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1章

  • 成皇之錄
  • 夏春秋啊
  • 2384字
  • 2019-11-18 20:39:23

書接上回。

且說景維王一軍路上曉夜兼行,半月余達(dá)復(fù)州郡界上。關(guān)津上遞報至,刺史穆林東尼差文武遠(yuǎn)接,自率眾官迎于十里之外候之。

景維王麾軍到,穆林東尼向前參謁請罪道:“臣等因在賊寇反亂之際,不敢遠(yuǎn)離城郭,且泰寧王住駕在郡,恐乏支應(yīng),望景維王赦罪。”

景維王道:“我一路上俱有來文知會,凡一應(yīng)府縣官員悉不離郭,免擾百姓,今日到此,反勞卿遠(yuǎn)涉,于禮過了。”遂命乘騎,一同入城安營屯扎。

眾府官皆來參拜,景維王問穆林東尼道:“東陽元康何等之人?泰寧王十萬大軍至此,一陣險被殺盡,是何緣故?卿必知其詳。”

穆林東尼道:“下臣不敢欺瞞,皆因泰寧王驕縱,號令不嚴(yán),聽公孫修奸言,貪功輕進(jìn),故及于敗。”

景維王道:“朝廷亦知泰寧王偏信公孫修,誤國喪師,旨意委我將他斬首,號令三軍,然后出兵征賊。”

西門遠(yuǎn)山為景維王長史,素與公孫修交善,密遣心腹報知公孫修。公孫見聞,驚得魂不著體,轉(zhuǎn)思無計,乃具金珠重寶,乘夜帶從人喬裝打扮,徑去求見西門遠(yuǎn)山,送上禮物。西門再三謙拒。

公孫修說道:“禮雖至微,實(shí)無返理,但聞所示景維王要斬我之事,特來求一活命之良方。”

西門遠(yuǎn)山道:“參軍之獲罪于朝廷者,以為汝蠱惑泰寧王,歌舞宴樂,不恤軍士,責(zé)嚴(yán)賞薄,輕進(jìn)致敗,故有百里思成報奏陛下,令斬參軍以戒后人,非景維王本意欲相害。”

公孫修道:“千竹城、達(dá)康郡之勝,皆我拙謀,武平城之戰(zhàn),我亦曾諫,眾所皆知。其敗之故,奈緣東陽元康、諸葛琳驍勇,納蘭澤、鐘離安歌善謀,非我之罪,何乃坐罪我一人,而欲無辜枉殺?”乃再三哀懇西門遠(yuǎn)山。

西門道:“參軍不須憂慮,吾當(dāng)力為保之。”于是公孫修謝去,自此深恨百里思成等人。

次日,西門遠(yuǎn)山對景維王道:“先前百里思成先令斬公孫修,吾一夜思來,公孫乃泰寧王之幸臣,泰寧王與大王乃兄弟之情。今大王欲于泰寧王身旁收斬公孫修,則是結(jié)怨于泰寧王,而逢迎于百里思成。大王何不取美于兄弟之面,而釋公孫修之誅,庶幾獲免阿諛朝貴之誚,眾親王亦謂大王能處宗室。且朝中有無公孫修一人,不為損益,乞詳其情。”

景維王道:“吾奉詔命,何可違旨?且無辭以回圣意。”

西門遠(yuǎn)山道:“何不將公孫修檻械入京,以為不敢擅決,待朝廷審理明白治罪,豈不兩全其美?”景維王聽允。

次日乃請?zhí)幫跸嘁姡甙资乱颍鼘⒐珜O修上了檻車,先送泰寧王起駕,另差人械公孫修共回京都去,后乃與穆林東尼等議取武平城、收剿東陽之策。

且說東陽元康自破歐陽承武之后,便欲乘勝攻奪達(dá)康郡。

鐘離安歌道:“未可僥幸,前被燒去許多糧草,恐或兵食不敷,完顏憲、皇甫繁久不見至,今且巡討下縣,積聚些糧草,再議進(jìn)取,方是上策。”東陽從之。于是與眾將旁掠下縣,將所得錢糧,皆移武平城城中堆貯。

一日,東陽元康與眾議道:“今下縣皆平,不趁此時打下達(dá)康郡,倘或蜀國再有兵來,又難動搖。且獨(dú)以孤城與彼持守,吾恐難以為敵。”

正議未散,忽細(xì)作報道,蜀國又差景維王歐陽承佑領(lǐng)兵到于復(fù)州郡,將欲來取武平城。

東陽元康道:“既然如此,待吾帶領(lǐng)一萬人馬,把住界口,莫使蜀兵入腹,擾害百姓。”

鐘離安歌道:“先鋒之言甚是。”遂命諸葛琳、東方佐一同領(lǐng)兵前去,扎下營壘。

不數(shù)日,蜀兵至近,探子報道,胡兵列柵守住界口,不容前進(jìn)。蜀將東方雍在前部,聽言大怒,即欲殺去,景維王不肯,傳令扎下軍馬,計議而戰(zhàn)。

東方雍道:“此等烏合之徒,何須計議?只須小將出陣,先擒東陽,則余黨自然潰散。”

西門遠(yuǎn)山道:“將軍未可輕忽,聞知此賊有萬夫之勇,豈易擒也?”

