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鏈金融(第2版)
- 宋華
- 6419字
- 2019-10-25 16:16:03
物流金融、貿易金融和供應鏈金融辨析
供應鏈金融的產生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和市場需求,它發端于20世紀80年代,由世界級企業尋求成本最小化、全球性業務外包衍生出的供應鏈管理概念發展而來。全球性外包活動導致的供應鏈整體融資成本問題,以及部分節點資金流瓶頸帶來的“木桶短板”效應,實際上部分抵消了分工帶來的效率優勢和接包企業勞動力“成本洼地”所帶來的最終成本節約。由此供應鏈推動企業開始了對財務供應鏈管理的價值發現過程,展開了相應的業務創新,以適應這一需求,業務金融隨之漸次浮出水面,成為一項令人矚目的金融創新。然而,隨著創新的程度以及方式差異的顯現,這類業務創新逐漸形成了不同的形態和模式,其中與供應鏈業務相關的金融創新就有物流金融(logistics finance)、貿易金融(trade finance,或者transactional finance)以及供應鏈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這三個概念既具有高度的相關性,甚至相似性,但是又具有一定的差異性,而這種差異性使得資金流與供應鏈業務的結合點、參與方組成以及風險管控的抓手都呈現出不同的狀態。
物流金融在我國實業界往往被稱為“金融物流”,這種稱謂嚴格意義上講不盡合理,因為這類業務模式的核心與重點是金融創新和運營,而不是物流活動本身,而“金融物流”(financial logistics)是指因金融活動而伴隨產生的物流。但是無論叫“物流金融”或者“金融物流”,其本質的含義是指在面向物流業的運營過程,通過應用和開發各種金融產品,有效地組織和調劑物流領域中貨幣資金的運動,從而促進物流業務的順利開展,實現物流服務的高績效。這些資金運動包括發生在物流過程中的各種存款、貸款、投資、信托、租賃、抵押、貼現、保險、有價證券發行與交易,以及金融機構所辦理的各類涉及物流業的中間業務等。物流金融是為物流產業提供資金融通、結算、保險等服務的金融業務,它伴隨著物流產業的發展而產生。在物流金融中涉及三個主體:物流企業、客戶與其上下游和金融機構,物流企業與金融機構聯合起來為資金需求方企業提供融資,這三者在金融活動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根據我們在第1章中對產業層面參與者的劃分,在物流金融中第三方物流公司發揮著平臺商的作用,甚至在特定情況下起著風險管理者的功能。金融機構成為了風險承擔者和流動性提供者,在某些時候也與第三方物流公司一同發揮風險管理者的作用。物流金融是物流與金融相結合的復合業務概念,它不僅能提升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業務能力及效益,而且能為物流客戶企業融資并提升資本運用的效率。對于金融業務來說,物流金融的功能是幫助金融機構擴大貸款規模降低信貸風險,在業務擴展服務上能協助金融機構處置部分不良資產、有效管理客戶,提升質押物評估、企業理財等顧問服務項目。從企業行為研究出發,可以看到物流金融起源于“以物融資”業務活動。物流金融服務是伴隨著現代第三方物流企業而產生的,在金融物流服務中,現代第三方物流企業業務更加復雜,除了要提供現代物流服務外,還要與金融機構合作一起提供部分金融服務。
下面是美國最大的物流企業美國聯合包裹公司(United Parcel Service of America,UPS)的例子,2000年UPS并購美國第一國際銀行成立金融服務子公司——UPS Capital。其業務包括為客戶企業提供基于UPS網絡中在途庫存或商品的現金流改善業務(UPS稱之為improve cash flow)、提供其所控制的針對時需型或者價值難以估量產品的保險服務(稱為protect your goods),以及管理應付賬款的金融業務(稱為accelerate&protect payments)。其中現金流改善業務包括全球動產融資(global asset.based lending)以及貨物融資(UPS capital cargo financing)。