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青燈不歸客

  • 妖鳳與僧
  • 栗子兒醬呀
  • 4966字
  • 2019-09-23 16:04:32

正值金秋時節(jié),天氣轉涼,落瓊山位置比較北,四季鮮明,放眼望去,整座山呈現(xiàn)不同的顏色,這時,山腰處還是一片綠色,而山腳下,已經(jīng)是一片金黃…………

位于半山腰處的雙梧寺內香客絡繹不絕,這所千年老寺在這一代很受歡迎。如今正值收獲季節(jié),很多山腳下的莊稼人都來這兒拜佛祈求近日不要下雨,不想讓這一年的辛苦化為泡影。此外,秋闈降至,也有很多人來這里祈求佛祖保佑自家相公或是兒子能夠高中,謀得功名…………

雙梧寺是這片地區(qū)的名寺,而之所以叫雙梧寺,是因為這寺里有兩株千年梧桐,一株在佛殿之前,常受到香客供拜,樹枝上被人們系上寫了愿望的布條,很是氣派,一株在后院,那里只有寺里的僧人,則比較清凈。據(jù)說這兩株千年梧桐自建寺之初為第一任方丈所植,與寺同齡,寺廟里曾起過幾場大火,也經(jīng)歷了幾朝的兵亂,殿內的佛像,寺里的房屋,這些被毀過幾次,而唯獨這兩株梧桐,一直存活,因而以雙梧寺命名。

今日,還未到巳時,寺廟里已經(jīng)來了很多人,大殿內,師叔一笑在誦經(jīng),那些前來燒香拜佛的人都很尊敬這位德高望重的老僧。腳步和動作都很輕。上了香,拜了佛,許了愿后都還聽了一會兒一笑誦經(jīng)…………

而寺廟后院,無一從寺廟住持禪房里出來后,就開始進行每天的慣例:檢查師弟們的工作與課業(yè)。

無一走在前面,身后跟著師弟無憂。這二人雖都已剃度出家,但是都處于意氣風發(fā)的年紀,相貌很是俊朗。無一高一些瘦一些,模樣成熟穩(wěn)重一些。無憂則更加開朗一些,臉上常常帶著笑容。

無一大多時候都是沉默的,但是身后的無憂一直在嘰嘰喳喳,同無一講述他昨晚的趣事,他也不管無一是否聽進去,只管講他的。

無一每經(jīng)過一處,那里的和尚便合掌俯身,對無一問一聲:“大師兄好!”無一每次都只是點一下頭。一到這種時候,無憂就會停下他的嘴,表現(xiàn)得穩(wěn)重些,盡量不要失了身為二師兄的威嚴。可他卻不知,在眾多弟子眼里,無憂早就失去了威嚴!

對于無憂,雖然也會有師弟對他問好,但是他得到的問好與大師兄得到的問好,性質截然不同,因為他對師兄也是那么一種性質。無憂望著無一大師兄的背影,眼睛里全是敬仰。從很小時他就感到,師兄的背影很可靠…………

無一走了一圈,師弟們的活兒都做完了,無一吩咐無憂:“無憂,今日山下孫婆婆請寺里作法會,你去告訴清心和法音,準備一會兒下山。”

無憂:“是,師兄。”無憂說完就想跑去傳告。

無一攔住他:“等等,我話還沒說完!“

無憂不好意思的撓著光光的頭,很不好意思的說:“對不起,大師兄,您繼續(xù)說。“

無一:“寺里有事你來負責。“

無憂有些不情愿地回答:“好……“

無一接著說:“我今日會去集市,想要什么?”

一聽到集市,無憂就兩眼放光,望著無一的眼神更是崇拜,沒有思考就回答:“糖炒栗子!”

無一點頭,揮揮手示意無憂可以離開了。

于是,無憂樂滋滋的跑去準備了。

無一則穿過一段梧桐小道,過了一道門,來到了前院。有幾個香客看到了無一,紛紛合掌對他道一聲:“無一師傅!”

