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博士女性健康系列叢書:卵巢·乳房·子宮(套裝共3冊)
- 鄭普澤
- 2645字
- 2019-10-09 18:47:46
總前言
在中國,國民女性健康和性知識匱乏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就連少數女性那僅有的健康知識也是來自初中時的生理課,甚至有些是自習的。
作為一名婦科醫生,我最早意識到這個問題是在2000年前后。那時我開始明白,治病救人雖然是醫生的職責,但如果僅是如此,是遠遠不夠的。健康意識的覺醒,比治病救人更重要。
我在深圳創辦了國內首個生殖健康和性教育咨詢指導網之時,雖然當時互聯網并不普及,但每天仍然有大量女性進這個網站咨詢健康問題,而這些問題往往是最簡單的常識性問題:安全期、避孕、炎癥、流產、不孕、性取向、墮胎,等等。甚至還有“接吻是否會懷孕”這類讓人哭笑不得的問題。而且,前來咨詢的人不只是涉世未深的年輕女性,很多還是高學歷的女精英,她們在這方面竟然也存在著很多的困惑和無知。
為了更好地幫助女性朋友解決這些健康困惑,2002年我在重慶創辦了將網絡咨詢和醫學診療相結合的專業婦科門診。
該專業門診以宮頸疾病診療為主要特色。自從此專業婦科門診創辦以來,讓我感到驚奇的是,幾乎每月都有數例宮頸癌案例被發現,最年輕的才20歲。
為什么在西方國家已經日趨罕見的宮頸癌,在中國發病率卻持續上升,并越來越年輕化?要知道,當今中國的醫院設施越來越齊備,技術也越來越先進,而死于癌癥的女性卻越來越多……這種鮮明的對比,讓我不得不反思造成這種狀況的根源——
子宮頸是沒有痛覺神經的,中國女人又往往在癥狀非常明顯,比如出血疼痛時,才不得不去醫院檢查,而這個時候大多是宮頸癌晚期了,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事實上,一個常規的宮頸細胞學檢查就能讓她們躲過厄運!偏偏,悲劇在于:她們“不知道”。
原來,女人不只死于疾病,更是死于“無知”。
可是,中國女人仿佛已經習慣了這種聽天由命的狀態,中國也沒有對女性健康知識做專門的普及,仿佛大家一時都忘了:健康知識是可以為生命護航的,它的傳播比治病救人更重要。
因此,我決心創辦一個能夠讓所有女人都能聽懂的女性健康課程,希望用這堂課幫助她們了解一些女性必須知道的健康生理常識和預防癌癥的知識。
“瑞博士女子健康必修課”應運而生。
剛開始,課程反響并不好,仿佛它并不被大家所需要。我記得當時為了讓更多的人來聽課,我還特意準備了些小禮品來吸引觀眾,而且每天3至4場這樣連軸轉,從早講到晚,走遍了重慶的市、區、縣。也就在那個時候,我第一次到偏遠山區給趕集的農村婦女演講,聽眾中還有很多婦女是用背簍背著孩子來聽課的。印象很深的一次是去重慶女子監獄給多名女重刑犯講課,最初課堂氣氛一直很壓抑,但當她們看到有趣的分娩動畫時,臉上很自然地浮現出了燦爛的笑容,這樣自然流露的表情讓我明白:哪怕環境再惡劣,女人體內蘊藏的母性光輝也不會因此磨滅……
通過一堂堂的課程,我體會到女人對生命和身體是如此的充滿好奇,只是以前說教的方式和枯燥的理論會讓她們反感,反而最質樸的語言、最真摯的表達和最簡單的呈現能讓她們更容易明白身體構造、疾病、兩性等她們真正想了解的知識。而我也從她們的需求中獲取反饋,不斷地調整課程,盡量地把復雜的知識簡單化、淵博的知識濃縮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用一個“男閨蜜”的身份來和她們交流。此后,演講即使長達兩三個小時,甚至到了深夜,離場的人也很少;大家聽課的眼神也從最初的膽怯、漫不經心慢慢變得越來越集中,甚至充滿了贊許和渴望,這樣的眼神讓我明白:她們是真的聽懂了。

