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研究內容

本書深入討論了我國區域文化力的發展現狀以及特征。本書認為,文化力包含供給側的文化生產力、需求側的文化消費力以及對于文化生產和文化消費產生影響的文化環境力。本書從文化供給側文化產業生產效率、文化事業公平以及文化需求側文化消費三個子角度入手,科學評價我國文化產業效率水平、文化事業公平程度以及文化消費水平,進一步找出影響文化產業效率水平、文化事業公平以及文化消費水平的經濟社會影響因素,搭建以文化生產力、文化消費力、文化環境力為核心要素的整體文化力評價指標體系,采用統計方法從整體角度來對區域文化力進行評價。

本書的研究框架如圖1-7所示。

圖1-7 研究結構框架圖

各章的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章,緒論。本章對于本書的研究背景、研究意義、研究內容、研究方法以及創新點等內容進行了系統闡述,明確了中國傳統文化內容在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推動當代區域發展上所具有的精神價值,提出應以“內容創新、形式創新、科技創新、教育創新、學術創新、產業創新”推動區域文化供給側改革,突破傳統文化發展的困局;通過對文化發展政策歷史演進的系統梳理,揭示國家助力區域文化發展的戰略舉措和文化發展方向;從宏觀層面分析了全國區域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融合趨勢以及區域文化消費水平的穩步提高。

第二章,區域文化力研究綜述及理論分析。本章對文化、文化力、文化產業、文化事業、文化消費等已有研究及相關理論進行梳理,并對重要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進行有效界定。

第三章,中國區域文化產業效率及其影響因素研究。本章基于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3年、2014年、2015年《文化及相關產業統計年鑒》等全口徑文化產業數據全面系統地分析我國文化產業效率發展現狀,采用數據包絡模型(DEA-BBC)對我國31個省級行政區域文化產業效率進行評價,在此基礎上根據我國31個省級行政區文化產業效率得分的截取數據特點(0-1)以及文化產業溢出效應特點建立面板Tobit空間計量模型,分析各類經濟社會影響因素對于區域文化產業效率的影響程度。

第四章,中國區域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及其影響因素研究。本章從文化事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資金投入、人員投入、公共設施、文化活動參與等角度建立公共文化服務評價指標體系,基于2009—2015年31個省級行政區數據,使用熵權法來對統計指標體系中的各個指標進行合理賦權,對31個省級行政區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進行合理評價,科學比較各省區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采用基尼系數對區域之間公共文化水平差異進行核量。對于影響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因素,通過建立面板分位回歸,對于不同分位點下的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影響因素的作用程度進行研究。

第五章,中國區域文化消費水平及其影響因素研究。本章以居民人均文化消費現金支出作為衡量文化消費水平的指標,通過對文化消費水平的影響因素進行系統的梳理,在此基礎上建立面板分位回歸,進而對不同分位點下的文化消費水平各影響因素的影響程度進行研究。

第六章,中國區域文化力整體評價。本章基于文化力理論研究,建立以文化生產力、文化消費力、文化環境力為核心要素的區域文化力評價體系,采用熵權法對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以及236個地級以上城市文化力的現狀進行評價,挖掘我國各區域文化力發展的薄弱環節。

第七章,研究總結與政策建議。本章對前六章的理論和實證研究成果進行了結論性總結,概括歸納出我國不同區域文化力發展的現狀,基于理論與實證分析探討了我國區域文化力發展存在的問題與瓶頸,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出促進我國區域文化力提升以及促進我國文化產業效率、文化事業公平、文化消費水平、文化環境提升等文化發展環節全面發展的建議。最后對于本書存在的研究不足進行說明并指出未來的改進方向,以期對我國區域文化力研究的進一步開展有所助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孜县| 阿巴嘎旗| 怀集县| 肥东县| 大港区| 桦川县| 青河县| 济阳县| 乌拉特前旗| 大同市| 嘉义县| 修武县| 林州市| 浮山县| 永济市| 青阳县| 同江市| 江油市| 犍为县| 昌江| 大邑县| 会泽县| 顺义区| 随州市| 大渡口区| 乐亭县| 河北区| 两当县| 龙胜| 河西区| 洛隆县| 商城县| 长顺县| 芦溪县| 靖西县| 虞城县| 黎城县| 安顺市| 淅川县| 安西县| 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