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考研政治專題經典教程
- 蔡桂娟主編
- 15字
- 2019-11-07 17:33:28
第一部分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緒論
一、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一)不同角度的回答
從創造者、繼承者的認識成果講,馬克思主義是由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的,由其后各個時代和民族的馬克思主義者不斷豐富和發展的觀點和學說體系。
從階級屬性講,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爭取自身解放和整個人類解放的科學理論,是關于無產階級斗爭的性質、目的和解放條件的學說。
從研究對象和主要內容講,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的學說,是關于資本主義發展和轉變為社會主義以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發展的普遍規律的學說。
(二)馬克思主義的內容、體系
馬克思主義的內容涵蓋了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歷史和人類社會發展與自然界的關系等諸多領域和各個方面,是極其深刻和豐富的理論體系,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基本組成部分。
(三)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內容,是對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是馬克思主義科學思想體系的精髓。
首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是馬克思主義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根本立足點和出發點。
其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是關于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規律的科學認識,是對人類思想成果和社會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
再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方法論基礎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實事求是的方法、辯證分析的方法、歷史分析的方法、群眾路線的方法等。
二、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一)馬克思主義的產生(2018年第1題)
經濟社會根源: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其固有矛盾,即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預示著未來社會革命的性質和歷史發展的方向,這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提供經濟社會條件和基礎。
思想淵源: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英、法國空想社會主義學說。
階級基礎:無產階級力量的壯大。
(二)馬克思主義的發展
馬克思主義是在實踐中產生的,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這種發展,除了馬克思、恩格斯根據實踐的發展對自己創立的理論不斷充實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寧等馬克思主義者在領導俄國革命中實現的。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確立為自己的指導思想,并在長期奮斗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先后產生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三、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征
(一)馬克思主義在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強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這是馬克思主義基本的和最鮮明的特征。
其科學性表現在:堅持世界的物質性和真理的客觀性,力求按照世界的本來面目如實地認識世界;力求全面地認識事物,并透過現象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自覺接受實踐的檢驗,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
其革命性表現在:堅持唯物辯證法,具有徹底的批判精神。
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革命性是統一的,兩者相互支撐、相互促進。
(二)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政治立場、理論品質和社會理想
首先,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是無產階級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其次,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體系的哲學基礎。徹底而完備的唯物主義特別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為馬克思主義整個理論體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論基礎。
首先,這是由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質決定的。鮮明的階級性和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特性。
其次,這是由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決定的。
再次,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場上,是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
首先,這種品質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質的反映。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質屬性,在于它的徹底的科學性、堅定的革命性和自覺的實踐性,而徹底的科學性是最根本的。理論上的與時俱進正是科學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這種品質是人類認識發展規律的具體表現。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這是人類認識發展規律的基本要求。與時俱進就是根據實踐的變化,尊重和遵循客觀規律,不斷超越前人和自己的認識過程。所以,認識規律、把握規律、遵循和運用規律,是與時俱進的根本要求。
再次,這種品質是理論創新的內在要求。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堅持在實踐基礎上不斷推進理論創新,使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
實現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社會,是馬克思主義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四、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意義和方法
(一)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意義
第一,是大學生個人成長和長遠發展的客觀需要;
第二,是取得革命勝利和建設成就的重要保障;
第三,是把握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主旋律,抵御錯誤思潮的基礎。
(二)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方法
第一,在掌握科學體系、基本原理和精神實質及其立場、觀點和方法上下功夫;
第二,堅持理論聯系實際;
第三,用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
- 藍鴻文《新聞采訪學》(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含新聞采訪專題視頻講解]
- 唐曉《當代西方政治制度導論》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文物與博物館學考研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朱啟臻《農村社會學》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第2版)
- 思想政治理論新大綱速練十套卷
- 2020年中國近現代史考研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何曼君《高分子物理》(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中央財經大學統計與數學學院432統計學[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910微觀與宏觀經濟學歷年考研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 徐恒鈞《材料科學基礎》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插圖修訂版)
- 陳志華《外國造園藝術》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中國傳媒大學外國語學院242二外英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克魯格曼《微觀經濟學》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第2版)
-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882公共管理綜合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