景維王道:“若此,當(dāng)何以處之?”

遠(yuǎn)山道:“依臣之見,來日可將兵馬分作三陣而進(jìn),東方雍將軍領(lǐng)頭陣,司馬景峰將軍領(lǐng)第二陣,東方殷將軍領(lǐng)第三陣,依次而行,勢如長蛇之形,擊頭則尾應(yīng),擊中則兩頭俱應(yīng),如此則前后相濟(jì),兵行無失,實(shí)萬全之策。”

東方雍道:“諒此胡夷草賊,何必如此畏懼?”乃不悅而退。

景維王依西門遠(yuǎn)山之言,分遣二軍,依次而進(jìn)。行不數(shù)里,遙見胡寨,乃命列開陣勢以待。

東陽元康探得蜀兵已到,亦領(lǐng)兵出寨,徑與蜀師相對擺下,陣完,即便當(dāng)先勒馬橫刀而出,左有諸葛琳,右有東方佐,隊伍整齊,披掛凜肅。

只聽得鼓聲起處,門旗列開,景維王歐陽承佑親領(lǐng)眾將而出,左有東方雍、西門遠(yuǎn)山,右有司馬景峰、東方殷,鞭指東陽道:“汝等蠻胡小輩,何故反叛天朝?今大軍云集,尚不及早投降,徒欲以區(qū)區(qū)烏合之眾,與天兵爭勝負(fù)?”

東陽元康道:“吾非胡人,乃大齊之臣,世食齊祿,今聚義復(fù)仇,以匡故國,豈為反叛?”

景維王道:“既云齊臣,當(dāng)知事理。今齊祿已終,只應(yīng)入朝為官或于山野以安天年,何得妄生兵釁,苦害萬民?”

東陽道:“今吾所以起兵者,是盡吾之素心也。何必多言,略試一戰(zhàn),以決兩家勝負(fù)。”

景維王道:“此等悍賊,非可言諭。誰先出馬,為吾擒之,以顯頭功?”

道聲未了,鑾鈴響處,蜀將東方雍當(dāng)先出馬,手捻丈八長槍,望東陽面門就刺,東陽架開槍,輪刀便砍,二人各逞雄威,惡戰(zhàn)上五十余合,未分勝敗。

忽然間西南角塵埃大起,蜀將司馬景峰第二陣兵馬又到,看見二將正在酣戰(zhàn),即拍馬進(jìn)前,手輪大錘,亂打至馬前,來助東方雍。

諸葛琳看見,手挺長矛,飛出抵住,司馬景峰遂與諸葛琳戰(zhàn)殺。于是四員猛將攪做一團(tuán),但則見滾滾飛沙連地起,茫茫殺氣暗天昏。共斗上有一個時辰多,各無挫失。

東方雍自恃英勇,把槍隔開東陽之刀,夾馬挨近身旁,思擒東陽。東陽見其逼近,收刀不迭,即將刀柄逆望東方雍腋下打去。東方雍亦躲不及,急將左手一撩,搶住刀柄,以臂夾定,右手舉槍,往東陽當(dāng)胸狠刺。

東陽側(cè)身伸手去搶那槍,那槍卻好正到脅邊,東陽也是一夾,兩個奪取刀槍,并不肯放,推來聳去,滾作一塊,亦無少讓。

東陽自思東方雍膂力雄豪,非比尋常,即便心生一計,放了拿槍,雙手用力一扯,抽轉(zhuǎn)大刀,隨勢往東方雍馬頭上著實(shí)一砍,正中耳旁,連耳劈下,那馬頭垂倒地,東方雍離鞍落馬。

東陽大喜,搶進(jìn)前去,一刀砍中東方雍肩膀,東方雍棄槍掙起,奈無馬騎,被東陽元康勒轉(zhuǎn)馬頭,一把揪住衣領(lǐng),橫拖上馬,活捉歸陣。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依兰县| 德化县| 剑河县| 天祝| 万盛区| 温州市| 凉山| 苏州市| 东乡县| 巴南区| 柳江县| 星座| 兴安县| 治多县| 溧阳市| 光山县| 巩留县| 霸州市| 灯塔市| 宜城市| 德格县| 桓仁| 元氏县| 合山市| 蒙山县| 叙永县| 台北县| 家居| 隆化县| 浑源县| 石阡县| 固镇县| 陇南市| 河源市| 临邑县| 右玉县| 剑阁县| 静安区| 铁力市| 黔西县| 景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