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回收
- 邁入星征程
- 金屬細胞
- 2865字
- 2019-09-19 09:01:35
在小立方的敘述中,大家終于知道了這個飛船是屬于立方體文明的戰艦,整個文明是在進入宇宙大航海時代后才改的名字,因為他們所有的飛行器都是立方體造型,其中以正立方體為主,飛船沒有明顯的引擎部位及上下左右前后之分。而這艘飛船是當年最新研制的旗艦之一,在一次與次主宰級生物戰斗中嚴重受損,逃到這片星域后立方體人立即吸收了一整顆氣態行星作為能源儲備,然后對其進行擬態才躲過一劫。之后船員發現飛船已經處于接近報廢狀態,在對飛船能源系統進行更改并設定進行無限期行星擬態后,對小立方進行了初始設置,最后乘坐逃生飛船飛離了這片星域。小立方是在逃跑過程中結合最新的技術和科技匆忙制造新科技造物,由于時間太短而沒有最終完成,這次在工程倉完成最終進化并同步了數據中心資料才得以變得完整。至于小立方體表的微小凸起,數據中心并沒有詳細的記載。
而那些所謂的次主宰,是一種大腦高度進化的生物,擁有接近主宰的能力,立方體人在戰斗后期通過科技手段,也可以在短時間內提高大腦進化程度,獲得與次主宰相同的能力而沒有副作用,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直接進行升華,但這樣通過科技進行的升華,沒有自然進入升華狀態的主宰強大。而所謂的升華,在相關記錄和研究中表明,其也不過是一種高級進化的物種而已,他們通過自然進化可以擺脫肉體的束縛,進而以純能量的形式存在,但在進化到純能量狀態后,就不得干預低等生物的發展,否則會被更高級的生命形式打回原形,抹去所有的記憶和再次進化到純能量狀態的能力。所以宇宙中以次主宰居多,在沒有十足的把握和不得已的情況下,他們絕不會輕易進化到純能量狀態。而由于長時間的掠奪和發展,他們的科技水平往往十分變態,再加上一些特殊的生物能力可以讓他們在宇宙中橫著走,不受約束。
小立方自從進化完成并消化了數據庫信息后,變得穩重和少言了許多,在進入了人形機器人后就沒有單獨以立方體的形式出現過。而大哥自從有了新的身體后,一直在對掃描到的小立方體表面的微小凸起進行研究,在查閱了大量的立方體數據資料后依舊一無所獲,只能推測這是一種未知文明的文字編碼系統,在立方體的表面銘刻文字,然后通過一定的模式進行組合,可以得到非常大的信息存儲量,然后就是進入了破解這種組合的狀態中不能自拔。
小希和小蘿莉兩人閑的無聊,也開始學習立方體文明的技術,通過立方體文明的技術結合太一號的科技資料庫內的技術,攻克了部分微觀操作難題,開始批量制造比納米機器人還要小的皮米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工作效率非常高,可以單獨也可以集體配合完成任務,在試著對護甲金屬進行操作后,發現一個立方米的護甲金屬,在被皮米機器人加工后,體積縮小了三分之二,體積變小后金屬性能也發生了變化,抗打擊能力更強,對能量的吸收效率更高,更重要的是非戰時護甲金屬變得比之前更柔軟,更易于加工和塑形,充能之后就會變得堅硬無比,通過各種實驗比對后發現其用途比之前更為廣泛。
云陽在研究了小立方給的另外幾處坐標和英仙懸臂星圖后,與眾人商議,決定先回收拆解立方體飛船殘骸,利用皮米機器人進行體積壓縮后存放在倉庫內等待后續使用,然后乘坐英仙號前往幾處坐標掃貨,期間順便收集英仙懸臂的情況,最后回到這個星系進行技術消化,再重新設計和制造飛船。因為之前小立方說的次升華和升華很像之前那些妖人和所謂的主宰,總之先收集相關信息,然后在做下一步打算。小立方一直在沉思中,對此方案是沒什么意見。小蘿莉和小希聽到有貨可掃也是二臉期待,大哥還是沉浸在對小立方體表面信息的研究中對此也沒有什么意見。
