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子封諸侯,為何?”姬靈人又問。
“分封諸侯,乃是為了屏藩周室。”趙王回答道。
“那么周天子還在嗎?”姬靈人又問。
“天子自然還是在的。”趙王有些心不甘,情不愿地道。
“那大王可知道,為何諸侯崛起,周天子式微,卻依然還在?”姬靈人笑了笑道。
“為何?”趙王問道。
“因為沒有諸侯,愿意做第一個反對周天子的人。因為一旦有人這樣做,就會被其他諸侯群起而攻。哪怕強大如秦國,也還沒有能夠做到能以一己之力,敵天下諸侯。
所以諸侯,則在周天子在。而當周天子被滅之時,也是天下諸侯陸續被滅的開始。因為到這個時候,那個強大的國家,已經準備好以諸侯為敵了。”姬靈人回答道。
趙王沉默不語,半晌之后才開口道,“靈人,想說什么?”
“周天子讓我帶來了天子胙,就是想請趙王參加合縱抗秦。”姬靈人回答道。
“哼,天子一塊臘肉,就要我大趙子民效死么?”趙王低聲道。
“大王還不明白嗎?秦國已經和齊國聯盟,相約共同稱帝。這件事連周天子都知道了,他賜大王天子胙,就是想讓趙王明白,自己還是大周的封君。應該做作為大周封君該做的事。”姬靈人笑了笑。
“哼……”趙王笑了笑,沒有說話。
“好了,周天子交給我的事情就是這些了。我把天子胙交給了大王,也就完成了周天子的委托,盡到了使臣的使命。”姬靈人笑了笑,“接下來我要說的話,可就并不是幫著周天子說了。”
“那你想幫著誰說?”趙王看著他。
“我想幫著大王你說說。我知道大王對合縱聯軍心存疑慮。暫不說合縱伐秦能有幾個諸侯響應,更不知道這次合縱的結果將會如何?大王所憂慮的,可是這些?”姬靈人笑著道。
趙王看了他一會兒,點點頭。
“那么大王就先不要考慮合縱的事。先來看看當前的局勢。秦國和齊國,分別是諸侯之中最強的兩個國家之一。
這兩國一旦達成聯盟,那么趙國,就將處于這兩個國家的夾擊之中。而事實上他們已經結盟了。
目前不僅僅是對于趙國極為不利,對于魏國和韓國也是如此。趙魏韓三晉,已經完全處于秦國和齊國的夾縫之中。我說的這些,大王認可否?”姬靈人問道。
趙王再度點點頭。
“秦人乃是虎狼之輩,他們若想謀取山東諸國,首當其沖的將是誰?依然是趙魏韓三晉。
所以說,趙國無論是否加入合縱,聯合諸侯抗秦,始終也都是秦國最主要的目標。那么問題來了,趙國是希望以一己之力抵抗秦國,還是和諸侯合力抵抗秦國呢?”姬靈人道。
趙王沉默了一會兒,“秦國未必會先進攻趙國。”
“一個羊圈里養了好幾頭羊,而屠夫已經在磨刀霍霍。其他的羊都想盡力拱破羊圈逃生,而其中的一只羊,卻安靜的趴在那里。希望屠夫能先宰了其他的羊。
但它卻不知道,就算它的運氣很好。屠夫先宰其他的羊,那么當整個羊圈只剩它一只羊的時候,這只羊還能逃過被宰的命運嗎?
這只羊所在意的,無非是先宰殺,還是后宰殺的區別。但它卻沒有發現,根本的區別是活著,還是死去。
如果所有的羊當時都能夠盡力撞擊羊圈,說不定還有頂破羊圈逃生的可能。但是因為害怕禍及自身而躲在一旁,卻反而失去了逃生的唯一可能。
大王認為,這到底是聰明呢還是愚笨?”姬靈人問道。
“聽你這話的意思,你希望我趙國參加合縱聯軍?”趙王看著他道。
“我當然是希望的。但我可以告訴大王,這不是為了周天子,也不是為了其他諸侯。而是為了趙國,大王應該這么做。”姬靈人回答道。
“你說得簡單,但如果我們參加合縱,秦國就會敵視我們。等到合縱伐秦結束之后,他們就會進攻我們。”趙王冷笑道。“我們趙國為了合縱抗秦,出了死力。等到合縱結束之后,還要遭受秦國的報復。這豈不是太不公平了?”
“大王這么想,就更應該加入合縱伐秦了。秦國就算再強大,打一場敗仗,也就會衰弱一分。總不見得他們越打敗,反而還越強吧?
他們還有報復的能力,恰恰是說明合縱聯軍打的還不夠狠。沒能傷及秦國的元氣,導致他們還有還手之力。那么這樣的合縱伐秦不妨多來幾次。直到打得他們沒有能力還手為止。”姬靈人笑了笑。
“這次可不光是秦國,他們還拉攏了齊國。秦王已經和齊王約定,互相稱帝。共同對付住其他諸侯。
要是光對付秦國的話,合縱聯軍或許有取勝的可能。但要同時對付秦國和齊國,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趙王搖搖頭道。
“如果我說,這次合縱攻秦,是破壞秦國和齊國聯盟的關鍵呢?”姬靈人低聲道。
“哦?”趙王終于來了興趣,他看著姬靈人道,“合縱攻秦,還能破壞齊國和秦國的結盟?按照道理說,他們已經結盟了,我們攻打秦國的話,齊國應該不會坐視不理。
怎么會我們攻打秦國,反而促使齊國背離盟約呢?這是什么道理?”
姬靈人笑了笑“因為齊王并非真心要和秦國結盟,當初和秦國結盟的時候,齊王就很猶豫。只是受了秦王的蠱惑,才勉強答應跟秦國結盟。
而這次相約稱帝,齊國更是猶猶豫豫,齊王至今仍未下定決心。所以秦國這邊基本已經決定稱帝,而齊國那邊依然只還只是傳言而已。因為齊王雖然有這個野心,卻沒有這個膽子,他依然還在觀望。
一旦諸侯合縱伐秦,只要聲勢足夠大的話,齊國就一定會退縮。以避免成為合縱聯軍討伐的目標。
而這個時候,秦國正面對合縱聯軍的壓力,看到齊國在關鍵時刻臨陣退縮,肯定會大罵齊國不守信義。把他們約定稱帝的事情,公諸于眾。
齊王為了洗清自己,避免自己成為合縱聯軍的目標,一定會反過頭來聲討秦國。大王認為這樣一來,秦國和齊國的同盟還能維持得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