貴州農村演講

女子監獄演講
最值得高興的是,演講正在朝著我的初衷一點點靠近:聽過課后的女人們不再是連排卵、避孕這些基本常識都不知道的“弱者”,而是慢慢懂得用學到的知識做自我防護和定期體檢,很多人還因此發現了早期癌變,挽救了自己的生命。我的課程因此收獲了“女人的救命課”這樣的美譽,也讓神秘的醫學壁壘得以破除,使得更多的人學會了怎么去捍衛自己的健康。
現在回想起來,也許我無法成為一個坐班輪崗的好醫生,也不是一個善于在商海馳騁的商界精英,但是,我對女同胞與生俱來的極好耐心,大學時踢足球鍛煉出的好體力,熱衷并且拿手的吉他彈唱,還有天生一副被喻為“內地周華健”的好嗓音……這些當初讓人并不以為然的特質在上天最好的安排下,讓我成為一個傳播女性健康的“傳播者”。
2008年以后,隨著演講慢慢走上軌道,我成了“空中飛人”。我飛遍了中國的大小城市,包括一些連名字都沒聽過的冷僻小城,還去了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我發現漂洋過海的華人女性同樣欠缺健康知識,在異國他鄉能聽到這樣一堂課讓她們也收獲頗多。
一路走來,我走遍了名山大川,感受著每一個地方的人文風情,傾聽著那些地方女人發自內心的訴說,享受著這種邊交流邊傳道的生活方式,樂此不疲。
到今天,我已經把演講當成事業,堅信它值得我用一生去完成。
聽眾們聽完我的演講后常常意猶未盡,她們會通過電話、網絡等方式向我咨詢相關疾病和健康知識,其中咨詢頻率最高的就有:宮頸癌、乳腺癌兩大癌癥,以及更年期的煩惱和一些有關身體的基本常識及抗衰老知識。比較遺憾的是,咨詢量越來越大,而我分身乏術,所以想把女人們關心的常見健康問題濃縮在瑞博士“女性健康系列叢書”中,內容力求簡單、通俗、直觀,讓大家讀得懂、記得住。
同時,讀者有任何的感悟或者疑惑歡迎關注公眾微信平臺:瑞博士,或官方微博:瑞博士工作室。不論是健康疑問、課堂建議,或者鼓勵的話語,都歡迎你留下印跡。
2014年春節前,我在美國巡回演講時,與全球最大的健康傳媒創辦人Dr.Juliet探討了在全球推廣女性健康教育的宏偉計劃。我們的共同感受是:中國數千年的傳統思想導致了華人女性健康意識普遍滯后。于是我們達成一致理念:共同在全球推廣女性健康教育,增進華人女性的健康保健意識。全球瑞愛會(網址:drrui.org)在美國的正式成立就是為了將這一理念落實于實際,致力于打造一個全球華人女性健康大家庭。
2015年春節,在這個最溫暖的節日、最溫暖的大家庭里,我們聊著瑞愛會的日益壯大,以及逐漸擴大的影響力,感受到了自己所努力的事業正收獲到越來越多的肯定與支持。
2016年3月,我收到來自哈佛大學的演講邀請,有機會把女性健康文化傳遞到世界各個角落,這對我更好地開展女性健康文化事業有十分獨特的意義。
在這里也期待你的加入,一起攜手把女性健康文化傳遞到世界的每個角落。
在此,也特別做一個說明:本書作為女性健康科普通俗讀物,僅供參考,不能代替臨床醫生的診斷和治療。請讀者就醫時以臨床醫生的建議為準,也懇請各位相關專業專家提出寶貴意見。
最后,謹以此套叢書獻給我生命中最偉大的女人——我的母親。
——鄭普澤(瑞博士)
2017年5月17日

巡講之馬來西亞站

巡講之新加坡站

巡講之華盛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