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毛澤東思想及其歷史地位

邏輯框架

考點精講
一、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2004年、2006年、2008年、2009年考查過)
(一)毛澤東思想形成發展的歷史條件
毛澤東思想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結果。20世紀上半葉,帝國主義戰爭與無產階級革命的時代主題,是毛澤東思想形成和發展的時代背景。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和建設的實踐,是毛澤東思想形成的實踐基礎。黨在領導廣大人民進行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既有成功的寶貴經驗,也有失敗的慘痛教訓,毛澤東思想正是在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二)毛澤東思想形成發展的過程
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歷史過程也是毛澤東思想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毛澤東思想開始形成(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直至土地革命時期)。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等著作中,分析了中國社會各階級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思想。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同黨內一度盛行的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經驗神圣化的錯誤傾向的斗爭中,逐步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毛澤東在《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對本本主義》等著作中,提出并闡述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思想,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的初步形成。
(2)毛澤東思想走向成熟(遵義會議以后,直至抗日戰爭結束)。遵義會議以后,毛澤東系統地總結了黨領導中國革命特別是全民族抗日戰爭以來的歷史經驗,深入分析中國革命具體實際,在《實踐論》和《矛盾論》兩篇著作中系統闡述了黨內“左”的和右的錯誤的思想根源。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論聯合政府》等理論著作中,科學闡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動力、領導力量、性質和前途等基本問題,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并制定了相應的經濟、政治、文化綱領,指明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具體目標。這一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系統闡述,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歷史性飛躍,標志著毛澤東思想趨于成熟。1945年黨的七大將毛澤東思想寫入黨章,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3)毛澤東思想的繼續發展(解放戰爭時期和新中國成立以后)。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先后提出人民民主專政理論、社會主義改造理論、關于嚴格區分和正確處理兩類矛盾的學說特別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理論。毛澤東明確提出了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找出在中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的任務,并為開辟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進行了艱辛探索。這一時期形成的關于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思想,集中體現于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論人民民主專政》《論十大關系》《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等著作中,是毛澤東思想的豐富和發展。
【提示】本知識點為背景知識的介紹,重點放在對毛澤東思想形成的不同階段的理解與記憶上,并熟記不同時期的一些著作的名稱及內容。
【例題】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的會議是( )
A.六屆六中全會
B.黨的七大
C.七屆二中全會
D.黨的八大
【答案】B
【例題】毛澤東思想形成的根本標志是( )
A.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理論的提出
B.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提出
C.黨的七大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D.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科學體系的形成
【答案】A
二、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內容和活的靈魂(2002年、2005年考查過)
(一)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內容
毛澤東思想緊緊圍繞著中國革命和建設這個主題,提出了一系列相互關聯的重要理論觀點,構成一個完整的科學思想體系,具有豐富的內容。毛澤東思想在以下幾個方面,以獨創性的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毛澤東從中國的歷史狀況和現實狀況出發,深刻研究中國革命的特點和中國革命的規律,深刻分析中國社會形態和階級狀況,弄清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對象、任務、動力、領導力量和前途,制定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開辟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全國政權的革命道路,創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這一理論,是反映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客觀規律的完備的理論形態,是毛澤東思想達到成熟的重要標志。
毛澤東領導我們黨,依據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所創造的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經濟政治條件,采取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并舉的方針,實行逐步改造生產資料私有制的具體政策,從理論和實踐上解決了在中國這樣一個占世界人口近1/4的、經濟文化落后的大國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重大問題。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以后,毛澤東又領導全黨和全國人民積極探索適合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戰略意義的正確思想和方針。
毛澤東系統地解決了如何把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革命軍隊建設成為一支無產階級性質的、具有嚴格紀律的、同人民群眾保持親密聯系的新型人民軍隊的問題。他總結了中國長期革命戰爭的經驗,系統地提出了建設人民軍隊的思想,提出了以人民軍隊為骨干、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建立農村根據地、進行人民戰爭的思想。在新中國成立以后,他提出必須加強國防,建設現代化革命武裝力量(包括海軍、空軍以及其他技術兵種)和發展現代化國防技術(包括用于自衛的核武器)等重要指導思想。
毛澤東精辟地論證了革命斗爭中政策和策略問題的極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必須根據政治形勢、階級關系和實際情況及其變化制定黨的政策,把原則性和靈活性結合起來。
毛澤東根據馬克思主義關于文化與經濟、政治之間關系的基本觀點,提出過許多具有長遠意義的重要思想。他指出,為什么“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強調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對革命工作要極端負責,要艱苦奮斗和不怕犧牲。
毛澤東建黨學說成功地解決了在無產階級人數很少而戰斗力很強、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占人口大多數的國家,如何建設一個具有廣泛群眾性的、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政黨的問題。毛澤東特別注意從思想上建黨,提出黨員不但要在組織上入黨,而且要在思想上入黨,經常注意以無產階級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
除了上述幾個方面外,毛澤東思想體系中還有關于國際戰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論,關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論,等等。
【提示】本知識點比較重要,考生備考的重點應放在對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理解與記憶上。命題多為選擇題。
【例題】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是( )
A.黨的建設
B.實事求是
C.群眾路線
D.獨立自主
【答案】BCD
(二)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
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是貫穿于上述各個理論組成部分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它們有三個基本方面,即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
實事求是,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堅持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
