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故事連載155 炮臺雄風
- 我的三彩人生
- 信使305
- 1205字
- 2021-02-19 07:01:21
故事連載155?炮臺雄風
我的三彩人生?作者:信使
75,炮臺雄風
我們在去廈門大學的目的地時,看到了胡里山炮臺景點就在附近,由于參觀的游客不多,景點又十分誘人,決定先參觀這里。
廈門胡里山炮臺景區系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廈門東南端海岬突出部,靠近廈門大學。
大家都學習過中國歷史,我國晚清時期推行的洋務運動,又稱同治維新、自強運動。是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挽救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
廈門胡里山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三面環海,視野開闊,東面與金門島隔海相望,南與漳州臨海,西與鼓浪嶼遙相輝映。在這里建炮臺可將敵艦攔阻在廈門水道之外,并于其它炮臺相配合,守衛廈門要塞。廈門乘著洋務運動的東風,建設胡里山炮臺,購買德國海岸大炮,加強軍事防御力量,胡里山炮臺歷史上被稱為'八閩門戶、天南鎖鑰'。
廈門胡里山炮臺始建于清光緒十七年,即公元1891年。先后花了五年時間才完成。景區分為戰坪區、兵營區和后山區。戰坪區、兵營區用優質花崗巖筑成的城門、城墻、城樓、護城壕、清兵營房和炮臺等結構保留完整,各景點打掃干干凈凈,相關展品陳列整齊。
炮臺結構為半地堡式、在露出的園弧形地堡上方有“胡里山炮臺”五個大字,離遠看不到任何建筑,只有伸出地堡的長長炮口對準遠方。
在后山區,半山腰上布滿了火炮,火炮為鑄鐵制造,炮彈為彈丸形,炮筒里裝上火藥可點火發射。在后山區的山石上刻有光緒朝硃批奏折。
胡里山炮臺上最有名的是1893年購自德國克虜伯兵工廠的兩尊280毫米口徑,射角為360度,炮身長13.13米,重50噸的克虜伯大炮為主炮。該主炮可360度旋轉,有效射程19760米,每分鐘可發射1-2發炮彈,威力巨大,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海岸炮。當時明明是花了白銀十萬兩,買了兩門海岸大炮,可是在景點只看到一門海岸炮,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在1958年大煉鋼鐵的運動中,鋼鐵廠缺乏原材料,為了能大干快上,聽說胡里山炮臺許多舊炮長年閑置,就以每斤8分錢的廢銅爛鐵價格收購了許多舊炮大煉鋼鐵啦。幸虧胡里山有兩座炮臺,拆了西炮臺后正準備再拆東炮臺,XM市委市政府及時發現,及時制止,才保留了東炮臺的主炮和兩門護炮。
如今,被稱為“炮王”的克虜伯大炮,經有關部門鑒定,是“世界上現仍保存在原址上最古老和最大的十九世紀海岸炮”,此炮被列入《2000年世界基尼斯記錄大全》。
時至今日,胡里山炮臺人氣最旺的景點莫過于“炮王”展區,盡管護攔圍護,眾多游客仍引頸注目克虜伯大炮的雄姿。仿佛當年清兵再現,大炮旋轉方向,調整方位,裝入炮彈,按動開關,發發炮彈射向敵艦。我看到擦拭得非常干凈光亮的炮身,看到供大炮調整方位的齒輪傳動機構油亮如新,真是感慨萬千。
特寫詩贊炮王:
戰時炮王顯神威,
天南鎖鑰奪頭魁。
慶幸老天睜雙眼,
十萬百銀買兩尊。
一尊進了煉鋼爐,
煙消云散已升天。
一尊屹立胡里山,
保衛海疆意志堅。
炮王經歷多坎坷,
威風凜凜話桑田。
文化遺產無價寶,
珍惜文物任務艱。
革命傳統育新人,
傳承文明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