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人的使節進了長安之后,就像劉宴說的那樣皇帝李適允許了他們的歸附,原本定于明年春天也就是建中一年的武舉,提前到了建中元年也就是現在。
茶葉的收購已經結束了,按照李昕的交待除了一千多斤的好茶,其它都是一些劣等茶葉,派出去的收購人員在產地進行了初步加工,現在正在營地里制作茶磚。
從收到招攬人手的信件開始劉宗經便把手頭的瑣事都吩咐了下去,整天帶著幾個人在長安城里晃悠,韓少清被他指示的團團轉,現在長安城里稍微有點實力的人都在他那里有一份詳細的信息。
可惜已經過去這么多天,劉宗經招攬到的人手也不過十個,最低一千貫的高額安家費也在長安城里流傳開來,倒是也有一些人幕名而來,但沒一個入得了劉宗經的法眼。
真正有本事的都想著在武舉中露臉加入十二衛,和朝廷比起來小小的蒲類海都督府實在沒什么吸引力,何況還要去安西那種地方。
聽到武舉提前舉行的消息,劉宗經這幾天一直緊皺的眉頭終于舒緩開了,武舉的確會選拔出一些人才但就像科舉需要行文一樣,武舉能夠出頭的也大多是武將世家或者沒落勛貴,真正留給普通人的機會很少,除非你很優秀。
武舉結束之后,記在小本本上的那些人應該能拿下大半,畢竟那些走個過場注定有很大可能會進入十二衛的人,一開始就不在他的考慮范圍。
如此想著劉宗經也不再長安城里浪費口水,讓韓少清不必在四處打探消息,便優哉游哉的出了長安城等武舉結束。
走進顏真卿的房間,果不其然他又在泡茶,自從炒茶弄出來邀請他喝過一回之后,顏真卿便拋棄了加葷油和香料的茶湯,只要一有時間便會泡上一壺細細品味。
劉宗經端起茶盞一飲而盡,感受著唇齒間的幽香嘆了口氣道:“您說我們那位都督大人不會真的傳承自春秋時期的道家吧?”
“茶不是你這樣喝的,要細品才能品出其中三味。”顏真卿給劉宗經面前的茶盞滿上繼續道:“我們顏家也是傳自戰國時期,他為什么不可以?”
“可是您顏家可沒有玻璃、茶磚、香皂...這每一樣東西都需要經過時間的沉底才會出現,現在卻同時出現在一個人的手里,您不覺得奇怪嗎?”
“從春秋到現在足有千年時間,有這些東西也不足為奇。你今天怎么回來了,不繼續在長安替我們那位都督大人尋訪賢才了?”
劉宗經搖了搖頭:“武舉提前了,三天后開始。”
“既然你的任務就要完成了,是不是來幫幫我,皇城和國子監還有我們顏家的孤本可不在少數,要一一抄錄校驗可把老頭子我累壞了。”
劉宗經笑了笑道:“我只看見您在這兒悠哉悠哉的喝茶,抄錄和校驗的事可都被您交給了長安城那些準備參加明年科舉的士子了。”
顏真卿起身從火爐上拿下鐵皮水壺,重新泡了壺茶看著水中沉浮的茶葉道:“老夫宦海一聲沒想到到頭來被一百萬貫就給賣了,現在長安的同僚都稱呼老夫顏百萬,既然那位都督不差錢我自然的幫他花點,也算為那些參考的士子謀點福利。”
“別抱怨了,您一個人就值一百萬,我們一大家子加上三萬多人犯也不過黃金千兩而已。”
顏真卿嘆了口氣道:“老夫只是覺得那位都督辦事不夠漂亮,同樣是花錢,人家燕昭王留下了筑黃金臺千金買骨的佳話,老夫這里卻成了顏百萬。”
“這天下能賣到一百萬貫的又有幾人,您老還是喝茶吧...”
劉宗經和顏真卿閑聊的時候突然有人來報,說渤海高崇文求見。
劉宗經疑惑的看著顏真卿道:“您說這個高崇文來干嘛?總不會是為了那一千貫吧,據我所知他現在已是六品官身。”
顏真卿搖了搖頭道:“見見不就知道了。”
高崇文一走進會客的房間瞬間感覺像是到了陽春三月,撲面而來的暖氣讓他渾身舒坦,看著起身迎接的劉宗經連忙拱手道:“某家高崇文見過劉大人。”
劉宗經笑了笑道:“我現在只是蒲類海都督府的小小吏員可當不起大人之稱,倒是高將軍不知來此有何貴干,總不會是看上那一千貫了吧?”
高崇文搖了搖頭道:“我雖然家境不算富裕,但也不不會在意這區區一千貫,我以向兵部請調前往蒲類海任職,兵部也同意了,不過具體職位需要都督大人安排,以后我們就是同僚了。”
劉宗經疑惑道:“高將軍已經頗有軍功為何不請調進入新建的十二衛,而是要去孤懸塞外的蒲類海,去了那里可不會有什么升遷,除非收復隴右道否則朝廷也是有心無力鞭長莫及。”
高崇文笑了笑不好意思道:“不瞞劉大人,我在平盧軍得罪了人,此次來長安述職也的確起了加入十二衛的念頭,可是上面沒關系又不能參加武舉,索性不如到蒲類海搏一搏。”
劉宗經點了點頭:“高將軍加入我們蒲類海都督府自然是求之不得,只是對于將軍的具體職司只有都督大人才能做主,高將軍若有什么其它需求盡管提。”
高崇文搖了搖頭:“高某的家小就不帶了,孤身一人也沒什么需要的,只是高某聽說都督大人練兵有方不知能否見識一下。”
劉宗經笑道:“怕是讓高將軍失望了,大隊已經被都督大人帶去了西受降城,現在營地之中只有一些婦人做一些瑣事。”
“不知我們什么時候去受降城?”
“除夕之前必須趕到。”
劉宗經看著說著話走進來的劉執經驚訝道:“兄長你怎么來了?”
劉執經開口道:“奉都督大人令,所有人必須在除夕之前趕到西受降城。”
劉宗經疑惑道:“可是出了什么變故?”
劉執經點了點頭:“我們要打穿蒲類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