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詩的演變歷程

從先民們最早的二言詩“斷竹,續竹。飛土,逐宍(肉)”開始,到以四言句為主要句式的《詩經》,漢代已經有六言詩出現,一直延續到宋代仍有人仿作。由四言、六言句式組成的駢文,曾經大盛于六朝和初唐。二、四、六言詩句的產生,究其原因,當與中國文字的雙音復詞組合方法有關。自《詩經》以后,詩的發展停滯了幾百年,其崛起得益于漢代把樂府歌詞歸入詩的范疇。從此,詩便衍生出多個品種,有樂府、有歌詞、有歌體、有行體、有古體,尚有非主流的雜言詩,自漢至唐,一直沿用下來。在此期間,已有不少詩人在四言、六言句中多加一個字變成五言和七言,比如,藝術水平甚高的《古詩十九首》便成為五言經典,一直垂范后世。看似不經意的一字之加,卻使詩獲得了質的飛躍,其明顯的好處有三個: (1)句子多了一個節奏單位,調整了誦讀的緩促。 (2)句子的組聯結構增加了幾種可能性,例如五言有二二一、二一二、二三,七言有二二二一、二二一二、二二三的選擇。 (3)句中納入更多內容,使層次更豐富。人們又漸漸發現,若把句中詞組按聲調高低進行有序的搭配,詩完全可以憑借自身的特點,產生音樂性的動感,而不再受樂音的拘束,于是平仄格律規則便逐漸建立起來,至唐代基本成熟。簡單而有效的科學方法,為格律詩披上了一套堅固的甲胄,并形成穩定的體制,越千年而不衰,成為團結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基礎之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远县| 崇明县| 桂阳县| 湘乡市| 揭阳市| 南漳县| 滕州市| 平远县| 华安县| 广德县| 盱眙县| 彰武县| 松桃| 团风县| 含山县| 衢州市| 综艺| 天峨县| 北宁市| 稷山县| 稻城县| 临泉县| 贞丰县| 深州市| 临潭县| 星子县| 太原市| 红安县| 独山县| 平谷区| 金坛市| 沿河| 五寨县| 巢湖市| 弥渡县| 乾安县| 齐齐哈尔市| 贺兰县| 陵水| 城步| 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