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伏羲制文字
- 鴻蒙本記
- 辰星宇落
- 3005字
- 2020-03-02 12:00:00
“首領,您將這活得聞獜捉回來干什么?”一位部落長老疑惑的問道。
“對啊,還有您割回來這么多的藤蔓是干什么,用來燒火嗎?可是這種藤蔓不耐燒啊。”另一位長老也是滿腦子的疑問。
伏羲微微一笑,只道:“過后你們自會明白的。”
說完也不顧其他,徑直蹲坐下來,不斷的纏繞著手中的藤蔓。不多時,伏羲手中的藤蔓便是漸漸的成型了。
“首領,這是何物?”盤王長老疑惑的問道。
“我稱它為‘網’,至于用途嗎,你們且隨我來。”伏羲就這樣拿著藤蔓網,帶領著幾位長老來到了最近的一條河邊。
伏羲將網撒入河里,片刻之后,伏羲再次收起藤網,只見網內裝有許多的魚,并且個頭都很肥碩。
看到這里的部落長老盡都驚喜莫名,這以后捕魚便要容易的多。
只聽轟的一聲,一大團功德之云降落,五成給了伏羲,四成半融入了藤網之中,助其成為后天功德靈寶,殺人不粘因果不可謂是不強大。剩下半成給予了諸位人族長老,算是見證之功。
只見此時伏羲的肉身不斷的增強,直接達到了煉虛合道之境,差一步便可登仙道。
“首領真可謂是我部落之福,人族之幸啊。”盤王此時感慨的說道,其余的長老也都是紛紛的應和,想當初他們華胥部落哪有這般的規模,多虧了伏羲的奇思妙想,才能帶領部落走向繁榮。
“你們再隨我來。”伏羲見此也不多說什么,稍微適應了一番身體,便又帶領著部落之人來到了圍困聞獜之地。
只見此時這聞獜懶懶散散的趴在原地,鼻中不斷的哼哧著,周圍都沒有逃跑的跡象。
伏羲拿了一把草料扔在聞獜身前,只見這聞獜吭哧吭哧吃了起來。
部落之人又是震驚不已。
“這聞獜怎會吃人族所喂之物。”盤王不由得詢問道,其余長老也都感覺很疑惑。
“你們看到此景可有何想法?”伏羲不答盤王所問反而看著眾人詢問道。
“這……”盤王等眾位人族長老卻是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說啥。
過了片刻,眾人盡都慚愧的說道:“我等不知首領此舉之意,還請首領示下。”
“你們總是居于傳統,不知變通。我且問你等,若是許多的聞獜像這般困起來,好生養起來,會有何作用?”伏羲略微失望的說道。
“我……我覺得如此一來,我們就不用辛辛苦苦去打獵了。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肉了。”一位年輕的部落長老說道。
“恩,不錯,落羽長老說的沒錯。”伏羲點頭說道,“你們可都想明白了?”
“沒錯,卻是如此,不光是這聞獜可以,其余的一些食素的野獸也都可以像這般一樣圈養起來,這樣也可減輕打獵的負擔。”盤王等人略一思考便也就明白了。
“沒錯,雖然靠此圈養之法可以得到許多的食物,但是周期性太長,平常還需打獵來獲取食物。”伏羲笑了笑說道,這算是解決了華胥部落當前之困,伏羲自是高興非常。
“那便抓緊吧,你等吩咐族人多多捕捉活的野獸,也好圈養起來。并且也要將這結網圈養之法傳給其余部落之人,也好增強我人族之基。”伏羲吩咐眾位長老。
“首領大德。”眾長老皆是拜伏。
隨即這些長老便躍躍欲試的帶領著青年壯漢的外出捕獵去了。
伏羲在部落里想要將此事記錄下來,便到了自己的房屋里,找出了一根打了好幾個結的長繩,剛把一個結打好,看著這滿繩的結,伏羲突然腦中一片混亂,道:“這第一個結是干什么系的來著?”
“不行,結繩而記事太過簡單,并且不清楚,我該創一個新的記事之法。”伏羲腦海中不斷的思索著,但卻是毫無頭緒。
“伏羲,吃飯啦,快過來。”華胥氏走了進來。
伏羲因為沉浸在心神之中,所以這目光便有些呆滯,華胥氏知道伏羲在想事情也不打擾,就坐在一邊等著伏羲。
過了半個多時辰,伏羲才緩緩醒過來,華胥氏見了問道:“伏羲,可又有什么煩心事,不妨說出來,讓娘給你出出主意。”
“娘親,我覺得這結繩記事有些不明確,短時間還好,若是時間太長,便會忘記。因此孩兒便想造一個新的記事之法,只是孩兒愚鈍,不得其法,故有些郁悶。”伏羲將自己心中所想告訴了華胥氏。
華胥氏低頭沉思,過了好長一段時間后抬頭看著伏羲道:“我這里也沒有什么思路。”
伏羲沉默的吃著飯。
“對了,那個或許有用。”吃到半晌,華胥氏突然大叫一聲,沖進屋內,搬出一個箱子,從里面小心翼翼的取出了一張薄絹,正是當初女媧降下的那個薄絹。
華胥氏將薄絹遞給伏羲,道:“這是當初在你降生之后圣母賜下的,這上面所寫的東西應該就是一種記事的手段,你看看有何啟發沒有。”
伏羲接過一看便是沉浸其中不可自拔,華胥氏見伏羲有所頓悟也不敢打擾,悄無聲息的離去,只留伏羲一人感悟。
三天三夜之后,伏羲突然一口鮮血噴出,哈哈大笑道:“原來如此!”