前一種主要針對從海外采購的美國進口商,提供定向購買產品庫存的融資模式,融資需求方的條件是從海外進口產成品、年收入在5000萬到5億美元之間、產品需要在UPS的物流網絡中進行擔保;后一種主要針對美國企業的海外采購商或生產商,以在途庫存作為擔保物,對上游企業進行融資的業務模式,其前提條件是美國進口商每月必須有兩次以上海外船運、在美國本土經營三年以上、從事國際貿易兩年以上,并且完全通過UPS的網絡從事全球物流和配送業務。之所以UPS會提供這樣的服務,關鍵在于對于進出口采購貿易,由于貿易的復雜性和全球貿易的地理距離,使得買賣的某一方可能會產生資金結算上的時間差,而這種時間差會使得企業的資金流產生問題。以貨物融資為例,當美國本土企業向海外供應商或生產商采購產品后,供應商或生產商從托運形成提貨單、經海上運輸到美國通關清關,進而再通過分撥中心、倉儲配送,最后到客戶企業驗貨入庫,其間產生的應付賬款的實際結算往往要跨越幾十天。如果客戶企業對供應商延長應付賬期,對于上游供應商而言,就會產生較長時間的資金短缺,加大了供應商的資金壓力。針對這種狀況,UPS貨物融資的具體流程和方式如下(見圖3-1):首先美國本土的進口商或客戶(如沃爾瑪)申請加入UPS Capital的貨物融資計劃,并且提供其海外采購商或制造商的名單,達成三方聯盟,之后買賣雙方簽訂海外采購貿易合同,美國進口商對海外供應商產生應付賬款。海外供應商將全球物流業務外包給UPS,并以貨物擔保為基礎獲得UPS Capital的融資,滿足其正常的生產經營。UPS物流在完成質檢、海運、通關清關以及安排當地運輸等一系列物流服務后,再與美國進口商進行結算,獲得應付賬款以及相應的服務費。在這一過程中,UPS集平臺提供商、綜合風險管理者以及風險承擔/流動性提供者(事實上是其并購成立的UPS Capital)于一體,以美國本土進口商為依托,向上游供應商提供全面的資金解決方案,而融資產生的基礎便是貿易交付的貨物以及相應的物流活動。

圖3-1 UPS物流金融——貨物融資
貿易金融是在貿易雙方債權債務關系的基礎上,為國內或跨國的商品和服務貿易提供的貫穿貿易活動整個價值鏈的全面金融服務。它包括貿易結算、貿易融資等基礎服務,以及信用擔保、保值避險、財務管理等增值服務。而其中最為人關注的貿易融資,基于買賣雙方的交易過程為產業鏈中的上下游提供資金融通,既滿足各方生產經營的正常需要,同時也保障交易安全、順利、高效的開展。貿易金融(這里主要指貿易融資)的特點及其與物流金融的區別有:第一,服務的支點不同,貿易金融的本質是為商品和服務交易提供支付、結算、信貸、信用擔保等服務,這些服務緊緊圍繞“貿易”這一實體經濟展開。而物流金融雖然也為貿易中的買賣雙方提供金融服務,但這些服務是以“物流和產品(或貨物)”為基礎而展開的。第二,債務償還方式有所差異。在貿易金融中,融資方根據企業真實貿易背景和上下游客戶資信實力,以單筆或額度授信方式,提供短期金融產品和封閉貸款,以企業銷售收入或貿易所產生的確定的未來現金流作為直接還款來源,而不是完全依賴授信到期階段企業的綜合現金流。物流金融雖然也是基于真實貿易背景和上下游企業的資信實力進行融資活動,但其還款來源立足于物流服務以及貨物、動產的控制管理上。第三,融資方收益的來源有所差異。貿易金融收益主要來自三方面:一是貿易融資的直接收益,即利息凈收入;二是中間業務收益,包括手續費收入、匯兌收入等;三是資金交易的傭金收入,進出口商為了避免匯率和利率波動的風險,可能要通過融資方做一些保值性的外匯交易,如掉期、遠期和期權等,融資方從中獲得資金交易的傭金收入。物流金融的收益也有幾個方面:一是物流金融的直接收益,即利息凈收入;二是物流服務收益,包括貨物監管、品質管理、倉儲運輸等物流活動所產生的收益;三是其他隱性收益,即由于與客戶企業的關系,衍生出的其他專業技能服務收益。如UPS在融資過程中,不僅可以獲得融資收益以及物流服務收益,同時還能獲得由于與客戶的長期關系衍生出來的物流網絡規劃、供應基地優化、分銷解決方案等綜合服務收益。貿易金融與物流金融的細微差異還有一點,即業務模式的主體構成有所區別。如同前述,在物流金融中一般會涉及第三方物流、買賣雙方以及金融機構(如商業銀行),其中第三方物流發揮著平臺服務商和綜合風險管理者的作用。而在貿易金融中,發揮平臺提供商和綜合風險管理者角色的主體,既可以是第三方物流,也可以是其他供應鏈參與者(像商業銀行、上下游企業等)。
