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散布謠言
- 三國之最強袁紹
- 循聲望去
- 2081字
- 2019-12-31 12:19:38
秋霜白露,天地肅殺。
袁紹同劉備和曹操等人商議攻打虎牢關的對策,如今盟軍猛將較多,士氣正盛,呂布不敢冒險出戰,采取固守的策略,讓大家十分為難。
防守方占地勢之利,城樓較高,護城河又寬,兵力損耗很小,反觀袁紹軍,每次攻城略地,都傷亡很大,在這種情況下,這種劣勢短時間無法彌補。
袁紹正在思索,一時無計可施,然而時間很緊迫。
曹操已經打過一場大戰,對如今的情形比較了解,對如今盲目進攻表示極力反對,因此說道:“明公,此番消耗下去,對我們削弱很大,況且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也會讓將士寒心!”
劉備表示贊同,說道:“孟德所言極是,如今我們騎虎難下,進退兩難,洛陽近在咫尺,本來唾手可得,如今卻是急攻不下,反而損失慘重啊。”
田豐見眾人著急,說道:“諸公勿憂,董卓意欲遷都長安,徹底控制朝廷,如果西涼軍開拔長安,那么呂布的并州士卒并不能持久消耗,必定會自亂陣腳。”
袁紹心中雖急,可是作為三軍統帥,依舊穩重,突然有了一個想法,眉開眼笑的緩緩說道:“聽了諸位一番話,我頓時心中透徹起來,呂布龜縮防守的確是上策,我們要引蛇出洞,就要利用涼州軍和并州軍的嫌隙,給他們火上澆油才是!”
曹劉等人何其聰明,立即明白了過來,田豐也鼓掌叫好說道:”此計較好,可以速行!”
袁紹當夜遣細作潛入洛陽,四處散布消息,說呂布消極怠戰,懼怕袁紹,袁紹軍不日即可攻破虎牢關,拿下洛陽城,董卓危矣,治兵不知九變之術,難逃厄運。
這一消息,傳播很快,茶坊酒肆的人們都議論紛紛,有擔心的,有開心的,洛陽城的百姓分析的頭頭是道,仿佛春天要來了。
董卓早已得了消息,在等李儒和賈詡的到來。
來報告消息的是李傕、郭汜和胡軫等一幫親隨將領,他們早已看不慣呂布等人,關系從未融洽過,呂布封侯拜將,短時間內職位已在一幫元老之上,讓他們心里如同硬塞一塊石頭,十分難受。
借此機會他們都想探一探董相國的態度,無論消息真假,及時匯報總是沒錯的。
對于這個消息,董卓付之一笑,勸大家不要多想,這必定是袁紹等人的陰謀詭計。
可是在董卓的心里又是一種想法,呂布之前為了前程,殺了丁原,他是粗鄙之徒,并不是忠義之人,若論金銀財寶袁紹也不缺,四方諸侯也不缺美人,如果他們收買呂布會怎樣呢?不可不慎重。
董卓正思慮間,賈詡和李儒一同來到。
董卓問李儒道:“如今謠言四起,洛陽城一片惶恐,你有何看法?”
李儒輕輕縷了一下胡須,抬頭說道:”如今還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溫候前方作戰,我們后方支援才是。”
董卓點了點頭,說道:“李儒深知我心,你等不必見疑,奉先是我義子,絕不會有二心,賈詡你以為呢?”
賈詡知道董卓還是不放心,但是又不方便直說,他略一思慮,說道:“相國所講不錯,趁此機會,應該派一心腹大將,前去勞軍撫慰,以免傷了溫候的一片忠心。”
董卓哈哈大笑,對賈詡說:“妙哉,這的確是我的過失,就依賈詡所說的,迅速準備珍寶賞賜奉先,再備牛羊酒肴犒勞三軍,何人愿往?”
幾位將領都默不作聲,本來是來告狀,現在卻讓呂布又得到了賞賜。
董卓明白他們的心思,問道:“諸位愛將有何想法,不妨說來聽聽!”
涼州豪杰出身的胡軫,快人快語的說道:“那呂布消極怠戰,寸功未立,相國大加賞賜,恐怕于理不合吧?”
李儒一聽忙道:”胡將軍,此言差矣,虎牢關城高墻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袁紹軍連日攻城,損兵折將,固守策略大大消耗敵軍的人數優勢,成效顯著啊,如今滿城風雨,定是袁紹等人狗急跳墻的奸計,來擾亂軍心的,還請相國明查!”
董卓聽了表示贊同,對胡軫說:“胡將軍不要多慮,吾兒奉先,天下無敵,行軍打仗所向披靡,戰無不勝,攻無不取,袁紹軍不是他的對手,我看那袁紹時日無多,必定死于吾兒方天畫戟之下!”
李傕和郭汜等人見董卓如此說,也都不再言語。
董卓見他們不再言語,便說道:“你們都是我的嫡系大將,戰功累累,忠心耿耿,我不會忘記的,我們同坐一條船,追求的是天下太平,然后安享富貴榮華,現在我們共同的敵人是袁紹,呂布是我先鋒大將,希望大家放棄嫌隙,同舟共濟吧!”
一番話言辭鑿鑿,說的眾人啞口無言。
賈詡見時機到了,插了一句:“相國,那犒勞三軍的事?”
“嗯,胡將軍,此時委托與你去做,可以借此機會消除嫌隙,大家勠力同心,共同破敵,你和李定各帶五千兵馬前去增援,奉先為先鋒,你為督軍,李定為副將,即刻出發!”董卓下了軍令。
胡軫見狀慌忙接令,心中暗想我為督軍,還會怕他呂布,到時候給他個下馬威讓他知道厲害。
安排妥當之后,董卓入朝面圣,胡軫接令去集結兵力奔赴虎牢關。
眾人走完后,李儒邀賈詡到府上飲茶。
李儒問賈詡道:“如今明知道袁紹的計策,他散布謠言,讓我們失民心,將帥離心,我們為何不阻止相國呢?”
賈詡道:“乃是形勢所逼啊!”
李儒道:“呂布是相國手中的利劍,破袁紹要倚重他,此番委派胡軫前去,他心狹性急,,怕是會有麻煩了。”
賈詡淡淡的說道:“兩杯毒酒啊,總得選一個,派人去呂布不舒服,可不派人去,以呂布的為人處世,他見利忘義,若他反水,后果很嚴重,相國豈能放心呢?”
李儒嘆道:“袁紹這一招雖然是很拙劣,可是仍然使我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賈詡道:“你我為謀臣,只能控制自己能控制的的事,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能順其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