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隨著“大數據”“互聯網+”等信息化詞匯進入政府工作報告、進入大眾媒體、進入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不得不思考一下這些詞背后的深層次含義。這其實是一場“以數據為核心”的管理方式的變革。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數據資源顯得越來越重要,目前已經成為各種組織發展的一項重要資源,利用信息資源進行各種資源的有效配置將極大地提升組織的競爭力。尤其是在擁有海量運行數據的政府部門,數據資源的規范管理日益提上議事日程,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將數據資源作為政府治國理政的重要資源。對于政府海量數據資源的規劃、管理和深度開發利用,需要政府首席信息官(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CIO)這類專門人才的支持,而對于人才的建設和管理,也將會從制度層面提出更高的要求。這就是本書所要研究的主題“政府首席信息官制度”。

在電子政務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后,人們發現其不必然帶來行政成本的降低及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務水平的提高。反而在政府信息化過程中出現了種種問題,比如IT黑洞、信息化績效低、重復投資、不能互聯互通、信息不能共享等。這使得政府信息化的績效根本無法得以彰顯。對于這些問題,學術上不僅沒有在理論上找到產生的原因,也沒有解決問題的理論基礎,因為實踐中這些問題依然存在。本書正是基于這樣的考量,企圖找到國內政府信息化績效不高的理論原因以及解決這個問題的理論基礎,形成政府信息化領域內的基礎理論,并為今后形成科學的政府信息化管理理論體系邁出第一步。

首先,對于政府信息化績效不高的原因,基于心理學中的歸因理論,一般會歸結為兩種:有人認為是負責政府信息化項目的信息化主管或政府CIO的個人能力不足造成的;也有人認為是政府的組織制度不健全造成的,認為組織制度不支持、高層領導不支持、政府CIO光有責任沒有權力等制度因素影響信息化績效。那么到底哪些因素影響政府信息化的績效?是主管信息化的政府CIO的能力還是政府的組織制度?這些影響因素的重要性是不是有所不同呢?如果影響因素是個人的能力,那么又有哪些重要的個人能力對于信息化績效影響較大?如果影響因素是組織制度,那么又有哪些重要的組織制度對信息化績效影響較大?此外,如果是人的原因,那么今后政府在進行信息化的時候就應該從培養“人才能力”的角度來提高信息化績效;如果是制度的原因,那么政府就應該著重完善組織制度。因此,研究以上問題有利于正確把握政府信息化的癥結所在,有利于解決目前政府信息化過程中存在的“人才不足”和“制度缺失”兩個核心難題。

其次,長期以來,大多數學者的研究都主要集中在政府信息化中政府CIO制度的意義和必要性上,對于政府CIO制度的理論基礎是什么以及其具體內容又包括什么都鮮有論述。因此本書的第二項重要研究內容是重點闡述政府CIO制度的理論基礎及內容框架。

再次,在目前的“網絡強國”“互聯網+”“大數據”背景下,數據資源逐漸成為治國理政的一項重要資源,那么政府的海量數據如何開發利用?與政府信息資源管理密切相關的政府CIO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應該建立有效的政府CIO制度來保障這些數據資源的合理利用。但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實施政府CIO制度還有諸多影響因素,不僅包括新興的大數據技術革命,還包括傳統的行政文化以及現實的政府行政體制改革的大背景。這些都使得對政府CIO制度這個問題的研究顯得尤其重要。做好了可以使政府服務更上一個臺階,否則可能使得原有不合理的政務流程通過電子化的手段固化下來,反而增加今后進行改革的難度和轉換成本。

因此,本研究的三大核心內容如下:

(1)影響政府信息化績效的因素有哪些?它們是如何影響信息化績效的?

(2)基于這些因素的政府CIO制度的理論基礎和具體內容是什么?

(3)政府CIO制度與大部制改革、大數據、行政文化有何關系?

本書的結構如下:第一、二章回顧了國內外CIO發展現狀和研究現狀以及政府CIO制度的相關研究。第三、四章從歸因理論、領導理論和組織理論以及相關文獻入手,分析了CIO能力、組織制度對信息化績效的影響,并且建立了從個人和組織兩個層面研究信息化績效影響因素的理論模型。第五、六章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對理論模型、擴展模型進行了數據檢驗,并且對實證研究結論和管理啟示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討。第七章主要基于之前的實證研究解讀了政府CIO制度設計的理論基礎,包括資源配置理論、人力資源理論和IT治理理論,形成了政府CIO制度的理論框架。第八、九章則根據實際訪談調研,從政府CIO能力和組織運行兩個角度論述了政府CIO制度的具體內容。其中基于政府CIO能力的政府CIO制度包括政府CIO的選拔制度、培訓制度、考核制度和激勵制度;基于組織運行的政府CIO制度包括政府CIO的組織結構,政府CIO決策機制和溝通機制。第十、十一、十二章主要講了政府CIO制度的三個影響因素,首先結合現實政府行政體制改革的大背景,探討了大部制改革與政府CIO制度的關系;其次談了大數據技術革命對于政府CIO制度的設計和運行的影響;最后基于政府管理理論,論述了傳統行政文化在法治文化、效率文化和服務文化三個層面對于政府CIO制度的影響。第十三章分析了政府CIO制度的案例,包括美國政府CIO制度和新加坡政府CIO制度,前者對于構建國家層面的政府CIO制度有借鑒意義,后者對于建立地方政府層面的政府CIO制度有借鑒意義。最后結合中國上海的政府CIO制度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第十四章對于實施政府CIO制度存在的現實障礙進行了分析,主要存在觀念的障礙、編制制度的障礙以及法律的障礙,而這些障礙的解決無不和目前政府的改革緊密結合,因此,政府CIO制度的規劃與實施需要有全局的觀念,從頂層設計開始。最后第十五章對于全書進行了總結。

總的說來,政府CIO作為全球信息化進程中新涌現出來的一個參與政府高層決策的管理階層,將肩負著政府信息化決策和組織管理的重任,從而使信息技術更好地為政府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務質量而服務。政府CIO制度為規范組織中行為主體對信息資源的利用和開發提供了保障,并且以政府CIO作為管理對象,以政府信息化的成功作為目標。政府CIO制度能夠有效地保證與政府CIO相關的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它的實施與建設意味著政府對于社會資源有了重新認識,尤其是對于信息資源的作用有了重新評估。

本書在撰寫的過程中,借鑒和參考了國內外相關專家、學者和實踐者的研究成果,在此對本書所列參考文獻的作者一并表示由衷的謝意。同時,感謝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對于本研究的大力支持及寶貴意見。

最后,由于本書構思較早、成書較晚,加之政府信息化領域更新日新月異,雖然經過后期不斷的補充調查,文中難免有不足及錯誤之處,如有任何需要修正的地方,請發郵件至mengchuanjin@126.com賜教。

孟川瑾

2016年6月15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曲县| 鹿泉市| 江孜县| 博罗县| 乐至县| 平阳县| 太仓市| 万载县| 靖安县| 浪卡子县| 荔浦县| 荣昌县| 怀来县| 惠水县| 柘城县| 疏勒县| 文水县| 湘西| 洛浦县| 应用必备| 崇左市| 馆陶县| 鹰潭市| 盐边县| 邵阳县| 高安市| 台安县| 宁明县| 临武县| 潞西市| 防城港市| 武强县| 台湾省| 商河县| 原平市| 永年县| 锡林浩特市| 托克逊县| 平远县| 广平县| 古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