每次無一也都回禮問好。

無一來到佛殿,看到殿內一笑師叔還沒有結束誦經(jīng),就做了手勢,讓里面的天思出來。

天思是師叔一笑的徒弟,也是平日里照顧一笑的和尚。

天思小跑著出了殿,對無一恭敬地道了一聲“大師兄”

無一:“天思,今日我會下山,不在寺里。”

天思:“是,大師兄,師傅結束誦經(jīng)時我會告知師傅。“

吩咐完所有的事后,無一就帶著兩個小僧下山了。

……………………………………………………………………………………………………………………………………………………………………

人界剛剛經(jīng)歷了將近百年的戰(zhàn)亂,現(xiàn)在是人界一統(tǒng)后的第十年,皇帝幼年登基,天下尚且不穩(wěn),且朝廷建立不久,為恢復元氣,興黃老之學,無論是學界還是宗教,思想都十分活躍。在瓊山和九華山一帶,佛學最為興盛。當今太后也深信佛法,所以佛門很是興盛。

無一自小在雙梧寺長大,是現(xiàn)任住持的唯一親授弟子。之所以說是唯一親傳,是因為現(xiàn)任住持身體不好,只有在無一年幼時狀況較好的時候教習過弟子,就連第二個到寺里的無憂都沒有受到過師父的教導,更別說其他弟子了。其他的師弟們和無憂都是無一教導的。都是住持師父教習無一,無一將他從師父那里學來的教給師弟們。

此外,一笑師叔是三年前才回的雙梧寺,平日里并不教習弟子。所以,無一對于師弟們來說相當于半個師傅,對于寺里的香客來說,相當于半個住持。無一在寺里相當于是主心骨的存在。

再說說一笑,一笑本在京華的名寺內修行,也是位高僧,一笑年幼時便離開了雙梧寺云游四海,半生漂泊,知道年老體弱才最后定居京華蓮花寺,是蓮花寺內的高僧。但是三年前收到住持師兄的信函,主持師兄身體日漸衰弱,想請一笑回到雙梧寺坐鎮(zhèn)。一笑與住持師兄情誼深厚,收到信后不久就回了雙梧寺。而雙梧寺也因多了位京華高僧而增添了名氣。

怎么說吶,一笑只有天思一位徒弟,負責照顧他,平日里一笑不與其他弟子交流,話很少,只是全身投入佛法。不參加法會,寺里的重大場合也不參加,總之就是拒絕參加一切凡事。只管坐鎮(zhèn)寺院,其他的事一概不負責。

無一很尊重一笑,但是一笑加起來也沒有對無一說過幾句話。并不是一笑師叔討厭無一,只是一笑對所有的人都是這樣,對無一的態(tài)度還算是好的。其他的弟子連話都沒和一笑師叔說過……

………………………………………………………………………………………………………………………………………………………………………………

無一和兩位師弟來到山下,到了孫婆婆家。孫婆婆是雙梧寺十幾年的香客,可以說是看著無一和無憂長大的,而每年,孫婆婆亡夫的法會都是無一來做的,今年,也是如此。

無一來到孫婆婆家里,孫婆婆已經(jīng)在房里擺好了排位,供桌,蒲團,香爐。無一在前,兩位師弟跟隨其后,對孫婆婆雙手合十:“阿彌陀佛,孫婆婆安好。”

孫婆婆也雙手合十回禮。

法會前沒有太多禮貌話,無一披上袈裟,拿出木魚,開始為亡者誦經(jīng),身后的兩位師弟也拿著佛珠閉著眼誦經(jīng)。孫婆婆則在兩位師弟身后,虔誠跪坐。

無一的各項功課都是極好的,否則也不會作代替師傅教習師弟們。更何況天生聰慧,又有住持師父的親自教導,用一笑對無一的評價來說就是:只有閱歷太淺。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本就沒有什么閱歷,所以,無一可謂是個完美的人。慧根很深。

身在世俗,依舊不改佛心,才算功成。

法會很快結束,孫婆婆合十雙掌向三位師父道謝。

法事完畢,無一沒有馬上走,而是自己和二位師弟一起為孫婆婆干完了幾天的重活后才離開。臨走前孫婆婆還勸他們留下來吃飯,無一拒絕了。

為孫婆婆作法事的十幾年來,無一從沒有留下來吃過一頓飯。即使是在戰(zhàn)亂時期,寺里斷糧的時候,也沒有留下來吃過一頓飯。

出了孫婆婆家的門,那兩位師弟很是不解,現(xiàn)在已是中午,他們早已餓的直不起腰了,只是大師兄為什么不留下吃飯呢?

