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老林奇遇
- 龍湖仙夢(大白鯨原創幻想兒童文學優秀作品)
- 綠蒂
- 3061字
- 2019-09-25 14:49:13
天剛微亮,窗前花園里的綠樹雅花像水墨畫一樣朦朧,一陣細碎的低語傳入沼畔的耳朵,她支起胳膊,揉揉眼睛,連忙從床上坐起來,穿好衣服,推門,穿過走廊,走進院子的一片細藤下,用手拂過一只葫蘆,在翠綠中露出半張臉。
“不用擔心。”沼畔搖晃著腦袋。
趙大瓢臉上的陰云并沒有散去,不過,他再怎么修行,也只是一只饞嘴的狐貍,忍不住又從盤子里用兩根手指夾走一塊油膩滑嫩的燒雞,吃得油從嘴角流淌下來。
“爸爸。”
桌子底下傳來一聲稚嫩的叫聲。
沼畔哈腰,看到趙大瓢的雙腿間還夾著一只小狐貍,小狐貍趙突突吃得嘴邊油乎乎的,正抱著爸爸的腿要燒雞吃。
不僅趙大瓢的名字怪,他所有的孩子的名字都很古怪,這也難怪,他畢竟是一只狐貍。而且,他從人類那里學來宿命那一套,認為起一個好名字,就有一個好運氣。
“大瓢”代表以后無論吃什么都能撈到滿滿一瓢,不會餓肚子。
“突突”說明跑得快,永遠也不會在露餡的那一刻被人類捉住。
還有趙小包,有吃不完的肉包子。
還有趙好運,永遠有好運氣。
一只最小的狐貍叫趙嘟嘟,這是趙大瓢想了很久都沒什么靈感,突然看到兒子很胖,就靈機一動想到了這個名字。
當然,趙家還有一個趙小瓢,是趙大瓢的大兒子,他聰明又有擔當,是爸爸的得力助手,也是沼畔的好朋友。
沼畔把小狐貍趙突突從桌子底下抱出來時,他費力地變成了一個小男孩。“爸爸說,這樣就不會被人類打死。”
沼畔將臉貼在趙突突的臉上蹭了蹭,“乖乖。”
她看向趙大瓢,把布語看到的和想到的都說了出來。
趙大瓢張著嘴巴,半天才笑出聲來,這一笑,他停不下來了。正作勢要滾到地上打一個只有狐貍高興時才會打的滾,門外傳來的腳步聲嚇出他一身冷汗。
一雙眼睛由門縫透進來,布語盯著院子里的一切。這位置有點遠,不過,她也看得八九不離十。如果換作別的女孩,看到昨晚嚇壞自己的人,早就悄悄地跑走了。布語卻將眼睛瞪得又大又圓,看一眼,再看一眼,既想知道自己是不是眼睛花了,也想知道這家伙來沼畔家干什么。
沼畔連忙抱著趙突突跑過去,趴在門縫上,“嘿,你誤會了。我聽我爸爸和叔叔聊天,昨晚你看到的那個人就是這位叔叔。他是前面山里邊那個村莊的。”
“順著鐵軌走很遠很遠的那個?”布語問。
沼畔發現她的臉快要貼到趙突突的臉上了,而趙突突正在點頭,連忙抱開趙突突,“就是那里。”
沼畔跑回去了。
差不多只用了一分鐘,她就背著書包跑出來,挎上布語的胳膊,兩個人朝學校走去。
院子里,趙大瓢咽下最后一塊燒雞,嘆了口氣,“日子越來越艱難了。”
龍爸的耳后和脖頸上生出一些鱗片,他張開鱗片抖了抖,細藤上下起一片細密的小雨,將趙大瓢和趙突突臉上的油膩洗個干凈。
“再難熬,也不要有黃大郎他們那種想法。”龍爸的額上生出兩只長角,長角里閃出一道電光,雨停了,角縮回后,他說,“用天災將人類趕走,殺絕,會有更多的人到這里生存。他們多得令人無法想象。而且,你不知道他們將會帶來什么樣的采伐與建設。如果靠你們的力量……被人類發現龍湖的秘密,所有的生靈都要搬家。”
龍爸站起來,瞇眼觀察近處的山巔,“人類在繁衍,你們也在繁衍。如今越來越多,難免出現各種摩擦和麻煩,而現代的年輕動物,又不想一直生活在深山老林里。”
他看了趙大瓢一眼。
趙大瓢眨巴一下眼睛,裝作沒聽見。他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原本和家族生活在龍湖深處的那片山林里,由于地處很深的山林,人類很少會走到那里去,那里就成了羽化修仙的動物們的樂園,那里的動物們過著神仙般的生活。
趙大瓢之所以向往人類的村莊,這里面有一段神奇的淵源。在趙大瓢小的時候,布語的太祖母在販馬途中,路過那個山林,突然聽到在月光掩映的古樹叢中,隱約傳來咿咿呀呀的低吟淺唱,歌曲如天籟,唱得萬物都跟隨歌聲輕輕搖擺,連花也提前綻放了。
坐下的馬搖晃著鬃毛,并不顯得恐慌。
要知道,這太不尋常,因為這種深山老林,別說搭起戲臺,連過客都稀少。
別看布語的太祖母個子小小的,膽子卻大得出奇,她騎馬走近,果真在山林中尋到一個戲臺。這戲臺如夢似幻,亦假亦真。假的是,戲臺上的一切似朦朧的月光投出的幻影,華麗卻不真。真的是,戲臺上幾個唱戲的書生娘子,眼睛亮如明月,五官皆似瑤池王母遺落的罕世珍寶般明貴標致,步邁輕盈,指攜韻律,口吐云天滄海,眼生碧湖珠蘭,在五指與頸肘的律動間,華服像波浪一般抖動,看得人如癡如醉。
歌聲太美妙了!