除物流金融外,UPS也提供了“應收賬款管理解決方案”(receivables management solution)(見圖3-2)。不同于貨物金融業務運行管理的基礎是全球貿易過程中的貨物,應收賬款管理解決方案針對的是貿易過程中產生的應收賬款。其運行方式是:融資需求方及其下游客戶必須認同、加入UPS Capital指定的電子交換系統。利用該系統的融資需求方承擔的責任有:接收和傳遞各類文件數據,提交指定客戶作為收款方的保理申請,向UPS Capital提供票據和信用信息,傳遞票據給下游客戶以及其他各種所需信息的溝通。UPS Capital可以運用該系統實施:審批保理,認可或拒絕融資需求方下游客戶的申請,審核確定客戶的信用級別,監控交易的過程以及處理相關的融資業務等。具體講,首先,融資需求方在傳遞各類交易信息和數據的基礎上,向UPS Capital申請保理,并將承擔應付賬款的下游客戶清單告知UPS Capital,UPS Capital分配指定賬戶給融資需求方。其次,指定的下游客戶遞交各類信息給UPS Capital,確認承擔應付賬款,申請加入計劃。UPS Capital對下游客戶的確認申請和信用予以核查,最終反饋審核結果(批準或不批準加入該計劃)以及知會融資需求方其下游客戶的資信水平。再次,融資需求方與其下游客戶之間形成交易,產生應收賬款,前者將電子單據傳遞給后者。這其中任何交易糾紛需要買賣雙方自行解決,并將達成的最終協議和單據在5個工作日內傳遞給UPS Capital,之后提供托運憑證。最后,在完成審核后,UPS Capital對融資需求方貼現,到一定期限后它再與下游客戶進行結算,并獲得相應收益。在這種融資模式中,顯然平臺提供商、綜合風險管理者以及流動性提供者都是UPS Capital,資金流產生的基礎是買賣雙方形成的交易以及伴隨而生的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嚴格意義上講,這其中并沒有物流活動的運行和操作,不同于物流融資模式的地方在于,UPS作為一個整體出現,其中不僅包括UPS Capital,而且還包括UPS物流,后者承擔了物流流程的規劃、物流操作、貨物監管和庫存管理等一系列活動,而這些活動對于UPS開展融資業務和控制風險至關重要,因此,UPS物流和UPS Capital一起發揮了平臺商、風險管理者的作用,同時UPS Capital扮演了風險承擔或流動性提供者的角色。

圖3-2 UPS貿易金融——應收賬款保理
與上述兩個概念有著較大重疊,但嚴格意義上講也有所區別的是供應鏈金融。關于供應鏈金融的概念,我們在第1章中闡述過,它是一種集物流運作、商業運作和金融管理于一體的管理行為和過程,它將貿易中的買方、賣方、第三方物流以及金融機構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實現了用供應鏈運行盤活資金、同時用資金拉動供應鏈建設的作用。這個概念與物流金融和貿易金融的異同,可以從供應鏈管理的三個維度看出(見圖3-3):一是物流活動的層級(本書中稱為物流梯度),即物流管理涉及的活動和知識。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以及專業物流服務的變革,物流活動本身具有很大的差異性,物流服務行業已經從傳統的單一物流環節服務發展到整合物流服務,進而進一步發展成為物流方案提供商(駱溫平,2012)。顯然,如果物流活動只是涉及商品或貨物在時空上的移動,如倉儲運輸,這樣的物流管理能力層級較低;而能提供一站式、個性服務的物流管理能力相對較高;如果能提供綜合物流方案和集成服務,這樣的物流管理能力則呈現出很高的狀態。二是商流活動的層級(即商流梯度),商流指的是交易過程或業務流程,涉及所有權的轉移和商品價值的創造和傳遞。事實上,商流或交易流的管理能力也有三個層級。如果僅僅是單一商品生產和交易環節,這種能力層級較低。如果企業的組織管理活動涉及相應的流程,諸如產品的柔性開發,采購供應的組織,生產過程和產量柔性管理,全面質量管理以及運營、營銷流程的改進等(Zhang et al,2002,2006),這種交易管理能力層級顯然較高。因為這類活動反映了企業價值鏈的組織和管理能力,而不僅僅是單一的生產經營能力。而交易管理的高階則反映為客戶互動以及在挖掘客戶價值并影響客戶能力的基礎上組織生產經營的過程(Stanko,Bonner,2013)。