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林家和邢家上下都過了一個歡喜年。
林母邀請了二兒子玉斌一家回來團聚,玉斌和麗妮新添了一個女兒,尚在襁褓中。林母見到這一家四口,歡喜得合不攏嘴。
見到邢妙韻,麗妮趕緊拉著長子遠欣向她道歉。
“嫂子好,我們真是對不起……”
遠欣懵懂地看著大人,幾年前的事情,已經不是很很記得。
“快別這樣,早都過去了的事,孩子都不記得了,不要再提,大過年的,大家歡歡喜喜的才好。”邢妙韻拉起來遠欣。
看到邢妙韻迥異于前的開朗樣子,麗妮和玉斌都很驚訝,他們確信:嫂子是真的原諒了他們。
玉航和麗妮好開心,準備了大大的紅包,分發(fā)給遠志、雨茵和荔紅
,甚至還硬塞給昊月一個。
昊月笑不可抑,在林母堅持下,大方地收下了。
她后來回房間,打開紅包一看,是一張林母簽字的八十八萬元港幣支票。
昊月明白:這是她治好邢妙韻和荔紅,林邢兩家給她的酬金。
除夕下午在林家吃過年夜飯,玉航和邢妙韻帶荔紅回邢家,陪邢父過年。
邢家多年枯寂的老宅里,充滿快樂的居家煙火氣息。
女兒殷勤,孫女繞膝,女婿忙前忙幫張羅年夜飯。
邢父享受著難得的天倫之樂。
這是他一生中都很少經歷的美好日子,不禁心生留戀:如果能總是這樣,多好。
晚上,電視里播放著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三人陪邢父一邊看電視,一邊吃年夜飯。邢父吩咐傭人拿來收藏多年的高級紅酒,連荔紅也給淺淺地斟上一些。
當合家舉杯慶賀佳節(jié),玉航和邢妙韻強顏歡笑,荔紅心里充滿幸福,而邢父再一次歡喜中感傷得老淚縱橫。
他讓傭人在桌上添了一副餐具,給杯子斟上滿滿的紅酒。
連十多歲的荔紅,也知道,這是在敬奉已經辭世的外婆。
飯后,一家人出來放煙花,邢妙韻推著父親,荔紅提著大袋的煙花,玉航把煙花擺放地上,不斷用打火機地點燃。
璀璨的花朵在夜空中綻放,美麗異常,荔紅歡欣雀躍,幾個傭人也歡喜鼓掌,邢父從來沒有這樣開心過。
邢妙韻還記得小時候邢家過年有個傳統(tǒng),就是除夕守歲到凌晨時,全家要吃餃子,預示一家和合。好像從她十幾歲墜學離家,就再也沒有和父母守過歲。
邢妙韻要給父過一個完整的年。
放過煙花后,邢妙韻和玉航張羅著包餃子。傭人早有準備,在中廳了擺上面案,和好的面團、餃子餡都端上來,是邢父愛吃的白菜香菇馬蹄餡。
傭人趕餃子皮,玉航、邢妙韻和荔紅都洗手,歡快地玩起了包餃子。
邢父興致頓起,示意傭人端來水盆,自己洗了手,笑呵呵地加入包餃子大軍。
“這樣,這樣用雙手拇指頂在一起,用勁按住。”邢父向他人示范。
荔紅調皮搗蛋地學著包茶樓里的蒸餃樣式,試了包好幾個,都露餡了,惹得外公笑話。
零時的鞭炮震耳欲聾,無數煙花在天空盛開不盡。
荔紅歡喜地跟著爸爸到門外放了一掛鞭炮,熱騰騰的餃子一盤一盤端上來,邢父破天荒地讓傭人都上桌,一起吃餃子。
這個春節(jié),邢府上前所未有地一片歡喜。
這一幕,讓邢妙韻領悟到中國人為什么喜歡在家里包餃子,尤其是節(jié)日包餃子:一場家庭餃子會,就是一場合家的天倫之歡。
邢父身體無恙,和家人守歲到拂曉,安詳地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