聽到聲音的華胥氏閃進屋內,看著伏羲這般模樣,忙問道:“伏羲,你怎么樣?怎的受傷了?”
伏羲微笑著搖了搖頭說道:“母親放心,孩兒無事,只因孩兒境界不夠,想要直接領悟文字之法卻遭反噬,孩兒最近要去游歷一下洪荒大地,部落之事便就勞煩母親了。”
如今的伏羲已是有了些頭緒,只差外出轉轉了。
華胥氏略微松了一口氣,而后又擔憂的說道:“現在便走嗎?不若你先登上仙道再外出?”
“母親不必擔心,以孩兒現在的手段也不會有事的。母親且安心就是,伏羲會很快回來的。”伏羲安慰華胥氏。
因著伏羲氏未曾登入仙道,且肉身力大,故需要許多的食物,但是沒有絲毫的法力也就開不得法寶,只能打包了些肉類,好在路上食用。
華胥氏雖然總覺得伏羲帶的少了,最終還是看著伏羲的背影,一步一步的離開的部落。
且說這伏羲游歷洪荒,并不疾行,只是緩慢行走,看見各種生靈總要觀摩一番。
有道是:羲皇制文字,不惜千萬途。五音緣此誕,陰陽十二律。
伏羲這一路上觀摩萬物,聽聞萬聲。樹葉沙沙,河水湯湯;百獸咆哮,萬鳥嘶鳴。
雖然伏羲對于文字還沒有太多的思緒,但是對于音律之道卻是了然于心。
始創五音,五音者,乃宮商角徵羽,十二律者乃分陰陽,各占其六。
為了迎合五音十二律,伏羲創造了第一把樂器,喚作琴,又做了瑟鼓塤等樂器同在。
天降些許功德,讓的這些樂器與伏羲掌控的五音十二律都有了不一般的力量。
伏羲這一走便是五十年,五十年的時間,伏羲走過了許多的地方,到了許多的部落,每到一個部落就會把圈養結網音律等等手段告訴這個部落,增強人族的力量。
而伏羲的大名也漸漸在洪荒大陸上傳播開來,就算是一些附屬小世界也都對伏羲有所耳聞。
這一日,伏羲坐于一塊巨石之上,抬頭望著不遠處的一個碩大的湖泊陷入了沉思,思考著這五十年的收獲,伏羲覺得只差一點便可創造出文字了,可是伏羲卻是怎么也想不出到底缺了什么。
湖水蕩漾,激起一圈圈的波紋。
一片金光自湖底生出,伏羲抬眼望去,只見,一只玄龜頂著河圖呈于伏羲。
當初巫妖戰后,妖族二帝的法寶盡都不知所蹤,許多大能在不周山尋了多年也不曾找到,不曾想竟是落在了這一片湖泊之內,如今現世,當助天皇證道,償還妖族所欠人族的因果。
伏羲見此河圖,心神震動,似乎有著無數的感悟涌入腦海,卻怎么也捉不住。
正在其焦急之時,洛書突然自伏羲紫府飛出與那河圖相融,化為混沌至寶,兩者本為一體,自當再度合一。
而且因為洪荒等級的不斷提升,對于這些與天道直接相連的至寶而言也都獲得了許多的提升,本來這河圖洛書整體也不過先天至寶,現在卻是要厲害許多。
那玄龜見伏羲在感悟,也沒甚大動作,只是徑自守護在伏羲身邊,以防他人打擾。
不知過了多久,伏羲突然哈哈大笑起來,看了玄龜一眼道:“既是你送我的機緣,我便還你一個機緣。”
說完,伏羲便徒手在玄龜的背上畫了起來,不多時便是九百九十九大字顯于其上,就像是刻在玄龜背上一般,不可摧毀。
待得伏羲寫完,便聽幾聲雷霆,一大團的功德之云降落,六成給了伏羲,三層給了九百九十九個初始人族之字,每一字的妙用各不相同,剩下一層給了承載千字的玄龜。
直接讓玄龜化為人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