堅持實事求是,就要深入實際了解事物的本來面貌,把握事物內在必然聯系,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堅持實事求是,就要清醒認識和正確把握我國基本國情。我們一切路線、方針、政策的制定仍應堅持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牢牢立足基本國情這個最大實際,充分體現這個基本國情的必然要求。堅持實事求是,就要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我們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繼續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同時,要及時總結黨領導人民在實踐中創造的新鮮經驗,形成和發展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
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群眾路線本質上體現的是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基本原理。只有堅持這一基本原理,我們才能把握歷史前進的基本規律。
堅持群眾路線,就要堅持人民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根本力量。堅持群眾路線,就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一切行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一切政黨的根本標志。堅持群眾路線,就要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獨立自主,就是堅持獨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堅定不移地維護民族獨立、捍衛國家主權,把立足點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礎上,同時積極爭取外援,開展國際經濟文化交流,學習外國一切對我們有益的先進事物。
堅持獨立自主,就要堅持中國的事情必須由中國人民自己處理。中國共產黨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實踐中,形成的這種獨立自主的探索和實踐精神,這種堅持走自己的路的堅定信心和決心,是我們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立足點,也是黨和人民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保證。堅持獨立自主,就要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宗旨,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各國友好相處,在平等互利基礎上積極開展同各國的交流合作。
三、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2015年考查過)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重大理論成果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理論形態,它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毛澤東思想所確立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奮斗方向、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指導著黨不斷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推向前進。
(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科學指南
(1)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找到了一條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正確道路。
(2)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我們黨找到了一條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道路,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3)在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基礎上,毛澤東又對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進行了艱辛探索,提出了許多有啟發性的論斷。
毛澤東思想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思想觀點,對于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
(三)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毛澤東思想形成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雖然它形成和發展的歷史條件與當前的環境有著很大的不同,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毛澤東思想已經過時、對當前的社會主義建設沒有借鑒價值。毛澤東思想從誕生之日起就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毛澤東思想,一方面完全是馬克思主義的,另一方面又完全是中國的,是中華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現和理論上的最高概括。不了解毛澤東思想,就不能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有深刻的認識,毛澤東思想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支柱,將長期激勵和指導我們前進。
正確認識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有一個怎樣科學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關系到怎樣看待黨和國家過去幾十年奮斗的成就,關系到黨的團結、國家的安定,也關系到黨和國家未來的發展前途,不僅有重要的歷史意義,而且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毛澤東一生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作出了杰出的貢獻,領導我國革命和建設取得了偉大的勝利;但他在晩年又犯下了嚴重的錯誤,使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遭受了嚴重挫折。“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在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認識問題上,存在過兩種錯誤傾向:一種是認為凡是毛澤東做出的一切決策、指示,都必須堅決維護、始終遵循;另一種是借口毛澤東晚年犯了嚴重錯誤,全面否定毛澤東的歷史地位與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價值和指導作用。這兩種態度都沒有把經過長期歷史考驗形成科學理論的毛澤東思想同毛澤東晩年所犯的錯誤區別開來。毛澤東晚年的錯誤是由于違反了他自己主張的實事求是原則。
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作出了科學的、實事求是的評價。
毛澤東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他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立和發展、為中國各族人民解放事業的勝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和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為世界被壓迫民族的解放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毛澤東晚年特別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確犯有嚴重錯誤。但是就他的一生來看,他的功績遠遠大于他的過失。他的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他的錯誤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家、一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所犯的錯誤。將毛澤東晚年所犯的錯誤同經過長期歷史考驗形成科學理論的毛澤東思想區別開來,為我們完整準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指明了方向。正如鄧小平所指出的:沒有毛主席,至少我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我們應該珍視這半個多世紀以來在中國革命和建設過程中,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所形成的科學理論成果,并在新的實踐中運用和發展。
【提示】本知識點比較重要,重點在對毛澤東思想和毛澤東本人的正確評價的理解上。在搞清基本概念的同時,注意理清毛澤東思想與毛澤東個人的思想等概念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例題】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作出科學的、實事求是評價的是( )
A.黨的七大
B.《關于建黨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C.《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D.黨的十二大
【答案】C
【例題】毛澤東晚年的錯誤是由于違反了他自己主張的( )
A.實事求是原則
B.獨立自主原則
C.群眾路線原則
D.黨指揮槍原則
【答案】A
【真題—2015】1979年,針對當時存在的是否還要堅持毛澤東思想的問題,鄧小平指出:“有些同志說,我們只擁護‘正確的毛澤東思想’,而不擁護‘錯誤的毛澤東思想’。這種說法也是錯誤的。”“這種說法”之所以錯誤,是因為( )
A.沒有把毛澤東與黨的其他領導人對毛澤東思想的貢獻區分開
B.沒有把毛澤東思想與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區分開
C.沒有把毛澤東思想與毛澤東的思想區分開
D.沒有把毛澤東晚年的錯誤與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區分開
【答案】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