠理財和愛好追逐自己的夢想。

所以,無論你現在學業如何,家庭條件好環,顏值是否出眾,這些都不要緊;也許你現在正春風得意,又或者身處逆境,也都別太在意。因為,你眼前所看重的,可能在多年之后會成為茶余飯后的笑談。人生的路還很長,年輕才是你最大的一筆財富。但是要從現在開始,有意識地用正確的方法去經營生活。

“理財就是理生活”是長投學堂的slogan,也是我創立長投學堂8年來,形成的最深刻、最強烈的感悟。在長投學堂的200萬+用戶中,我們接觸到各式各樣與金錢有關的真實案例,感受得到大家的焦慮、糾結、痛苦和迷茫。但通過理財學習,很多人都開始正視金錢,重塑自己的金錢觀,從具體的理財方法入手,領悟背后的財富思維,再將其延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而“理”順生活。

我和我的先生,也曾是萬千理財群體中的成員,我們經歷過一番因金錢而掙扎的痛苦歷程,最后下決心學習理財;也經歷過幾番摸索,收獲經驗和教訓,最終享受到理財知識帶來的財富以及財富給生活帶來的更多自由和選擇。我們的生活因理財而變化,因理財而美好,這是我對“理財就是理生活”的理解。在我們的用戶身上,理財改變生活,也無數次地上演和驗證。

從理財到理生活,我們始于對金錢的焦慮,陷入對學習的熱忱,忠于活出更好的人生。希望你讀完本書,也能理順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查理·芒格

“走到人生的某個階段時,我決心要成為一個富有之人。這并不是因為愛錢的緣故,而是為了追求那種獨立自主的感覺。我喜歡能夠自由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受到他人意志的左右。”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青区| 万年县| 灵璧县| 抚顺县| 漠河县| 祁东县| 安塞县| 辽宁省| 苏尼特左旗| 疏勒县| 阿拉善左旗| 金山区| 莱州市| 长丰县| 公主岭市| 如东县| 青阳县| 喀喇沁旗| 穆棱市| 安阳县| 衢州市| 寻乌县| 咸丰县| 沭阳县| 余庆县| 仙桃市| 绥棱县| 镇原县| 革吉县| 常德市| 扎兰屯市| 惠安县| 三穗县| 芷江| 图片| 双城市| 济南市| 浦北县| 吉木乃县| 三亚市| 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