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在他的一篇《自評文》中,這樣來形容他寫作時的感覺,雖然有點不夠那么謙虛,但卻道出為文真諦。“吾文如萬斛泉涌,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其所當行,常止于其不可不止。”
如此大咧咧地評價自家文字,也只有如此豪放不羈的大師,才敢張嘴說出來。也怪,除了同輩的王安石,直陳其絀,除了后輩的朱熹,徑指其短,數百年來對他持非議者...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蘇東坡在他的一篇《自評文》中,這樣來形容他寫作時的感覺,雖然有點不夠那么謙虛,但卻道出為文真諦。“吾文如萬斛泉涌,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其所當行,常止于其不可不止。”
如此大咧咧地評價自家文字,也只有如此豪放不羈的大師,才敢張嘴說出來。也怪,除了同輩的王安石,直陳其絀,除了后輩的朱熹,徑指其短,數百年來對他持非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