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荒初開
- 南陵有月棲木未寒
- 巫婆肖肖
- 2843字
- 2019-10-03 23:54:39
自大荒封印以來,四位上神一直心存不安。靈者承運天地之氣,神者破自然禁錮而生,萬物命運生存,本應遵循規律定數,若強行加以干涉,天道輪回,恐有一日,遭之反噬。
但當時封印實屬無奈之舉,天帝日日來請,道大荒屏障愈發薄弱,飛升者日益見多,若不及時處理,終有一日,天界會混亂不堪,不得控制。四人遲遲無法決斷,天帝卻攜眾神一道前來,明為決議,實為逼迫。四人不堪其擾,又另無他法,便只能不計后果,先行封印。以致萬年后引起數次動蕩,想起來,大約是他們逆天改命而引來的禍端。
起初封印大荒時,并無任何波瀾,天界安定如常,大荒也異常平靜,沒有了飛升者之憂,天帝便再也不去打擾四位上神了。四人原本還經常去大荒查探一番,但沒次都沒任何異常,后來他們便放下心來,依舊像往日一樣,吟酒撫琴,逗遛靈獸。
八千年后
那日,天界忽地遭受到一股強大的力量沖擊,但這力量又不似靈力一般,反而帶著滿滿的殺氣,眾神查探時,那陣力量卻已消散,但所有人都惴惴不安,只得去請四大上神。
其實在這番動蕩初起時,他們已經猜測到緣故,大荒靈氣被壓制已久,修煉成形者無法掙脫束縛,便遁形幻靈,靈氣越多,怨氣愈重,久而久之,成為煞氣。力量強大時,便群起而動。
等他們下至大荒查看時,煞氣已沉寂,看似毫無攻擊力,但眾人皆知,怨靈是最難以控制的,待他們蓄力而發,無人能預測出會出現什么樣的禍端。只是怨靈一時也無法化解,無奈之下,四位上神只得加固結界,再去商討解決之法。
未過多久,煞氣便再次沖撞,來勢兇猛,天界隱有無法招架之勢。無奈,天帝只有再次尋找上神,化解此難。
“若想化解,倒也不是沒有法子。”祝融的手指在酒盅口處輕輕摩挲,扯出一抹不明的笑,“就是不知道,天帝陛下是否同意此法。”
天帝一聽說有法化解此災,便毫不猶豫答應,“只要能保我天界無事,什么法子,都可以一試。”
“若我們商議,開辟大荒呢?”
“這,,,大荒之內是何景象,我們尚未得知,若貿然開辟,恐引起禍端。”
“哦?”當康輕蔑地應了聲。“當初你有壓制大荒想法時,就該料到這樣的結果,怎么,這會兒又怕承擔后果了?”
面對當康的質問,天帝也有些局促和不安。“上神誤會了,非是我怕承擔后果,只是這兩次的動蕩太過于強烈,本帝只怕,茫然開辟大荒,會牽連太多無辜。”
“這你倒不必擔心,既是我們四個設的結界,那便由我們來解決,倘若真的引起無法掌控的禍端,天道輪回,該身歸大荒的,也是我們,只是,”當康將手中的酒一飲而盡。“若之后大荒是另一派景象,則非你天帝的領域,還希望天帝,不要過多干涉啊。”
決議之后,將于煞氣安定時,打開結界,破開屏障,開辟大荒。只是,若不將煞氣處理,開辟之際,煞氣動亂將難以控制。
靈分陰陽,大荒之下煞氣,吸日月精華,迎天地而生,是為陽靈。萬物皆存相生相克之道,若以陰靈壓制,加以時日,煞氣便會被化解開來。
大荒以南,陰氣極重,于是四神合力將煞氣壓制于南陵天虞山之下,繼而劈開大荒。
大荒之下,景象出乎意料,飛禽走獸千奇百怪,山川河流氣勢磅礴。四大上神攜神獸鎮守四方,再也未曾踏足天界。
萬年后,大荒已成凡界,凡人立足生息,建朝立代。修仙之人也不盡然飛升天界,而是建立門派。萬年間,天下大小門派也有百余家。當康于東方空桑山下創廬陵楚門,祝融于南方句余山下創立岐天蘇門,那父于西方不周山創立五溪凌門,欽原上神于北方陽山下創九原欽門。四大門派為仙門之首,受諸門百家敬仰,扶持小門派,維持天下秩序。待門派完整后,四大上神便隱居山林,從此便極少有人能尋得他們蹤跡。