太祖母不時擎手鼓掌,唱到妙處,也跟著哼上一段,不知不覺,天已過曉。在遠處不知什么地方傳來雞啼的剎那,一切美妙的景象都消失了。
這時的太祖母才意識到,她一定遇到一段仙緣,眼前這些“書生娘子”不是下凡的神仙,就是修煉成精的狐貍。
她不慌不亂,抖起韁繩,在樂曲繞林三日的余韻中繼續趕路。
當時,第一次見到人類,還從未闖入過人類的世界,更沒有起過人類名字的小狐貍,也就是當年的趙大瓢,剛學完雞叫,看到長輩們玩興已盡,一拂袖子,回到山中洞府里休憩,突然萌生下山游逛的想法。
他一直不遠不近地跟著太祖母和她的馬,走了一天一夜,終于在快走到森林邊沿時,打個滾幻化作年輕男人,假裝趕路摔瘸了腿,被太祖母扶到了馬背上。
太祖母不認識狐貍,她的馬可認得。
一路上,馬又是尥蹶子,又是噴響鼻,想把惱人的狐貍甩下去,可狡猾的狐貍雖然變成了人,仗著太祖母坐在前面,看不到他,就依舊將手變回爪子,死死地摳住馬屁股,像螞蟥一樣趴在它后脊上,怎么甩也甩不掉。
接下來的幾天,輪到太祖母一家人摸不著頭腦了。
這位養腿傷的客人,吃什么都毫不客氣,眼珠子四處亂轉,愣頭愣腦,對什么都好奇,還經常追著院子里的雞不放。他的病情時好時壞,當一家人露出想送客的想法,他腿上的傷又“重”了。可一旦對他呵護備至,這顆精神良藥又令他精神振奮,瘸腿繞著整個村莊四處游轉。
八月十五那一天發生的事,太祖母一家人怎么也忘不掉。
在這舉家團圓的中秋節,太祖母打來一壺酒,客人先是嘗了一點點,辣得直在炕上打滾,接著又忍不住誘惑啜了一小口,沒過多時,他性情大變,一口接一口地豪飲,桌上的菜吃光了,他開始不停地舔嘴巴,看著在院子里奔跑的母雞,他給太祖母變起戲法,空拳頭朝半空一握,吹口氣,就多出一把流光四溢的金豆子。
到了明月當空時,家里的三只母雞都被殺掉煮熟,吞進了他的肚子里,太祖母的荷包也鼓了起來。可是到了第二天早晨,睜開眼睛的太祖母吃驚地發現,會變金豆子的客人不見了,她腳邊的酒桌旁躺著的是一只油光錚亮的大狐貍。
她正待捉狐貍,不料碰倒一只酒盅,狐貍被驚醒,化作一縷白煙溜出了草屋。
太祖母連忙摸向衣服前襟,想掏出那把金豆子看看,不料卻摸出一把黑黢黢的羊糞蛋。
幾年以后,她有一次販賣豬,正在深山密林里趕豬,前面的古藤蒺藜下面突然鉆出多年前她救過的那位客人。客人垂首縮肩,旁邊跟著一位白胡老者,老者手里拿著一根皮鞭,舞動一下,頓時鞭下生風,一下下抽向年輕的客人。
“去!”
當客人手里捧著一包紅樹莓,抽動著流到唇邊的鼻涕,懷著悔意與委屈,將包裹遞到太祖母的手里時,老者說:“小兒多有得罪,一直想找機會前去道歉,奈何路途坎坷,吉兇未卜,又不想破掉規矩,終于盼到這個機會……收下吧。”
轉眼間,兩個人都消失了。
太祖母忽地感到手上的包裹沉重起來。
她挑開一角,幾道金光頓時迸射出來。為了驗證這一次是真金子,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太祖母半夜里經常從夢中跳起,掀開包袱皮察驗啃咬。這樣的奇遇令太祖母更加重佛敬道,她將金子打造成一尊佛像供了起來,一直過著安于清貧的生活,只把這段故事流傳了下來。
后來,在戰亂中,迫于四處逃難,顛沛流離,金佛被埋在了她居住的那個小村的一棵古松下;戰亂結束,她的兒子幾次前去挖掘,卻一直都沒挖到那尊寶貝。也仿佛這段太祖母口中的故事,真的只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