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中國民法體系是目前中國民法學界研究的熱點問題。這不是個新問題,但是,卻直接關系到中國民法典的編纂及對中國現行民事單行法的梳理、修訂,以及中國民法的發展方向與前景。本書作者長期從事民法及商法基礎理論的研究,在研究中作者發現,中國民法及民法學研究存在著以下幾個比較普遍的現象:重具體制度的研究,輕基礎理論的研究;重現行法律的研究,輕總結性的研究;重個別制度的研究,輕體系性的研究;重對外國民法評介性研究,輕對外國民法比較性的研究;重制度完善性的研究,輕對現行法律梳理性的研究;重對外國民法體系的研究,輕對中國自身民法體系的研究。這些現象已經影響到中國民法及民法學的進一步發展,應當引起學術界的高度重視。

作者認為,經過解放后60年來我國民法學界的艱苦努力,我國民法及民法學的研究已經發展到了一個相當高層次的水平,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法及民法學體系已經基本形成。就民法體系來說,中國已經形成了以《民法通則》為核心的民事法律體系,已經頒布了包括《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著作權法》、《土地管理法》等在內的重要的民事法律及其配套的法規、司法解釋,并且正在制定侵權責任法、人格權法、涉外民事法律的適用等民事法律,準備繼續修訂《婚姻法》、《繼承法》、《擔保法》等民事法律,正在積極進行民法典的編纂工作。這些法律的制定、修改,以及民法典的編纂,都離不開對于中國民法體系基本理論問題的研究,因為,無論從系統論還是從法律體系理論來說,任何一個法律部門都由帶有其自身特點的完整的體系構成,因此,就有所謂民法體系、商法體系、刑法體系之稱謂。民法體系的基礎理論是構建一個國家民法體系的理論基礎,也是民法學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以往我們過于關注對民法具體制度的研究,而忽略了從法律體系的角度研究民法的特征及其具體制度及各制度間的關系,從而使得各民事立法之間極易出現沖突和矛盾的現象。造成了學習者無法從體系和系統論的高度去理解、研習民法,很多學習者僅僅零散地記住了民法的一些概念、原則、制度、規則,但無法理解民法所蘊涵的基本的精神和這些概念、原則、制度、規則的內在的聯系,以及與其他相關部門法之間的微妙的關系。也使得司法工作者僅僅知道適用哪些條款和原則可以解決哪些問題,而對于這些條款和原則背后所擁有的共同的理念和思想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的關聯,缺乏足夠的了解,影響了他們對于法律條文和原則理解的全面性及客觀性。而要解決這些問題,認真地研究民法體系問題,乃民法學者的必修之課。

本書正是本著這樣一個思想展開研究的,其主要涉及到民法體系的概念、中國民法的歷史沿革、民法與商法的關系、中國民法的現狀、中國現行各民事單行法及其之間的沖突與矛盾的梳理及解決、中國民法典的體系結構、中國民事訴訟制度的完善、中國民法的發展等問題,最后,還以電視劇解說詞的風格,以優美、流暢的筆調回顧了千年間中外民法的發展歷程,提出了作者對很多問題的思考,也回答了一些長期縈繞在作者腦海中的問題。

本書采用務實、樸素的寫作風格,以未來中國民法典的結構為研究體系,分別就中國民法總則、人格權法、物權法、債權法(包括合同法)、侵權責任法、婚姻家庭法、繼承法、涉外民事法律的適用法等具體法律制度進行逐個的研究,既分析、總結現行的法律制度,更注重于對于這些法律制度及其之間存在的問題、部分沖突及矛盾的剖析,并結合民法典的編纂,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和立法建議,供立法者和研究者參考。

作者長期從事民法理論研究,曾供職于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并在歐洲長期學習、工作、生活,主要研究民法及商法基礎理論,現在從事法學學術期刊的編輯工作,對民商法學有著較為深入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出版過數部學術專著。本書是作者長期從事民法學研究的心血的結晶,希望能夠在中國民法典問世之前,為中國民法的發展盡一點綿薄之力。書中存在的謬誤和不足還懇請各位前輩、同仁、學友批評、指正。

苗延波

2009年7月30月于北京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磴口县| 昌都县| 壶关县| 吴忠市| 如皋市| 秭归县| 荔波县| 会泽县| 电白县| 堆龙德庆县| 高密市| 丹江口市| 华容县| 蒙阴县| 竹北市| 沙湾县| 宁津县| 文登市| 洪洞县| 岳普湖县| 库尔勒市| 邹平县| 陆川县| 余干县| 沧州市| 南江县| 吉水县| 常熟市| 乌苏市| 延津县| 桃园市| 桐庐县| 洱源县| 永修县| 子长县| 灌云县| 宜黄县| 五原县| 襄垣县| 莫力| 长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