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故事連載165 機緣巧合
- 我的三彩人生
- 信使305
- 1160字
- 2021-03-26 06:19:56
故事連載165?機緣巧合
我的三彩人生?作者:信使
85,機緣巧合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對于BJ故宮,我曾經看到一個這樣的數據:
按照《故宮保護總體規劃(2013-2015)》中的權威說法:紫禁城占地面積100.4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1.84萬平方米。
在泰國旅游時,大皇宮總面積的數據如下:
大皇宮(Grand Palace),又稱大王宮,是泰國(暹羅)王室的皇宮。緊鄰湄南河,是曼谷中心內一處大規模古建筑群(計28座),總面積218400平方米。
細心的游客就會發現,中國BJ紫禁城的建筑面積和泰國曼谷大皇宮面積竟然是一模一樣。單位都是平方米。這一米見方是國際通用單位。估計量尺也不會出錯。紫禁城面積測量是中國的事,跟泰國毫無關系。泰國人測量大皇宮面積也不會找中國人商量吧?難道是泰國人在曼谷建皇宮時找清朝皇帝商量過?或得到乾隆皇帝的御旨?還是一種機緣巧合?另一個令人疑惑的是泰國皇帝拉瑪一世中文名字叫鄭華,子孫后代都姓鄭。大家知道,中國百家姓最多的是“張,王,李,趙遍地劉”,為什么泰國國王不叫張華,王華卻選擇了鄭姓叫鄭華呢?這從泰國歷史可找到答案。縱觀泰國700多年的歷史,上集簡述了素可泰王朝和大城王朝,剩下的兩個王朝就是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
吞武里王朝(泰語:??????,英語:Thonburi Kingdom,“吞武里”為其首都地名,“吞”為財富之意,“武里”為城堡之意,合起來意為“財富之城”或“黃金之都”,1769年―1782年)是泰國歷史上第三個王朝。
吞武里王朝國王叫鄭信,祖籍中國廣東潮汕人,是華裔,因此吞武里王朝也是華裔王朝。在大城王朝毀于緬甸侵略者的戰火的危難時期,飽受戰爭創傷的泰國人民全力支持年青的鄭信將軍率領軍隊收復大城,趕走了緬甸侵略者,掃平南部各路割據勢力,又從緬甸人手中收復北方重要城市清邁,使泰國一統,疆域達到最大,國力強盛。1768年他建都湄南河河西呑武里,稱為泰王,史稱呑武里王朝。
由于鄭信對泰國的巨大貢獻,泰國人民尊稱他為“吞武里大帝”。
這鄭信就是被梁啟超譽為“中國四大殖民偉人”之一的鄭昭(昭在暹語中為王的意思)。
1782年在鄭信北征安南之際,吞武里發生軍事政變推翻了鄭信的統治,鄭信也被殺死。奪權成功的昭披耶卻克里加冕為新的泰王,即為拉瑪一世。昭披耶卻克里繼位以后就遷都曼谷,這曼谷就在湄南河河東,吞武里王朝短短13年終結,曼谷王朝開始。
披耶卻克里本身也有少量的華人血統。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拉瑪一世遣使入貢清朝,為請求敕封,他在文書中自稱是鄭昭之子“鄭華”。清政府對于這一點沒有質疑,因此繼續冊封其為泰王,爵同郡王。身穿郡王袍服的拉瑪一世以及他的后世泰王都有一個鄭姓的中國名字。
湄南河自北向南貫穿泰國全境,是泰國的母親河,從北方的素可泰王朝,中部的大城王朝,南部河西吞武里王朝,河東曼谷王朝,700多年來湄南河河水奔流不息,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嘩嘩的河水講述著王朝興衰,講述著人間蒼桑,也描繪著泰國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