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清明,就會想到杜牧在安徽池州寫的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據說,此詩一出,全國范圍內至少有七八個名叫杏花村的地方,聲稱杜牧所寫的,即是他們的村子。其實,這首詩是否為杜牧所寫,尚存疑問,不過,大家都來認領這首詩,除了商業和旅游的考慮外,也是因為這首平白如話的詩,實在是好,好在內涵雋永,好在韻味悠長,好在末句的“牧童遙指”,給讀者以很大的想象空間。正因...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每逢清明,就會想到杜牧在安徽池州寫的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據說,此詩一出,全國范圍內至少有七八個名叫杏花村的地方,聲稱杜牧所寫的,即是他們的村子。其實,這首詩是否為杜牧所寫,尚存疑問,不過,大家都來認領這首詩,除了商業和旅游的考慮外,也是因為這首平白如話的詩,實在是好,好在內涵雋永,好在韻味悠長,好在末句的“牧童遙指”,給讀者以很大的想象空間。正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