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在市井之間走著,一路聽著黃醫谷講解南部二族的歷史,不知不覺日已正中。
這時走在后面的晉忠突然走到黃尚跟前躬身道:“公子,現在已是巳時末,是否回府用膳?”
這一上午走下來,黃尚很開心,既欣賞了市井百態,又學習了不少知識,這種前所未有的體驗讓他覺得很是放松。
如此放松的狀態他可不想這么快就結束,稍稍想了想才對晉忠說道:“本公子第一次來這市井之地,想嘗嘗這市井膳食,就不回府了。”
聽黃尚如此說,黃醫谷便提醒道:“公子萬金之軀,豈能與市井之徒共食,何況,此地膳食易被歹人下毒,公子還是隨我等回府用膳吧。”
兩位大臣都勸自己回府,這讓年幼的黃尚有些失望,可是自己又不好反駁。
于是黃尚靈機一動,對季仲文和衛亞卿偷偷使了個眼色。
衛亞卿武人性子,直來直去慣了,哪里明白黃尚的意思,只當是黃尚眼里進了沙子,也不理會。
相比衛亞卿,季仲文就機靈多了,都是一般大的孩子,沒有誰喜歡待在宮里,市井繁華地才是孩子的樂園。
季仲文自然也不想這么快回宮里,領會了黃尚的意思之后就立刻說道:“先生此言差矣,家父就經常告誡學生,不管是大王還是臣子,要想治理好后土遼闊疆域,最重要的就是要懂黎民百姓之心,常常出入市井之間就是最快懂黎民百姓之心的方法。”
季仲文這話的確是聽季叔歷說的,但是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季仲文自己也不知道,只知道這句話提到了市井之地,于是就照搬了出來,管他什么意思呢,先用了再說。
衛亞卿雖然對季仲文的話也是一知半解,但是回想起剛剛黃尚的眼神,和季仲文的話,還不算太笨的衛亞卿終于幡然醒悟。
假裝咳嗽兩聲引起大家注意,衛亞卿才裝模作樣的說道:“家父也說過,士兵吃什么,我們做將軍的就該吃什么,這樣才能凝聚軍心。同樣的,黎民百姓吃什么,公子就該吃什么,這樣才能凝聚后土民心。”
這句看似粗糙又意義深遠的話,自然也不是衛亞卿想出來的,他也是記得衛城夫說過這么一句跟吃有關的話,于是也照搬了出來。
雖然兩個人對各自父親的話都是一知半解,但這個時候用上來卻是恰到好處。
黃尚這個深受王族教育的大王一聽兩人的話就馬上理解了,隨即也說道:“仲文與亞卿之言極為有理,本公子身份尊貴不假,但市井之徒也是本公子的子民,又豈能棄之如敝履,今日就在這里用膳了,兩位也該與本公子一起用膳,好好感受民間疾苦才是。”
三個人說的頭頭是道,居然把身為王師的黃醫谷弄的啞口無言,自嘲式的苦笑一聲之后,黃醫谷和晉忠對視一眼,也只能聽之任之了。
沒多久,黃尚等人就找到了一間不大卻挺干凈的飯館,黃尚帶著隨行的四人就饒有興趣的走了進去。
找了個雅間坐下,黃尚就見晉忠朝門外做了一個手勢,隨即門外就有四個壯漢沖進了后廚。
黃尚不解,遂問道:“晉忠,方才進后廚的人是?”
“回公子的話,方才進后廚的人是王城侍衛,為了防止后廚有人下毒,微臣才讓他們去監視。”晉忠躬身答道。
待晉忠說完,黃醫谷卻笑著對黃尚道:“公子年幼,凡是今后所見所聞都要牢記于心,多聽多看多問,日后必有益處。”
對黃醫谷的話,黃尚很是贊同,出宮一趟讓他有很多不一樣的體驗,如果不是看到晉忠的行為,他可能還不會想到,每日宮中的膳食也是在監視之下完成的。
稍坐片刻,一桌子飯菜就上了桌。
黃尚也沒有讓大家拘禮,出門在外的,大家就坐在了一起吃飯。
在座的都是貴族子弟,都嚴格遵守著‘食不言’的規矩。一桌膳食在沉默中就吃完,幾人終究是一言不發。
吃完飯,店小二又上了一壺茶水供幾人消食。
趁著喝茶的功夫,又到了黃醫谷講學的時間。
清了清嗓子,黃醫谷拿起一雙筷子就說道:“上午所言南部二族不僅僅精通馭獸之法,后土木工之首,同樣出自南部二族。因為后土南部較其他地區溫暖,林木茂盛,當地氏族多以伐木為生,久而久之木工就在此地誕生了。這筷子,便是南部二族的杰作。筷子雖小,卻改變了后土各氏族的生活方式,影響深遠吶。”
見黃醫谷一副感慨萬千的模樣,黃尚的好奇心也起來了,忙問道:“先生,南部二族既然如此強大,那東部的有粟氏和谷耕氏又是憑什么打敗他們的呢?”
