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靈鬼的小于善,從小最善于的思考方式,就是類比了。
于是她十分扯蛋地說,“你這種情況??!就十分像有時候的我,就是明明很想上廁所也明明知道屁股里就是有一坨屎。
可是吧!我在那里就是蹲啊蹲,不管蹲多久,那坨屎就是沒能順利拉出來。
這種情況,叫做便秘。
這種時候呢,外婆就會去藥店買一種像水一樣的東西給我,無色無味的,好像叫什么開塞露來著。”
接著,小于善左手架在胸前,右手扶著下巴,微微歪著頭思索著說,“老夫想,施主這種情況就是類似這樣的,應該得了一種叫做成績便秘的病癥?!?
于善同學,從小不僅很會扯也很會演,而且最喜歡玩轉穿越不同時代的人物了。
這會的她,動作是很現代的偵探,語言是很古代的高僧。一個半吊子的從現代穿越到古代的偵探高僧,就這樣不倫不類地被于善糅合著。
“成績便秘”,這樣出類拔萃的類比,也就只有小于善想得到了。當然,也只有她可以這樣毫無芥蒂地說著,一點也不覺得有啥問題。
那時候的她,除了扮家家的特殊情況外,她不把自己當女孩子看的,所以自然也不會覺得這樣的話,女孩子說出來是多不文雅啊。
倒是一旁的小林隊,聽完,小臉蛋一下子撲通就紅了。
最后,小于善還絕對認真地說,“要不,你也去藥店買一瓶試試看!”
小林隊紅著小臉蛋,他害羞著,但也極力平穩著自己的語氣說,“這個冷笑話很不好笑耶!”
小于善大叫,“不是!我是認真的。開塞露真的十分有用!不信你試試看!看我有沒有騙你!”
小林隊為那個出類拔萃的比喻害羞著,而小于善只是執著于為開塞露抱不平,因為它真的很好用?。?
小林隊聲音如蚊地說,“我知道,其實我也...用過的?!?
聽到此話,小于善興奮了,“好用的!對吧!所以說嘛,成績便秘,就應該用開塞露來治!”
。。。。。。
于是,差生小林隊的成績大難題就這樣被小魚老師完美地冷笑化掉了。
碰上小于善這樣的人生導師,每次的悲劇大難題都會被喜劇化的。
人生嘛!不就是悲喜劇一場。
——
不過,小林隊那時的困惑,并沒有困擾他多久。反倒是后來,困惑了于善很久。
于善本性就不是一個有耐性的人,而學習是多么枯燥的一件事啊!
學習本與她無緣,全靠幾絲不甘撐著。
于善的本性是好動好玩,懶吃懶做,所以附帶的本領就是,從小就很會耍小機靈和小聰明。
幼兒園和小學一二年級的考試,只要她隨機變通她的腦瓜子,她就可以輕易地應對所有考試了。可是從三年級開始,知識點越來越多,考試也越來越難,特別是數學這科,已經完全超過她的應對范圍了。
而情況在小林隊的身上則是完全相反的。
小學三年級的下半學期,那時候已經開始學習數學方程式了。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小林隊長就開始發他的光亮了。四年級的時候,他已經是少先隊員的中隊長了。
而小于善呢!
她再也不用做小林隊的小魚老師了。不僅如此,她的學習也越來越差了。
一開始就會耍小聰明的孩子,總是更傾向于崇尚天賦的說法,他們不大相信努力和勤奮,因為一直以來他們的小聰明就可以為他們打下所有名譽。所以當小聰明失效的時候,他們就會感到受挫和自我懷疑,從而學習開始下落。
最差的情況就是,他們逃避學習,以此制造借口來逃避成績的差帶來的自我懷疑。
那個借口就是,我的成績差是因為我上課沒有聽課??!
小孩也跟大人一樣,總是善于制造假象。
這個假象就是,我還是很聰明的,我只是不愿意聽課不想學習罷了。
而小林隊則是相反的。
他從小就沒有小聰明可以耍,所以他只能靠努力和勤奮。只要他能熬過某個積累的瓶頸期,他就深刻地知道,努力的意義。
這是一個正向反饋的過程。明確的成果會激發更多的努力,好成績會帶動更好的成績。
小林隊熬過那個時期了,一年級過后,在接下來短短一年半不到的時間里,小于善和小林隊的位置就被悄然倒換了。
——
而關于那個“為什么熬夜看書卻還是不能考試及格”問題,是在很多年后,高中生的于善才找到答案的。
只是,這時候的林隊,已經不必再糾結這個問題了。反倒是當初被提問的人,開始需要去回答自己這樣的疑惑。
某節政治課上,講臺上頂著啤酒肚的男老師講解著什么叫“客觀事物的存在與發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于善頓時抬頭認真打量著那個老師的啤酒肚,老師本人不就是這句話最好的佐證嗎?
愛喝啤酒的中年男人,必定會有啤酒肚,這樣的客觀發展并不為人的意志而轉移。
于是這樣一句看似八竿子都打不著的話,就這樣回答了當年小于善沒能正確回答小林隊的問題。
用大人的話,簡單點說就是,“必定發生的事情,并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
想想,這多么有道理啊。
在必定發生的事情面前,個人意志算個屁。
從那以后,奧特曼就再也很難安撫于善的心魔了。
很多時候,于善甚至會勸說自己,你就放棄吧!
你,是考不上清華北大的。
這是必定的事,你的個人意志,算個屁。
現在的她,真的覺得自己堅持不下去了,她也已經快決定要認清了,她就是不可以的。
考清華北大真的很難!
不然,這四個字也不會成為幾乎所有中國學生的夢想??!
那個小學生可以做到的,只是因為他是林隊。而她這個高中生不可以做到了,也只是因為她是于善。
這樣沒有前后邏輯的肯定話,就是絕對的事實,無需道理。
因為你就是你,所以一些事情必定發生在你身上,不管好壞。
在重男輕女的事實面前,于善早就以類似的道理說服過自己了。不管笑得多甜,不管成績多好,都沒有用,博不到的愛就是博不到的愛。
身為兒子的弟弟有著與生俱來的偏愛,而身為女兒的自己就只能寄養在外婆家。
沒有道理,或者道理就是,你是女孩。