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讀蘇軾《惠崇春江曉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對于老先生如此鐘情這類帶有劇毒的魚,頗有疑惑。
因為,生長在長江下游地帶的人,無不知道每年的初春季節,便是那些海里回游的,江里自生的各種魚類的交尾排卵旺期。在記憶中,那時的一江春水,真像沸騰了一般的熱鬧非凡。“擊水中流”,魚潮涌來,確有“浪遏飛舟”之感。聽江輪上老水手言及:早年間,船出三峽...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年輕時,讀蘇軾《惠崇春江曉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對于老先生如此鐘情這類帶有劇毒的魚,頗有疑惑。
因為,生長在長江下游地帶的人,無不知道每年的初春季節,便是那些海里回游的,江里自生的各種魚類的交尾排卵旺期。在記憶中,那時的一江春水,真像沸騰了一般的熱鬧非凡。“擊水中流”,魚潮涌來,確有“浪遏飛舟”之感。聽江輪上老水手言及:早年間,船出三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