切斯伯勒(Chesbrough,2011)在《斯隆管理評論》中也稱其為一種開放式創新服務過程,這種創新的特點是能從服務的角度組織客戶,協同創造服務形態、知識和體驗點。宋華(2012)將這種交易方式和服務過程稱為“服務導向的供應鏈”,其經營的過程反映為多方互動的運營模式,亦即客戶不僅是經營和交易的服務對象,同時也是生產經營的參與者。三是信息聚合的層級(即信息梯度),這里講的信息不僅指信息的多樣化來源(各種不同類型參與者的信息和活動),也包括了信息的廣度、長度和頻率。信息的廣度指的是供應鏈各類信息的整合程度,即能綜合反映從訂單接受、揀貨、配送到客戶數據更新等全面的信息管理(Cunningham,1999)。此外,前臺、后臺信息的流動和同步也是電子商務的關鍵(Tarn et al,2013)。信息的長度體現的是信息在供應鏈中的延伸度,即能否掌握、獲取、整合上游的上游及下游的下游的信息。信息的頻率代表了信息的流動性和持續性。交易的持續性和信息的不斷更新越強,交易的效果越明顯(宋華、宋遠方,2006)。運用供應鏈的上述三個維度,可以看出物流金融表現出來的物流整合度較高,商流整合力相對物流整合力而言偏低,也就是說物流金融中資金流的產生和相應的風險控制更多地憑借物流的整合來實現。盡管商流信息也很重要,但是作為融資方來講,商流介入和管理的程度有限,相應的信息整合也更多地側重于物流信息的聚合管理,對交易信息的整合相對有限。與此相對應,貿易金融商流整合度較高,而物流的管理能力相對商流而言偏低,換言之,金融活動產生的依據和風險管理主要憑借對商流的把控。類似地,盡管融資方也很關注物流活動,但是其介入的程度較弱,所以,在信息管理上,交易信息的聚合度較高,對物流信息的整合有限。嚴格意義上講的供應鏈金融正好融合了所有三個方面,也就是說供應鏈金融在同時掌握和管理全面的商流和物流的基礎上,展開綜合性的融資業務。其風險的控制既來源于對整個交易過程和價值增值過程的設計、運營和管理,又來源于物流方案的設計、流程的運營和操作。可以說供應鏈金融是物流金融和貿易金融的乘數效應,它是針對供應鏈不同的參與者、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時期提供的綜合性全面融資解決方案,因此,供應鏈金融的信息整合度很高。

圖3-3 物流金融、貿易金融、供應鏈金融辨析
下面同樣以UPS Capital的綜合金融解決方案為例。企業在供應鏈運作過程中面臨著現金流量周期的挑戰,根據國際財務會計服務公司瑪澤(MAZARS)的分析研究(2011),企業的現金流量周期是一個較為廣義的概念,涵蓋了供應鏈運營的全過程(見圖3-4)。當融資需求方向上游供應商采購產品,或者向下游分銷商售賣產品時,就產生了訂單到現金周期,即從下達訂單產生應付賬款、應收賬款到收到現金這個過程中會產生資金缺口。而融資需求方基于市場做出預測,到生產制造和分銷,則會產生預測到履行周期。上游供應商從接到采購訂單到實際收到貨款產生了采購與付款周期,在上下游應收賬款、應付賬款之間還會產生信貸與利率周期。針對這樣復雜綜合的現金流量周期問題,UPS Capital通過其豐富的產品線,借助于業務模式的組合形成了供應鏈金融模式(見圖3-5)。針對于海外供應商,根據不同狀況提供差異化的融資方式,比如為高價值或暢銷產品的供應商提供應付賬款折現,即UPS以低于銷售價格從供應商處獲得產品的所有權(與此同時供應商及時獲得資金),并且通過其物流運作,將產品銷售、配送給特定的買方或零售商。對于想維系穩定的海外供應商的進口商,提供基于物流的貨物融資。而針對美國本土的生產企業或經營企業提供應收賬款融資或全球性基于資產的借貸(global asset.based lending)。很顯然,當UPS Capital為供應鏈上的參與者提供這種綜合性解決方案時,其業務模式的復雜度較高。其中的融資針對不同的對象和狀況,既有可能采用物流金融的形式,也有可能采用貿易金融的狀況,甚至既有物流操作和管理,又有貿易流程管理,例如應付賬款折現模式。在這樣的融資狀況下,UPS Capital的信息匯集、分析和管理能力要相當強,因為一旦有些信息不能及時獲取,或者了解的信息不全面、不完整,這種綜合性的供應鏈金融就會產生巨大的風險。

圖3-4 企業供應鏈運行中的整合現金流量周期

圖3-5 UPS Capital綜合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