移植行星模擬裝置到英仙號后,十幾萬工程機器人大軍開始了殘破立方體的拆解工作,拆解后的護甲金屬,都放到了金屬吞噬中心讓皮米機器人加工成初級模塊,然后再由工程機器人搬到英仙號的倉庫中存放,還有利用價值的飛船模塊,也統統收入專用倉庫中,計劃作為原材料制造新的地球號,希望號、蘿莉號、鉑星號以及立方號,余下的材料打算再造50艘護衛艦。而原來的地球號和希望號,存放了大量的物資,剩下的蘿莉號殘骸,眾人也是不舍得拆掉,最后都統統縮小放入單獨的折疊空間中存放。至于原來的護衛艦,大家商議后決定把內部存放的可用物資搬空后統統丟入能源轉換爐轉換成能源確保英仙號能源充足,因為英仙號存放了太多重要物資,已經變成了能源消耗大戶!在所有工作完成后,英仙號解除了模擬狀態,直奔第一處坐標。
第一處坐標,存在大量的護甲金屬,二話不說,統統處理后打包入庫。第二處坐標,是立方體文明的數據中心,在立方體文明鼎盛時期之后,所有的在外探索飛船及星球的數據都會定期備份到這個數據中心內,供科研人員進行研究和分析。而最后一次備份時間是一百年前,資料顯示所有的立方體文明已經沒有活人存在!這是宇宙中散布的還在運行的飛船自動備份的數據,而這些飛船在備份完數據后也進行了自毀操作,不給任何人留下可用的技術。小立方確認消息后更是愁容滿面。
由于這個數據中心的數據量太大,小立方和大哥專門設計一艘小飛船用于存放所有的數據。小立方在得知水晶文明的遭遇后,最后也是把整個數據中心初始化,抹除了所有的資料并毀掉數據中心后才離開。第三處坐標,是立方體文明的武器裝備研發基地,小立方接管了一艘最新的戰艦后,讓大哥幫忙升級了折疊空間模塊,最后將整個基地內還能用的物資和飛船都搬入戰艦中,跟著英仙號繼續前往下兩個坐標。
第四個與第五個坐標星球已經完全成為碎片,飄散在宇宙空間中,搜索了半天之后,只發現了一個隱蔽的信標,經過小立方的解碼接收,最終確認了立方體人戰敗,所有立方體人不是強行進行了升華就是戰死,沒有活口!之后大家對小立方之前做法的疑惑終于得到了解答,小立方是目前立方體文明已知最后一個存在!
掃貨完畢后,眾人經過商議,一致決定找個偏僻的地方發展技術,然后再出去見世面,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而小立方則是把自己關在了存放立方體數據的小飛船里面,強行將所有的數據復制一份到他的小立方體中,畢竟他已經是目前已知立方體文明最后的存在。在完成之后,便與大哥進入了專門為兩人打造的實驗室,再次出來的時已經是一個月之后。在兩人的日夜研究中,發現將小立方表面的凸起按照六個面按不同順序進行組合,可以得到26656種組合,六個平面,兩兩,三三組合,加上旋轉之后,可以得到的組合更多!每種組合方式都可以得到大量的數據信息,而這種微小凸起,大哥和小立方都一致人為是一種失傳文明的文字編碼系統,非常的難懂,由于沒有相關數據,翻譯起來也是很難,當前也只是弄明白了數字表述方面的部分。
而大量的已知數據中,目前只發現有一組位于英仙座懸臂最外圍的坐標,但對比星圖發現坐標附近什么都沒有。英仙號飛到坐標后,什么都沒有發現,經過各種掃描探測,就算用上了立方體文明的探測手段也是一無所獲。最后在試著加入銀心常量后,得到的坐標位于英仙懸臂外圍的一處坐標,在立方體文明的星圖中,有對應的星球出現。眾人再次商議,決定按目前的技術儲備,先最大限度改造英仙號和立方體戰艦,若在到達新坐標過程中或者到達后能發現和同化新技術后,再進行統一的飛船設計和建造。要么不造,要就在已知技術范圍內造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