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故事連載57 鐵路軼事
- 我的三彩人生
- 信使305
- 1491字
- 2020-03-10 07:21:56
故事連載57 鐵路軼事
我的三彩人生作者:信使
1,鐵路軼事
我在鐵路工作四年,雖然早己調離了系統,但對鐵路仍有忘不掉的情懷。鐵路是國民經濟大動脈,關乎到國計民生,國家對鐵路高度重視。因為鐵路運輸不是兒戲,若玩忽職守,將會車毀人亡!
一,瓦特與詹內
英國發明家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改良了蒸汽機掀起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但是,瓦特先生只是想著開著機車在蘇格蘭大地飛馳,並沒有想到怎么能載人拉貨這個現實問題。現代機車可掛上百節車箱,車箱怎么連接?難道靠繩捆索挷嗎?
美國發明家詹內發明的車箱掛鉤解決了實際問題。英文全名是 JanneyCoupler
這鋼鐵掛鉤抗拉又抗拽,抗撞又抗踹,真個是打不垮,拖不爛!它使列車這鋼鐵長龍轉彎自如,拆卸靈活。時至今日,蒸汽機早己進入博物館,然而這鋼鐵掛鉤在時速三百多公里的萬里鐵道線上仍在發揮巨大作用。從數學角度看,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瓦特機車只能是一個閉區間的間斷函數積分,這鋼鐵掛鉤卻是個區間上限無限的連讀函數的積分,其貢獻大小只有歷史才能評說!
二,國際接軌
鐵路線綿延萬里,但是鋼軌內距1.435米是每個鐵路人遵守的國際標準。誤差在毫米級!
古代秦始皇統一中國,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統一度量衡。亞歐大陸開行的中歐班列,正是由于鋼軌內距是標準化的,才使列車在廣袤無垠的亞歐大陸暢通無阻。軍閥割據吋代據說閻錫山在山西就另搞一套,實行窄軌,結果糧食運不進,煤炭運不出,可見標準化之重要!這就是要國際接軌!
三,中國鐵路編號
中國鐵路里程世界之最。列車編號是以BJ為中心呈輻射狀。從BJ制高點出發,不管東西南北,到各地市均為下行,尾號奇數,反之,進京車輛一律上行,尾號為偶數。對于東西大動脈隴海鐵路而言,由東到西為下行,尾號為奇數,因為BJ在東方!
四,機車調頭
車行千里,終要回家。蒸汽機車調頭比較麻煩。早期大站機務段有一個大轉盤,可360度旋轉,機車開上去轉個180度開出來就成。另一個方法就是每個機務段都備份很多車頭,要換方向行駛的時候,不需要調頭的,卸下原來的車頭,再換一個反方向車頭即可。
但是這種方法缺點是備用機車利用率不高,有的司機開慣了自己的機車不愿再換其他機車。
人們想出另外的辦法。
如果一輛汽車由東向西行駛,前面是丁字路口,想掉頭返回。調頭方法是右打方向盤將車開到丁字路口的北方,再倒車退到南方,再右打方向盤向東,車頭就調過來啦。
鐵路也是如此。區別是火車沒有方向盤,轉彎處安裝鐵軌和道岔,靠道岔來控制機車走向。由于要拐彎兩次,兩次安裝鐵軌和道岔,與南北方的鐵軌構成三角形,有稱“三角道岔”。
現代機車動力在中間,兩頭都有駕駛室,不需要調頭,方便多啦!
五,彎道限速
大家日常都了解,小石塊拴個繩用手一搖就能使石塊作園周運動。伸直的繩子給石塊提供了園周運動的力,由于指向園心,稱為向心力。若繩子不結實或剪斷,石塊就作直線運動飛跑啦!
火車彎道行駛如同石塊,由于不能用繩子拉,向心力是由內軌低外軌高為火車提供的。當車速超限,向心力小,相當繩子斷了,列車直線運動而脫軌。
1988年1月24日,昆明開往上海的80次特快列車,運行至貴昆線且午至鄧家村間,由于司機彎道超速行駛,列車顛覆,造成旅客及鐵路職工死亡88人,重傷62人,輕傷140人。2017年當地時間8月15日,英國倫敦滑鐵盧火車站一列火車由于彎道超速,部分發生脫離軌道事故,工人現場采取急救措施。
吸取教訓,彎道行駛是絕對不能超速的。
六,此俗話,己過時。
俗話說,“火車跑多快,全靠車頭帶”。比喻領導的重要性。
如今,火車下課,動車上路,己是高鐵時代。
高鐵的每一節車都叫動車,都有獨立的動力系統,高鐵的車頭僅僅是控制室,反而沒有動力,合在一起稱為動車組。
因此,此俗話應當改成“列車跑多快,全靠動車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