“南部二族雖強,但并不意味著他們就是無敵的,經過三百年的繁衍生息,后土各個氏族早已習得了南部二族的技法,氏族之間的差距也在逐漸縮小。”
“尤其是東部偏北的有粟氏與東部偏南的谷耕氏,他們非但學會了用火和馭獸之法,還掌握了粟與谷的種植技法。據史書記載,后土兩百年東部二族已經掌握了現在的五谷和大部分蔬菜的種植技法,此技法大大增加了東部二族的食物儲量,也豐富了食物種類,使得二族族民體質日益強壯,壽命再次得到延長。”
“最終東部二族效法南部二族,聯合二族之力擊敗南部二族,稱王后土近三百年,直到后土五百零三年才被中部二族所取代。”
“誠如先生之言,那我們如今能吃到的素食,皆是拜東部二族所賜?”黃尚適時的問道。
“然也,五谷與蔬菜的種植,遠比飼養牲畜容易的多,付出的也少,這就是為什么現在,后土全境種莊稼的多,養家禽家畜的少的根本原因所在。”
“也正是因為后土各族懂得了對土地的利用,各族間開始重視領土的重要性,為了管理好各自的土地,后土的城池也逐漸的增多,各族之間也開始劃分自己的領地,一個以農耕為基礎的后土文明便誕生了。”
“東部二族之功相較于南部二族,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擊敗南部二族,稱王后土三百年,自然是應有之事。”
“到如今,雖然東部二族輝煌不再,但農作物產量最高的地方,還是東部二族,棉麻布料等與農作物有關的行業,鼻祖均來自于東部二族。”
“葷素搭配的飲食之法,二十四農時的制定,均為后來山醫氏與巫祭氏研究醫理、陰陽五行論、后土禮法以及歷法的基礎。”
“可以說,沒有東部二族對后土的貢獻,就沒有中部二族日后的崛起。因此,中部二族雖然最后打敗了東部二族,但是一直以來,中部二族所有人都從心底里尊敬東部二族。”
“成百上千年的發展,才有了二族對農作物的開發。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公子今后切不可輕視農事,當效法歷代先王,重農人知農事尊農時,以農為本,方能穩坐后土江山啊。”
前面一大段話,黃尚聽著還津津有味,可這最后一句話,黃尚怎么聽怎么別扭,就連一旁的季仲文和衛亞卿也有些不是滋味。
如何才能讓農商并舉,自由與禮法共存,這一讓黃尚頭痛的問題立刻又出現了。
看了看晉忠極為認可黃醫谷的表情,黃尚是萬般苦惱縈繞心頭。
說到這里,黃尚哪里還有心思留在這市井之地,起身對黃醫谷施了一禮就帶著眾人回王宮了。
一回到王宮,黃尚就拉著季仲文和衛亞卿來到了聽書齋。
“吶,今天先說好了,想不出讓寡人不再當寡人的辦法誰都不許走。”黃尚很是霸道的做了這么個決定。
季仲文和衛亞卿聞言頓時頭大如斗,尤其是衛亞卿,他最不擅長的就是這種麻煩事。
“你不想當孤家寡人就早點娶妻生子嘛,何必拉著我等在這里干瞪眼呢?”衛亞卿頗為無奈的說道。
“少廢話,你們倆平時不是說的挺起勁的嗎?一個要帶兵打到天邊,一個要把寡人的威望傳到天邊,這么大的能耐,連這么個問題都解決不了?”
黃尚也是沒辦法,他想這個問題都快想了半個月了,實在是想不出好辦法,這才硬逼著二人想。誰讓黃尚現在最信任的就是他們呢。
這句話對衛亞卿這個武將倒是沒什么殺傷力,政略上的事情,當然還是季仲文這樣文文弱弱的少年該操心的事。
見二人這時都看著自己,季仲文只好硬著頭皮分析道:“哎呀,你們倆也太強人所難了,我才八歲好不好,這么大的事哪里想的出來啊。”
看著黃尚一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表情,季仲文只好出了個不是主意的主意:“要不去問問我爹?這種事情還是他比較拿手。”
見二人依舊紋絲不動,季仲文繼續說道:“好吧好吧,其實這些天我也一直在想這個問題,雖然沒想出什么好辦法,但是我覺得吧,既然我們是聽說了青碧國的情況才有了這些不一樣的想法,那不如讓其他人也和我們一樣,請青碧國的人來給他們講講后土領域之外的事情,也許等到和我們想法一樣的人多了,就可以實行農商并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