天音經(jīng)不起好奇,問了無一。

無一走在前面,語氣有些嚴肅,說:“記住,這是雙梧寺的戒規(guī),絕不食施主的齋食。不管什么情況,什么時候,都不能。此外,孫婆婆是寺里的老香客,給寺里幫過不少忙。她一個老婦人獨自生活,已是不易,身為佛門弟子,應是體諒她老人家的不易,而不是讓孫婆婆體諒我們的肚子。”

聽了無一的一番教導,那兩位弟子很是慚愧,低頭道“是,師兄,我們謹記教誨。”

無一與兩位師弟在上山的路口處分開,無一要去集市。

與兩位師弟分開后,無一獨自走在小路上,想到剛剛師弟們的問題,不禁讓無一想到了自己第一次與師傅來為孫婆婆的丈夫做法事的情形。

那時也是秋季,當時正在打仗,山下村里的青壯年和山上的和尚們都被征去前線打仗。雙梧寺里只剩下無一和師父,一老一少。

當時是孫婆婆剛剛喪夫,日子很是難熬,但是為了讓亡夫一路走好,孫婆婆還是請了和尚做法事,為亡夫超度祈福。

那日的師父也和無一今日做的一樣,他們幫孫婆婆干了活,記得當時只是為她去拾了柴,挑了水,孫婆婆就感動的落淚,執(zhí)意要拿出存糧,留他們吃飯。師父當時也是斷然拒絕。

回到雙梧寺,師傅與無一吃的是沿途路上采的野菜,煮野菜很難下咽,但是無一從頭到尾都沒有抱怨。

臨睡前,師父問了無一:“為什么師父要拒絕孫施主的齋飯?”

無一當時的回答和他今天的回答相差無幾。當時師父聽了他的回答很開心,狠狠夸獎了他一番………………

無一回想起那時,還真是無憂無慮,只需跟著師父就好,什么都不用想。“真想回去啊”無一情不自禁的發(fā)出感慨。心里又想:即使回不去,如果讓那件事不發(fā)生也好…師父突然生病,無一小小年紀就要獨挑大擔。

不知不覺就到了人群喧鬧的地方,人聲的喧嘩聲將無一的思路拉了回來…………

…………………………………………………………………………………………………………………………………………………………………………

而回到了鳴鳩山的有些憂傷的凰萋萋。

剛到鳳凰居,就看到一身白衣的鶴九在門前恭迎。

鶴九對凰萋萋作揖,道了一聲“殿下”。鶴九的身后站著那日從地牢里救出的海東青。海東青比鶴九高一些,壯一些。

鶴九在凰萋萋身后匯報:“殿下,明日天后要舉辦蟠桃宴,今日派仙童送來了請?zhí)€請殿下明日務必前去!”

凰萋萋上了樓梯,進了最大的樹屋,那里是凰萋萋的私殿,本來鶴九想用這間樹屋當作大殿的,但是凰萋萋拒絕,執(zhí)意要把這最大最舒服的樹屋用作私殿。鶴九無奈,只好同意。

現(xiàn)在,凰萋萋坐在一個非常奇怪的椅子上,鶴九看了一眼那個椅子,黑漆漆的,配上凰萋萋的紅衣有一種莫名的般配。那個奇怪的椅子是冥幽寒帶來的禮物,據(jù)冥幽寒所講,那個椅子是用千年黑貓精的皮縫制的,支架則是萬年的梨花木,他還說高貴的萋萋姐就該擁有這樣的椅子。

反正鶴九是看不慣那個黑漆漆的十分古怪的椅子。他越看越不順眼,于是索性就不看。這一點,鶴九做的十分順手。

鶴九繼續(xù)匯報今日的事務。“殿下,太上老君和太白星命人送來了賀禮。”

凰萋萋接過海東青倒的茶,喝了一口,說:“嗯,好好收好。”

鶴九:“此外,各界也都送來了賀禮,我都按貴重做了回禮,想到殿下您應該不會喜歡,事后就將那些分給了鳥界的弱小群族。”

凰萋萋已經(jīng)放下了茶杯,手里拿著幾個釵子,說:“嗯,不錯!”