自有人類于世,四大上神便昭告南陵天虞山不可亂入,雖無人知道是何緣由,但萬年來也無事發生。當他們以為煞氣已被化解時,未曾想,萬年間煞氣卻凝聚化魔,破山而出,此魔自名南重猗,將南陵建為魔界,自封魔尊,趕殺南陵所有凡人及仙者。南重猗修為極高,生性異是十分殘暴,四大上神合力與之對抗,也未能占盡上風。只千年間某日因南重猗修為忽的減弱,重傷過他一次。令世人不解的是,眾神并沒有趁機除掉魔頭,反而從那之后,極少再與之交手。
諸門百家雖無人能敵這魔頭,卻覺得魔者皆邪,不應存于世間。偏有人,修煉作為,不欲成仙,反入魔界,短短幾千年,魔界勢力便已強大無比。有仙者欲為天下除害,但結局無一不是被趕殺,四大上神出手阻止過幾次,但每次救下人后便點到為止,從未表露出除掉南重猗之意。諸門百家為此十分憤慨,明里暗里諷刺堂堂天界上神,四大門派師祖,膽小怕事,被區區一魔頭嚇破膽,枉受天下敬仰。四大門派聽聞外人如此詆毀師祖,皆為憤怒,卻又不知如何辯解,雖明白師祖并非世人口中膽小鼠輩,棄天下于不顧之人,但于他們不除魔頭這一作為,異是十分不解。只是從此,南陵再無凡人與仙者,提起魔界,世人皆聞之喪膽。
南陵以下,陰氣重重,冥界便于此。凡人死后,皆入冥界,過奈何橋,越往生門,入輪回道,投胎轉世。
世人皆言魔者陰晴不定,想法難測。南重猗便是如此,依照他那殘暴的性格,絕對不會允許南陵有任何除了魔族以外的人存在,可他偏偏很是待見冥界,有事沒事便去找冥界轉兩圈。凡人只有身死之后才能見到冥王,活人皆懼怕死亡,自然對冥王也有恐懼之心,仙神也幾乎與冥界無交集,故此冥界極少有外人主動踏足。約摸如此,冥王對南重猗也無敵意,兩界相處,也十分融洽。
如此過了甚久,除了各派與魔族之人時不時的有段小磨擦,并無大事發生,天下也算平靜,直到某日,岐天蘇門女弟子蘇子衿入魔界,嫁魔尊,震驚天下。一時間,諸門百家對岐天蘇門議論不休,言語中不免質疑,岐天蘇門一介名派,諸門之首,難不成與那魔界有所勾連,此真令天下不恥,仙者蒙羞。
仙門中人議論倒也罷了,甚連江湖中不入流的無名之卒見到蘇門弟子都要言語羞辱一番。蘇家掌門人蘇連墉本就因蘇子衿入嫁魔界而氣極吐血,重傷心肺,閉關二十一日才得以恢復。結果剛出關便聽到外界如此猜測聲,頓時又心血上頭,攜座下弟子殺入魔界,定要讓南重猗為逼迫自家弟子伏首認錯,并且交還蘇子衿。
岐天蘇門一入南陵,便無人知曉發生了何事,只是聽聞,蘇子衿并不承認為南重猗逼迫,自然也不愿同蘇連墉回岐天。蘇連墉氣憤不已,用劍重傷蘇子衿并當場將其從岐天蘇門除名。經此,南重猗竟無動靜,放得蘇家掌門及眾弟子歸去。蘇連墉剛出南陵,便告知天下蘇子衿再非岐天蘇門之人,日后眾門派見之,一同魔界孽障處置。觀此決絕做派,天下人便也不再議論更多。
自蘇子衿入嫁魔界,魔族之人便再也未與諸門仙者起過任何爭斗。不久,蘇子衿便產下一兒一女,魔尊南重猗似乎性情大轉,日日待在魔界,再不生任何事端。只是魔者在天下眼中皆邪,雖此時安分,但魔族一日不除,天下便一日不得徹底安寧。
仙者自詡心懷天下,為蒼生除害,卻不知,那場自大荒開辟以來最大的浩劫,究竟是誰之過錯。
約摸在蘇子衿產下孩子的第三百年個年頭,句余山腳忽感動蕩,蘇掌門怕是岐天境內有妖物作祟,便派數十名弟子游歷巡查,誰知那晚便碰上了來凡界游玩的蘇子衿,眾弟子謹遵掌門教化,深惡此人使門派蒙羞,又見魔尊南重猗不在左右,便合力殺了修為不高的蘇子衿,眾人本還沾沾自喜,豈知,天下浩劫便由此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