鶴九繼續(xù)匯報:“殿下,明日的蟠桃宴?”

凰萋萋此時正照著鏡子,她頭上戴著幾只新釵子,一聽到‘蟠桃宴’,皺了一下眉頭,說:“不去!”

鶴九早就料到了現(xiàn)在的情況,繼續(xù)勸說:“殿下,天界還是要給幾分面子的,再說,明天閻王也會去。”

凰萋萋扭頭,有些驚訝:“小冥也去?他湊什么熱鬧?再說,我去了肯定會見到他吧,太尷尬了,不想去。”

鶴九繼續(xù)哄騙:“是的,閻王也收到了請?zhí)5钕拢c太陽神的事情早晚要面對的,不能一味的躲避呀!”

凰萋萋拔下釵子,思考了一下,起身,說:“好吧,你去備份禮物。”

鶴九微微俯身,道:“是”

鶴九講完這些就出了凰萋萋的私殿,海東青也后腳出了私殿。

鶴九的真身是一頁佛經(jīng),是七百年前地藏王菩薩折成的一只紙鶴,曾經(jīng)地藏王菩薩因為忙碌沒有時間陪凰萋萋和冥幽寒一起,又因為年幼時的冥幽寒喜歡獨處,所以鶴九一直跟著凰萋萋。原本折了鶴九是把他當成耳朵和傳音筒,但是時間久了,鶴九和凰萋萋早已結下情誼,出生入死多年,鶴九也從原來的沒有感情的紙鶴變得有了些人情味兒。

但是自從凰萋萋被關后,冥幽寒閉門不出,鶴九當初不阻攔凰萋萋犯錯,反而助她行兇。地藏王菩薩一怒,鶴九被罰,恢復了真身,呆在凰萋萋九重天的梧桐居內五百年。直到凰萋萋釋放,鶴九才又以人形現(xiàn)身。可以說,鶴九是地藏王菩薩為凰萋萋折的一只紙鶴。因為有凰萋萋的存在,才有鶴九的存在意義。

海東青則是世代襲承的稱號,鷹之最俊者,謂之“海東青”,是鳥族里面第二高貴的神鳥,主管東方雪域高原,也被稱為“最接近神的存在”。

話說凰萋萋被關,百鳥王應該是東方雪域高原的鷹族擔任,怎么講,孔雀在鳥族只排第三。孔雀之所以占了那么久的王位,肯定對鷹族使了陰謀詭計,否則海東青也不會淪落至被囚禁的下場。

不過,好在海東青獲救了。

回到她和鶴九身邊以后,海東青也在慢慢的恢復。

鶴九和海東青出去之后就只剩下了凰萋萋一人,呆在還不熟悉的私殿里,她滿腦子都是關于葉于飛的事情。

說好了她一出來就會去尋他,但是現(xiàn)在他的身份是個和尚,她還要繼續(xù)堅持嗎?

而且,她記性一直不是很好,在九重天的五百年,她好像忘記了很多的事情,許多快樂的事情和尋常的小事她忘記了很多。現(xiàn)在記得的只有那些她還無法釋懷的傷痛和回憶。

雖然忘記了很多的事,但是凰萋萋心里一直有一個很強烈的想法,那就是去找他,無論他現(xiàn)在還是不是原來的那個他,無論他是否記得她,無論他會不會還俗………………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谷城县| 西乌珠穆沁旗| 镇巴县| 汝南县| 滨州市| 安平县| 礼泉县| 桦川县| 来凤县| 云阳县| 通江县| 芜湖县| 江北区| 西青区| 靖江市| 芮城县| 库伦旗| 河曲县| 大港区| 宁阳县| 铁力市| 潼关县| 禹州市| 缙云县| 永和县| 会泽县| 舞钢市| 昌图县| 青海省| 蓝山县| 凤台县| 同心县| 无为县| 平潭县| 开封市| 浙江省| 自贡市| 金昌市| 霞浦县| 金昌市| 东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